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aigc

大模型军备竞赛,华为版AIGC终于要来了?

36氪 • 1 年前 • 328 次点击  

AI为主线的时代,面向To B领域的华为要讲出好故事。



封面来源IC photo
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情,被ChatGPT给彻底点燃了。

如果你用“ChatGPT”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上搜索会发现,ChatGPT这一词条的搜索指数至今仍在不断攀升。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ChatGPT的诞生极大地拉升了人们对AI技术的追求,国内外厂商纷纷布局AIGC;站在产业的角度来看,ChatGPT在短时间便获取了2亿用户,速度惊人,也证明了其极强的To C属性,目前来看,无论是微软的布局还是马斯克购买GPU再造Twitter版TruthGPT,本质都是围绕C端场景展开。

难道,B端场景与AIGC的匹配度真的不高吗?

现在看来可能事实并非如此,国内To B服务的技术大厂华为可能也要大步迈进AIGC领域。

近日,华为云公布了HDC.Cloud 2023大会邀请函,内容直指“AI for Industries”。邀请函显示,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HDC)将于7月7日在召开,AI将会是本次大会的主线。那么,本次华为开发者大会,是否会推出华为版AIGC?又将在哪些技术场景上做升级和改变?

图源/华为公众号

大模型军备竞赛,华为准备好了吗?

如今,由ChatGPT引发的AI热潮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中。当AI以假乱真地翻唱周杰伦、赵雷、郭顶等多位华语乐坛歌手的歌曲,甚至一些英文日文等经典曲目后, “冷门歌手”孙燕姿再次回到聚光灯下时,却也被AI抢了“风头”。

这些音频制作于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唱Sovits4.0模型,用户只需要对其说出被模仿的对象,AI就会对其音色进行深度学习,随后用户可录制一段歌声输入该软件中,AI模型便会替换使用者的声线,精准地模仿出该明星声色的翻唱歌曲。

毫无疑问,属于AI的时代已经来临,生成式AI也成为当下的热潮。这体现在,无论是国外的微软、谷歌、Meta还是国内的百度、阿里、商汤、科大讯飞等都在加码抢注AI行业。

与OpenAI联手的微软,在3月份推出office全家桶之后,又在近期的微软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超过50项和人工智能相关的更新;百度3月发布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并计划多项主流业务进行整合;阿里4月发布阿里版GPT通义千问,率先在阿里内部的钉钉、天猫精灵接入测试,并将在之后的放通义千问的能力;商汤也在4月正式宣布推出自己的全新大模型体系日日新 SenseNova,以及自研的中文语言大模型应用平台商量……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变革的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在这种AI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回顾国内的技术大厂,似乎只有华为未官宣AIGC领域的动作和产品发布。要知道,距离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已经是两年前了,如今却要将AI作为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的主线,华为真的准备好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从技术、行业、人才的三个角度来分析。

技术侧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ICT供应商之一,华为早在2021年便发布了盘古基础大模型。这其中就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CV(机器视觉)和科学计算大模型,其中NLP是当时最接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CV大模型是当时最大的视觉大模型。后续华为又发布了矿山、药物分子、气象、海浪等行业大模型。

从行业侧来看,整个社会正处于AI工业化开发模式的起步后发展阶段,大模型的出现能够实现AI的低成本复制,或许能加快推进AI在工业领域的落地。目前,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已经在医药研发、电力、煤矿、气象、小语种等领域落地。去年,华为云就已交付了一个阿拉伯语的千亿参数大模型。

从人才侧来看,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最关键的概念便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又来源于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华为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任正非曾说,华为有1.5万多名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专家,而在顶尖的科学家方面,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华为又求贤若渴,十分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多次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一言以蔽之:面向激烈的AI技术竞争,华为显然做足了准备。

场景贴合性,AI成长的必选项

当下,AI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必选项,但如何让其拥有更多的想象力?

以ChatGPT来说,它更多是面向内容生成和多轮对话场景。但AI的发展绝不会仅局限于这一场景,需要与更多的场景进行贴合。技术与商业之间的鸿沟之所以难以逾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认知到解决方案,再到技术落地需要具体的产业细分的场景来承接。

这种趋势与华为云田奇的观点一致,即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一个是从小模型到大模型,一个是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加速融合。而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不断深入,华为也会将AI技术应用于千行百业当中。“未来三年,我们认为将会是大模型是风起云涌的三年,AI for Industries将是人工智能新的爆发点。”华为云田奇曾在今年4月召开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表示。

在过去的十年间,大模型的算力需求提高了40万倍,而算力、资金、技术壁垒的迅速上升,也将改变AI行业规则和格局,出现大模型吞下定制化小模型的现象。华为云也认为,大模型是连接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的桥梁,已经成为科研创新走向产业应用的重要枢纽。

不过,通用大模型的通用性和细分行业的垂直性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过去大模型的应用广度及深度受限的原因。通过将基础大模型与行业知识结合“因材施教”般应用于行业,是目前已验证的AI赋能千行百业的路径。

报道显示,盘古大模型实现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相结合,在模型、算法、软件、硬件四个方面加速融合,并基于该基础模型打造了气象大模型、药物分子大模型等行业模型。盘古气象大模型是全球首个精度超过传统预报方式的AI模型,可以在秒级时间内完成全球未来1个小时到7天的天气预报,大幅提升气象预测速度与精度,能够提供秒级全球气象预报,预测速度提高 10000 倍以上,台风轨迹预测准确度世界第一,相比欧洲气象局提升约 20%,并且可实现 20 公里范围内、小时级、13 层最高精度气象预报,如台风生成时间与移动轨迹预测的预测准确率超过 85%;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AI大模型,能够将先导药物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

图源/华为公众号

对于AI的发展,华为一直拥有自己的判断。任正非认为,“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公司对人类社会的直接贡献可能不到2%,98%都是对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促进”。

坚持To B基因,华为要讲出AI for Industries好故事

AI向来是华为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直以来,华为云持续在AI领域投入研发,坚持AI for Industries方向。目前,华为云已经在各行业有超过1000个项目,其中30%已经进入核心生产系统,平均推动客户盈利提升 18%,且在工业B端发力效果尤为显著。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核心定位是为各行各业进行赋能,分为三个层级:L0、L1、L2。不同的层级对应着人工智能深入到行业中的不同阶段,而在未来,一定是AI为垂直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盘古大模型本质是解决传统AI开发的难题,包括作坊式开发、样本标注、代价大、模型维护困难、模型泛化不足、行业人短缺等难题。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主要在做AI for Industries(AI 赋能产业),例如视觉大模型已经在工业质检、缺陷检测、电力巡检等100多个场景得到验证。

在这一定位和趋势下,结合即将召开的2023华为开发者大会来看,想必华为云也不会缺席这场AI浪潮。但与目前类ChatGPT的To C产品不同的是,基于华为的To B基因,华为云的AIGC产品也将会是面向千行百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图源/IC photo

那么不妨大胆猜测下,华为云将会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更多垂直行业的大模型,抑或是基于目前已开发落地的垂直行业盘古大模型完成进一步的升级。比如华为云AIGC产品可能首先在工业制造、软件开发、能源等行业展开,毕竟这些行业对AI领域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时华为云在这些行业拥有较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经验。

因此,盘古大模型或将会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全面赋能工业领域的设计、排产、质检等阶段;抑或进一步降低开发者们的开发效率,即开发者不仅可以文字输入指令还可以通过语音、图片等形式完成软件的开发和设计;甚至进一步提升能源产业的采集、运输、使用、输送、巡检等环节的效率……

基于“AI for Industries”将是人工智能新爆发点这一观念,华为不仅储备了丰富的AI人才,同时具备多元大算力,以及拥有1000多个AI项目的背景,也将实现边端云协同,为企业客户、消费者和开发者提供大模型的能力。

这将会是一场新技术与实践的精彩碰撞,舞台已经搭好,只等华为登台。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55706
 
328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