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学习  »  Python

对Pythoner来说,VS Code的几个暖心细节

Python程序员 • 5 年前 • 439 次点击  

00

VS Code,指的是微软出品的开源的、免费的代码编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看到是微软出品,小编一开始也是一脸不屑。但是看到是开源的、免费的,而且界面看起来还不错,小编就动了尝试一下的心思。另外,之前公众号小伙伴中有人试用过,说运行资源耗用不大,远不像Visual Studio那么臃肿,可以对比Sublime,于是小编心里决定给微软一个机会,尝试一下。尝试下来,小编不敢说每个人都会喜欢,但是真的要承认,这次微软很良心。(小编写这篇文章完全是自愿的,没有任何经济利益。)

另外,小编觉得VS Code对于那些习惯Linux操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不得不使用Windows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把Ubuntu(具体就是WSL)和Windows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由于目前小编也只用了一个礼拜,还远不敢说了解得很全面,所以只是分享几个暖心的细节给大家,让大家自己做判断罢了。闲话少叙,我们现在开始。

乍一看,感觉VS Code就是另一个Sublime。默认深色主题,给人很黑客的感觉,支持以文件夹为单位打开,支持三大主流操作平台,轻便快捷,界面专业。



但是真正使用起来,明显能感觉到其开发团队深厚的功力,以及对开发者社区习惯的无比熟悉。


01

令人惊叹的Vim支持
像小编这样10年的vim党,如果使用其他IDE做开发,第一件事就是安装Vim模式的插件。很多IDE都提供在编辑器中使用Vim模式,但是VS Code对“Vim习惯”的支持,远远超出了小编的预期。

举个例子,在Vim下,大家使用快捷键“Ctrl + W + HJKL”来在分割开的多个窗口之间切换。VS Code也支持这样,你可以通过同样的快捷键从编辑器切换到文件目录,或者从编辑器切换到下面的终端窗口。

同时,树形文件夹结构中,你也可以通过按o键来展开一个文件夹,就跟使用vim插件NerdTree的操作是一样的。

再比如,vim党非常习惯用:wq来保存关闭文件,VS Code也支持如此。

体验这几天给小编的总体感觉是,VS Code实现的不仅仅是Vim模式,而更重要的是尊重了“Vim习惯”。从Vim切换到VS Code非常的自然,你几乎不需要改变什么习惯。Vimer特别自豪的是使用Vim你不需要使用鼠标,只用键盘就够了,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在VS Code中,这种优势“几乎”完整地被保留了,这让Vimer们没有了拒绝的理由。(使用Vim模式需要安装Vim插件,另外VS Code和Vim操作有个别小地方不同,但是都是无关紧要的地方,为了兼容VS Code其他功能而设计的,比如打开文件不是按o是按回车,这些不同对习惯的伤害都不大。)

02

忘记了自己在Win下
VS Code中的默认终端是Power Shell,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把默认终端设置为WSL。这样每次你打开终端,实际上启动的是一个Ubuntu的终端,而且这个终端会自动在Ubuntu中进入当前文件夹。

结合WSL在Win和Ubuntu之间共享文件夹结构的功能,每天我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打开电脑,打开VS Code,在首页“最近使用的目录”中选择想打开的项目目录,然后使用Vim模式编码,编码后打开Ubuntu终端调试。在VS Code中,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实际在使用一个Windows,整个过程就像完全工作在Linux下一样。(Linux下的编辑器反而还没有这么好看)微软现在不再强迫开发者学习它的模式,而是顺应开发者固有的习惯,这个转变真的太出人意料了。

03

自带
箴言编辑模式
所谓“箴言”编辑模式,指的是emmet,最早叫Zen Coding。我们公众号介绍过这个模式:神一样的编码方式:emmet。建议大家看一下我们之前介绍的这篇文章,点击前面的蓝色文字就可以看到。其他编辑器使用这个模式都是需要插件的,VS Code是默认包含的,这个很合小编的心意。

在VS Code中,展开缩写是回车键,相比于Vim下的Ctrl+Y然后逗号,使用起来更简单、更自然。

小编试用时间不长,就先介绍这几个走心的特性。但是VS Code的优点应该远不止于此,之前我们也介绍过它提供的Python智能辅助工具:微软为Python提供代码智能感知功能:介绍Python语言服务器。应该还有很多,只是小编还不知道。有心的你们,可以自己去发掘更合心的功能。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UsrLYmeIdK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24072
 
43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