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社区  »  aigc

从三个常见场景,谈AIGC产品侵权的归责问题

嘉礼律评 • 4 天前 • 11 次点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黄凯  安小恬


——   2023  ——



AIGC产品的全称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随着ChatGPT的爆火,AIGC产品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受到监管的特别关注。国家网信办于2023年4月11日颁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随着AIGC产品逐步投入使用,侵权问题在所难免,也是AIGC产品最受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关于AIGC产品侵权问题的几种场景:




场景1

我们公司开发的AIGC产品,用户在使用时出现侵权行为,我们作为开发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答:在上述情况下,AIGC产品开发者(以下简称“开发者”)也有担责风险。

这一点对于开发者往往难以接受。毕竟,AIGC产品的供应链较长,涉及环节及主体过多,加之算法黑箱问题,开发者对于训练规则的设定,无法最终控制生成结果,对生成内容并没有直接控制力。因此,开发者对于侵权内容的产生不存在直接过错。

但是,《民法典》采纳以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补充的归责原则,为开发者承担相应责任留下空间。类比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在产品存在缺陷时,出于危险控制理论和报偿理论,产品生产者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另外,《办法》也规定了“生成内容生产者的责任”,这一责任的主体范围十分宽泛。在特定情况下,开发者可能被认定为生成内容生产者。

综上所述,若AIGC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即便开发者可能对侵权内容的生成不存在直接过错,也可能存在侵权责任。



场景2

作为陪伴类App,为缓解用户的孤独感,我们公司集成了非自研的AIGC产品,与用户进行一对一实时聊天。某用户出于对情敌何某的嫉妒,反复引导我们的聊天工具人生成侮辱性的语言,对何某进行谩骂。根据《办法》目前的规定内容,我们公司要承担相应责任吗?

答:依据《办法》的相关规定,AIGC产品提供者需要承担上述侵权责任。

所谓“AIGC产品提供者”(下称“提供者”),依照《办法》规定,是指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提供聊天和文本、图像、声音生成等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包括通过提供可编程接口等方式支持他人自行生成文本、图像、声音等)。根据该定义,在应用软件中集成AIGC产品的公司属提供者范畴。

《办法》项下,AIGC产品提供者承担十分严格的责任。根据《办法》第五条,提供者需要承担AIGC产品生成内容生产者的责任。当涉及个人信息处理时,提供者还需承担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法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简言之,提供者要对训练数据的质量、生成内容的真实合法、算法使用的适当性等整个内容生成过程负责。

可是,由于内容的海量、监控的困难,提供者对生成内容承担审查义务可能会承受过重的负担。就此,我们认为可参考版权侵权问题中的“避风港”规则。在版权侵权案件中,若网络服务商并未参与侵权内容的制作,而仅仅提供网络空间服务,则在被通知存在侵权内容后及时删除,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将这一“通知-删除”规则引入AIGC产品的相关规定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鼓励创新和权利保护两个事项。



场景3

为提高办公效率,我们公司的员工想使用ChatGPT咨询业务相关问题,如果ChatGPT输出的文字存在侵犯版权、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内容,公司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在上述场景中,AIGC产品使用者(以下简称“使用者”)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一方面,使用者是生成内容的直接促成者,正是由于其特定的需求表述方式,才导致特定生成内容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实践中,OpenAI等多数公司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在用户协议中将生成内容的相关权益和责任一并划分给用户,即使用者。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并非训练规则设定者,也往往不具备专业知识、技术支持和雄厚的赔偿能力。因其缺乏判断能力,在生成内容已经实质构成侵权时,可能仍不知侵权,风险难以避免。

基于上述情况,公司应加强对员工使用AIGC产品辅助工作的培训与教育,避免不当引导AIGC产品生成违法违规内容,并建立公司内部的追责机制。尚不具备风险规避能力时,宜限制员工在业务领域对相关AIGC产品的使用。



结语

尽管《办法》的诸多内容尚待正式稿进一步细化,侵权责任承担问题尚未完全明确,但本文所提及的主体大概率不会被排除在责任主体范围外。因此,AIGC产品相关企业应未雨绸缪,在发展技术的同时顺应监管趋势,参照《办法》的义务规定,调整研发、生产、运营、使用模式,降低大规模侵权造成的声誉和经济损失风险。



本文作者


黄凯 合伙人

通商律师事务所

 

黄凯律师专注于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数据保护与网络安全、应对政府调查等合规方面的法律服务,在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零售和物流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注:实习生安小恬对本文亦有贡献。



往期文章推荐

中国版SCC即将实施,企业如何妥善应对(下)

中国版SCC即将实施,企业如何妥善应对(上)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相关企业如何应对?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如何影响个人信息出境

THE

EN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55520
 
11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