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本体接受知名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深度专访

ONT本体 • 5 年前 • 337 次点击  
点击上方“ONT本体” 关注我们

近日,本体创始人李俊接受知名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专访,在本体具体体系设计、对区块链角色理解、对行业整体趋势看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李俊认为:扩容和落地应该是公链团队需要同时努力的两个方面,此外还有降低开发者门槛

以下内容转载自36氪战略合作区块链媒体Odaily星球日报



区块链所更需要解决的是“你做的东西能不能得到实体接受,比如法律机制的接受”。

曾经你瞧不起的方向,可能反而最后成为了主流。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发展,近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第一是圈内开始反思“区块链/底层公链的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越来越多人反思,以太坊要成为“世界计算机”的愿景,是不是区块链的正确方向。曾经,所有的公链都想做一个“更好的以太坊”,想尽办法要突破链上的性能瓶颈。在2017年,某些项目就提出了“多链并行”、“行业链”、“把子链数据放到主链上审计”这类概念,不过是否落地,当时圈内大多数人对类概念不以为然。毕竟当时还有一切都需要放在链上进行的迷思。

此后,链下扩容、Layer 2等思路更为成熟,有更多人开始认可类似方向。Odaily星球日报曾经报道过的 Nervos、Taxa、Oasis Labs、Celer Network 等项目,虽然对底层链的“职能表达”不尽相同,但都采用了分层、分工等类似思路。比如底层链负责监督、保证安全,上层链主要负责性能;Layer 1负责记录状态和清算,Layer 2 负责计算或运行智能合约。

总结起来,各个团队之所以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看法,大概基于以下原因:

1、链上扩容存在瓶颈,过度追求“链上”的绝对共识,难以满足商业需求同时会牺牲其他方面。即便达到了突破了不可能三角,达到性能上的提高,也可能需要极大的成本,可能并不划算。

2、现有公链设计和智能合约与具体商业场景需求存在冲突。比如公链“绝对公开透明”的设计无法满足隐私保护、代码安全和商业数据保护等需求;甚至说现有智能合约语言本身就不够成熟,带来系统性安全风险,企业不会愿意将自身业务全部上链。

有些观察者的思路可能更为“批判”。Odaily星球日报接触到一位投资人甚至觉得现有的公链项目将全部死掉,设计思路全都不对,未来会再起来一批。应用上,Taxa 创始人也猜想,现在大部分项目都只能设想用区块链来解决旧问题, 但是按理说是先有新技术再解决新问题。比如互联网成熟之前说都想不到有微信、直播,底层也不是为了这些应用设计的。

这些观点不无道理,但不意味着今天的讨论毫无意义,比如曾经的差分机、图灵机和埃尼阿克(第一台电子通用计算机,采用十进制),都为现代电子计算机贡献了不少经验或教训。

第二是区块链落地或者被大公司认可的案例越来越多,但大多是联盟链。

由于联盟链上信息的访问权受限,有观点认为联盟链不能够算是区块链,属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如果把“区块链”看做一种价值,即满足“访问权限向所有人公开”、不受任何中心化组织和个人控制等,那么联盟链确实被去中心化原教旨主义者认为不是“区块链”。

可是,这种模式却受到了不少大公司的认可,而且采用这种模式的创业公司起码先做到了业务落地。Odaily星球日报最近梳理了国内大公司的区块链布局,得出的结论也依然是,巨头们的布局以 to B 方向的联盟链为主。其中还不包括平安壹帐链、壹企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平台、宜信的翼启云服等大型金融集团的布局。因此,从商业落地上说,联盟链显然是有价值的。或主打公链扩容,或强调商业落地。

在具体做法上,基础链的性能和通用模块由本体团队主要解决;行业落地上,本体主要依靠的是合作伙伴,包括COT物联网区块链同行平台、DAD广告链等。

本体(Ontology)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多链式公有链平台& 分布式信任生态,提供基础公有链,包括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体系支持。

*此文主要为探讨下一个现象级公链、底层设计、共识机制等的更多可能,由于项目仍处于早期、市场待成熟,Odaily星球日报不为项目背书,此文亦不具备投资指导性。

以下为采访整理,有删减:

一、扩容、落地、开发者,应该同时发力

Odaily星球日报:很多人认为扩容是最大的命题,本体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俊:本体希望让区块链支持实际的业务场景,现在区块链主要是数字化的Token。部分原因是因为底层设施的缺乏,底层需要一个弹性和可扩展的平台,本体是希望提供应用当中的通用模块,以及行业的通用模块。我们是希望企业做业务上的东西,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底层基础平台。如果要用传统云计算的角度理解,区块链更像 PaaS 和 SaaS 的融合

Odaily星球日报:很多公链团队更看重扩容,但似乎本体更看重行业落地,你怎么看待这两个方向的差异呢?

李俊:严格来讲不是两个方向,本体也在关注底层的扩容,我们的链网体系也是一种扩容的方案。我们的共识算法也是一种链上扩容的方案,VBFT 其实已经不是一个纯的拜占庭协议,而是 VRF+DPOS+BFT,对 BFT 做了非常多的修改,在去中心化的程度和性能之间做了平衡,可以承载数千节点,达到万级 TPS (VBFT算法介绍)。我们还发布了北斗共识集群,可以让数千节点参与共识。

总而言之,我认为:现阶段(1)扩容只是要做的其中一个点,实际上很多业务并不需要在链上做撮合,几千到一万的 TPS 足矣。(2)区块链所更需要解决的是“你做的东西能不能得到实体接受,比如法律机制的接受”。比如刚刚提到的征信体系、个人身份和资产管理等,如果未能得到大多数场景的认可,无法发挥实际作用。(3)另一个点是降低开发者门槛,不可能让开发者从零做起。因此基础链需要提供大量的开发工具、接口、SDK、智能合约模板等通用模块,让行业不需要重复造轮子。

Odaily星球日报:正如你刚刚提到开发者的重要性,现在公链常说“得开发者得天下”,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李俊:开发者是一个部分,就像以太坊是一个得到全世界最多开发者的区块链平台,这是其成功的原因。然而,如果你要向主流网络进军的话,就需要行业级别的应用,这时团队也可以去推动这方面落地。本体是并重,一方面是技术社群,一方面是行业

Odaily星球日报:跨链协作是本体的项目中比较大的特色,也是扩容方案的关键之一,现在进展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难点?

李俊:在跨链协作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协议群实现,我们认为跨链不是只需要一个协议就能实现,就像国家之间也有很多种协议,比如贸易协议、文化合作协议、人道主义协议等。根据不同的业务,会用到不同的协议。

本体的协议群大概分三层:(1)账户映射协议,(2)跨链的数据交换,以实现跨链的数字资产交换;(3)共识层面的协议,比如不同的共识集群可以参与不同链的共识,比如北斗共识集群中的节点,可以选择进入哪条链做共识集群。

目前,账户映射协议已经完成,正在做数据交易和资产交换,简单来说就是要把 ONT (本体的 token)用到不同的链上。第一步是将 ONT 用到不同的业务链上,未来可能会把资产映射等用到异构链上(即跨不同主链,比如跨本体和以太坊),会有对应的资产销毁机制。

现在主要用的是锁定机制,难点其实是锁定的方式有点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保证原子性问题,即万一资产交换过程出现问题,如何保证原子性和账本同步问题。同时我们也在关注其他跨链项目的进展,未来可能会支持 Polkadot 协议。

二、区块链应该是连接器

Odaily星球日报:你如何看待底层公链的角色?

李俊:区块链并不适合作为存储,而应该做一个连接器,我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快速找到源头;此外,它是一个记录和存证的基础平台,存放清算和交易的信息。当然,这些的前提是协作,有多家不同的主体在这个网络中协作。

举个例子,本体的分布式身份管理框架(ONT ID),不是集成所有身份信息,而是某个人、企业等,可以对自身身份信息的所有源头做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信任包。比如朋友对你身份的认证等信息还在源头,被认证者不需要获取,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调用。这有点像一个验证信息的地址簿,你什么时候想用就什么时候用,自我管理,自己提供。对于较大型的 B 端数据提供方,本体有专门的团队推动合作;另外我们也开放了接口允许数据方主动介入,生态伙伴和用户也可以推动数据方上链。

又如,本体的整个体系包括公有基础链项目 & 分布式信任协作平台。底层不单是本体的底层网络,还有链网体系、不同的业务链等。在基础链之上是分布式信任协作层,提供分布式模块,包括分布式身份管理框架、分布式合同模板,这些通用模块在不同行业中又有通用型的东西。本体提供了协作网络 + 通用型工具

至于在具体行业上,合作伙伴对具体业务场景需求更为熟悉,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推广行业落地。具体合作方式包括投资、技术合作等。

如果合作伙伴本身是一条链,是基于本体框架做的,用到本体上的通用模块、开发框架,本体提供了底层的区块链框架,还有通用的身份认证、token体系等。比如COT,我们一起合作做智能物联网基础链,设备和物品,会通过 COT 链上交易注册,本体链上也会同步注册,他们在子链上发的 token,本体的 token 上面也可以流通。共识机制上,子链的底层协议可能会调用到本体的协议,有的子链会有自己的共识集群,只是与本体公用一个ID身份的验证;有的可能是融合共识,像侧链一样,部分信息锚定到主链。

Odaily星球日报:根据这个设想,有哪些场景适合区块链落地?

李俊:我举例说下以下两个场景。

1、征信场景。其需要接收来自不同机构和个人验证信息,自动化程度也低。未来如果可以做到一键授权,需求方就能马上调用,点对点的传输,甚至跨越国境和组织传输,金融的风控和保险的核保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2、二手车的历史存证。这同样需要跨越车商、车厂、维修商、保险等很多不同的实体,行业也需要来自其他各方的信息。

我们目前的行业合作伙伴包括:COT(物联网基础层)、PTS (企业金融信息验证)、DAD (分布式广告平台)、CarBlock (汽车数据追踪),后续还计划扩展游戏和金融行业。

Odaily星球日报:要建成这样一个协作分享平台,似乎难点是在如何让这些数据源愿意上链。现在似乎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做类似平台,他们已经有很多数据源,为什么还需要区块链?

李俊:确实,归集数据是有瓶颈的,需要找数据源,还有实时性要求,成本很高。现在还有隐私问题,需要得到数据拥有者的授权。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大多数数据变现,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经过用户授权”。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可以说是最严格的隐私法案,没有个人的授权,数据根本用不了。从这个逻辑来讲,经过个人的授权之后,其实是更合适,这就是区块链希望做到的愿景之一,让数据来自源头,得到用户。如此来自个人授权的管理,完全符合隐私法。

比如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原来需要收集足够数据做 KYC,用户需要要提供10项;在链上可以反过来,在区块链上已经收集好了,然后直接提供给服务商,用户可以一键授权。当然,此处的前提是需要数据提供方支持接口,本体也对 B 端提供身份数据验证接口

目前,本体上已经接入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 CFCA 和美国数字身份公司 IdentityMind,前者提供网络身份认证服务,包括身份证验证、银行卡认证和人脸识别认证服务;后者可用于对北美用户做身份验证服务。本体与公安部合作的 eID 的个人身份映射服务正在推进。

三、区块链落地难在从 0 到 1 ,之后将批量爆发

Odaily星球日报:本体非常关注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但区块链确实一直受到了“风口上光火,却只有炒币没有应用”的非议。

李俊:区块链真没有火多久,真正火才一两年。之前大家都盯着数字资产,真正在做底层行业和行业扩展的其实很少,都是在玩币。所以这个行业才刚起步,还没有积累到那个阶段。

Odaily星球日报:那你认为实体应用区块链,需要多少年?

李俊:接下来两年,会有些案例;未来 2-5 年内,会有批量性爆发的东西;5-10 年后会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区块链不是万能,但会是重要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可说间断性火了数十年,现在也还未批量爆发性进入实体经济。

人工智能是单点上的增强,区块链是各方协同,改变整个流程。这意味如果你不用这个模式,就是比别人成本高。因此,我相信区块链的发展是一个从 0-1 很慢,但是,从1-10非常快的过程。它的普及难在 0 到 1,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到一个点证明它可以降低成本,行业中一个闭环的点。只要你有一个点,证明它是低成本,就必须全行也都会用。

Odaily星球日报:本体的生态建设和行业落地情况如何?

李俊:生态建设方面,本体进入了全球巡演的周期,近期是亚洲,下半年会是全球技术巡演,黑客马拉松。另外是对开发者的激励计划,我们的主网刚上线不久,测试网本身有些DAPP在跑,10月大概会在主网上线 10 个 DAPP。现在技术社区已经发布了开发激励计划,技术任务中有与主网相关的任务和应用,每个任务现在有 3-4 个团队在开发。

另外,全球开发也可以提一些计划书,然后本体会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持。开发者本身也能用本体开发应用和定制自己的业务链,性能、成本和开发工具,都是可以吸引开发者的原因。我们 10% 的 token 都给了技术社群,开发者肯定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战略,团队已经在做新模块的开发,本体在 GitHub 已有20多个项目库。

本体还发布了一款通用型的钱包应用,可以管理ONT/ONG和其他本体生态Token,还有个人的身份与数据的统一管理。在合作伙伴的 DAPP 上可以看到与该场景相关的身份与数据信息。

作者信息:Odaily星球日报编辑卢晓明,探索真实区块链,爆料、交流请加微信lohiuming,烦请备注姓名、单位、职务和事由。

往期回顾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络我们

联络邮箱:contact@ont.io

官方微信:OntologyNetwork

微信小助手:ontologyadmin(只面向专业技术人员开放)

官方微博/今日头条/企鹅号:ONT本体

官方网站: https://ont.io

ONTO website: https://onto.app

GitHub: https://github.com/ontio/

Twitter: https://twitter.com/OntologyNetwor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NTnetwork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ontology-network-official

Reddit: https://old.reddit.com/r/OntologyNetwork

Medium: https://medium.com/OntologyNetwork

Telegram: https://t.me/OntologyNetworkCN

Discord: https://discord.gg/4TQujHj


ONT本体

微信号:

ontologynetwork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zpomQKoLCg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22360
 
337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