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GitLab千亿市值启示录

美股研究社 • 3 年前 • 459 次点击  


掘金开发者社区。


来源 | 新眸
撰文 | 汪韵
编辑 | 桑明强

你很难想象,一家主打开发者社区的平台,竟然市值超百亿美金。

 

今年10月,全球第二大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Lab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截至当日收盘,GitLab股价涨至每股103.89美元,这意味着,GitLab的市值从此前预估的110亿美元,进一步被推高至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9亿元,短短一月不到,GitLab市值便突破170亿美元,跨越千亿大关。

 

提起GitLab,就不得不提它的竞争对手——GitHub,与GitLab一样,两者都是主打“社区即服务”概念的代码托管公司:提供分享开源项目的平台,为开发团队提供了存储、分享、发布和合作开发项目的中心化云存储的场所,通过提供一个交互平台,达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目的。

 

不同的是,如果使用私有仓库,GitHub是需要付费的;而GitLab可以在上面搭建私人的免费仓库,GitLab让开发团队对他们的代码仓库拥有更多的控制。这就意味着,相对于GitHub,GitLab允许免费设置仓库权限;可以设置获取到团队整体的改进进度。有趣的是,GitHub早在2018年就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收购(微软史上最贵的收购)

 

究竟是什么让平平无奇的开发者社区,变得寸土寸金,为此,这篇文章我们将主要探讨:


  • 火爆的“社区即服务”,究竟是什么?

  • 关于开发者社区的商业价值和逻辑拆解。


CaaS是什么?


Community as a Service(社区即服务)一词,来源于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软件开发商将软件当成工业产品在售卖,在微软推出Office365后,软件厂商们发现,软件不一定非得当成商品来卖。这就相当于,原来的售卖产品是按摩仪,而“as a service”意味着开了一家推拿店。

 

所谓的社区即服务,也是这样的玩法。

 

需要注意的是,它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概念,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举个简单的例子,豪华车车友会,一群身价相仿的富豪,并不是为了互相攀比自己汽车的性能,而参与车友俱乐,百万豪车只是一张入场券,在这样的社交区域里,暗藏的其实是车主之间信息互通,探寻合作和挖掘财富机会的价值,类似这样的社区,实际上为车主提供了沟通和交易的平台服务。

 

与其说“社区即服务”是一个概念,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现象。一般来说,每个社区即服务都包含两重元素:1、社区创建要素,可以收集的原始内容的创始人;2、社区活跃要素,寻求原始内容而来的社区成员。内容创建者往往是社区的意见领袖,它们通过两种方式提供价值:1、通过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2、通过启迪和刺激组内成员的对等共享内容。

 

作为回报,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社区中的地位来获利。主要通过创建免费内容之外的付费内容来做到这一点,追随者不仅是听众,而且是一个形成互动的社区;同样,创作者也不仅仅是输出者,他们同样能够作为社区成员,在平台中获益。

 

而社区成员从CaaS中获取价值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向内容创建者学习:将知识和技能从社区的创建者直接转移到受众;

2、向社区学习: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互动并在对等网络中交流思想;

3、建立自己的网络:向其他社区成员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以建立自己的社区即服务的目标。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GitHub中,社区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和学习分享者的代码来获得知识,同样也可以在社区中与分享者和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代码,共享代码的学习思考,最终,作为社区者获得系统的思考后,可以转变为内容分享者,形成角色的互换。在国内,小红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在这里,我们可以延伸思考一下:同样是CaaS,为什么小红书价值度没有这两者高?


社交的非必要性


某种程度上,GitLab已经领先GitHub一步。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GitLab全球有十万多家企业和机构正采用GitLab进行软件开发与交付,如Ticketmaster、捷豹路虎等。员工规模方面,GitLab拥有1350名员工,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作为GitLab的最大竞争者,GitHub的发展显得有些迟滞。

 

被微软收购前,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因为只支持git作为唯一的版本库格式进行托管,所以取名GitHub。自2008年4月正式上线后,除了Git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Web管理界面以外,它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

 

它最大的特点是基于git进行版本控制,如果你将其公开化(开源),选定合适的开源协议,设定版本控制诸如此类,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对你的一个项目进行管理,提交修复BUG,新增功能或者再创建分支进行发布衍生版本。

 

在开发者眼中,GitLab与GitHub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它们都提供了一种简单、透明和有效的Git工作方式。GitHub偏向普通开发者,商业化脚步较慢,而GitLab可能对企业开发者更加友好,原因在于GitHub天然具有社交属性。

 

据不完全统计,GitHub上目前有数百千个伟大的、极具生产力的开源软件产品。对于程序员来说,GitHub相当于职场圈的LinkedIn(领英):用一个简单的页面展示着一位工程师过去的贡献、兴趣爱好,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招聘岗也会把GitHub活跃账户当作加分项。

 

反观GitLab,更趋向是一个严肃类企业服务玩家。

 

自成立以来,GitLab一直在源代码存储库市场追赶GitHub。GitLab奉行开放核心的商业模式,将几乎所有东西都公开透明,用开源方式运作,提供具有大量免费功能,以此来鼓励开发者使用DevOps平台、征集贡献并为发掘潜在的付费客户。相比之下,GitLab显然更注重企业的产品服务。

 

市场方面,GitHub与GitLab各占半壁江山。虽然同样服务开源代码的使用者,但是前者更具有社交属性,侧重的是开放社区的交流,而后者更加注重为平台使用者做好服务,未来两家谁能够走得更远,还未可知。


开发者社区的未来式


就目前来看,如何实现盈利依旧是CaaS类顽疾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果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就会付钱”,这是社区即服务玩家们普遍信仰,但实际上,把人们放在一起并不会自动赚钱。社区运作者需要去研究不同人的需求,在当下的互联网宇宙中,社区成员需求需要做拆解,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位置,在人群中有针对性地研究,做出分析与归类,完成优化盈利措施。

 

内容创作者的稳定性,是另一个隐性风险。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依靠单一平台依然存在风险。社区竞争存在着风险,平台稳定性是保证社区的核心内容创作者稳定的最主要要素,有人提出,可以使用类似于区块链的技术导出社区并跨平台转移它,这是解决平台风险的长期解决方案,这就意味着如何解决好社区与平台的分离问题,是保证内容创作者与社区稳定的最终发展方向。(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眼下的短视频玩家:抖音和快手。)

 

尽管CaaS模式存在待完善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社区即服务”的浪潮已经来临。Meta Cartel Ventures的合伙人Eric Arsenault曾公开说过,“Community as a service (CaaS) is the next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23425
 
45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