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70年跌宕AI史:从寒冬蛰伏到ChatGPT狂飙,三驾马车如何推动人类变革?

图灵人工智能 • 2 月前 • 246 次点击  

点击上方“图灵人工智能”,选择“星标”公众号

您想知道的人工智能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图片

版权声明

 转自新知榜,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第一部:创世纪-思想萌芽与寒冬洗礼 (1943-1980s)



这个测试至今仍是衡量AI智能水平的经典标尺,简单却直指核心。同年,“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也在思考机器自复制与进化的可能。

  • 1956:AI“元年” - 达特茅斯的野望: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克劳德·香农等一众学术巨擘,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划时代的夏季研讨会。正是在这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术语被正式提出,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

    参加达特茅斯会议的部分人物

AI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宣告诞生。这群先驱的“野望”,点燃了第一把火。


产业界短暂兴奋,IBM、DEC等公司投入开发。然而,专家系统构建成本高昂、知识更新困难、无法举一反三的弱点,加上更强大的个人计算机(如Apple II, IBM PC)崛起抢走风头,导致投资再次萎缩。1987年,随着硬件市场崩溃,AI遭遇了第二次寒冬。

两次寒冬的启示: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是空中楼阁,专注解决具体问题才是生存之道。

第二部:觉醒-连接主义复兴与算力突围 (1980s-2010s))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成为共识。同时,GPU(图形处理器)因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被意外发现是加速神经网络训练的利器。算法、数据、算力这三驾马车,开始加速并驾齐驱。

第三部:狂飙-深度学习革命掀起浪潮 (2012-2021)



围棋的复杂度远超国际象棋,其策略的模糊性和直觉曾被认为是AI难以逾越的高峰。AlphaGo不仅使用了深度学习,还结合了强化学习和蒙特卡洛树搜索等高级技术。尤其第三局,李世石下出“神之一手”(第78手)短暂逆转,而AlphaGo随后展现出的应对和“大局观”,更让人类棋手感到“深不可测”。这场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I在人类引以为傲的复杂策略和直觉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2017:Transformer - 语言世界的“通天塔”基石:谷歌研究人员发表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提出了革命性的Transformer模型架构。

它利用“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高效处理序列数据(尤其是文本),彻底取代了此前的RNN和LSTM,成为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新王者。这是ChatGPT、GPT系列、BERT等一切大语言模型(LLM)的核心引擎。

  • 2018-2021:大模型军备竞赛与“涌现”的魔力:OpenAI、谷歌、Meta、百度等巨头在Transformer基础上,疯狂投入“大模型”竞赛。参数规模从数亿(GPT-1)暴增至数千亿(GPT-3)甚至万亿级别。

研究者发现,当模型规模和数据量突破某个阈值时,AI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涌现能力”:它能完成未被明确训练的任务,如逻辑推理、代码生成、创意写作,甚至理解幽默和隐喻!这极大地刷新了人们对AI能力的认知边界。

第四部:混战-多模态大战、AGI野望(2022-至今)

  • 2022.11:ChatGPT引爆全球-AI的“iPhone时刻” :OpenAI发布ChatGPT。它基于强大的GPT-3.5模型,但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交互界面和“对齐”技术(如RLHF -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使其输出更安全、有用、符合人类偏好。


用户只需自然对话,就能获得高质量文本、代码、方案。其易用性和能力广度瞬间引爆全球,成为史上用户增速最快的应用。它标志着生成式AI(AIGC)真正从实验室走进大众生活,开启了“AI普惠化”的新纪元。

  • 2023-至今:多模态融合:GPT-4V、Gemini等模型不仅能处理文本,还能“看懂”图片、“听懂”声音,实现多模态信息的理解与生成。

AI的感知和创造能力更上层楼。

  • 2024 年 2 月,OpenAI 发布了 Sora 文生视频模型。凭借惊艳的视频生成质量,Sora 一经发布就受到各行各业的追捧和关注。尽管在 Sora 之前已经有好几个文生视频模型,但 Sora 的发布被普遍认为拉开了文生视频的大幕。


然而,Sora 发布后迟迟没有正式上线。全网苦等10个月,Sora 终于在 2024 年 12 月 10 日正式上线。在这 10 个月期间,国产文生视频模型迅速崛起,其中 MiniMax 的海螺和快手可灵的视频生成质量比肩甚至超越 Sora。

终章:启示录 -进化未完,未来已来

回望AI七十年,这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进化四部曲”:

  • 创世纪:思想萌芽与寒冬洗礼- 从理论构想到遭遇现实重锤,学会了务实。

  • 觉醒:连接复兴与算力突围- 从神经网络蛰伏到算力数据突破,奠定腾飞基础。

  • 狂飙:深度学习与普惠革命- 从ImageNet、AlphaGo的惊艳到ChatGPT的全民狂欢,开启AIGC时代。

  • 冷静再出发:
从图灵时代描绘的智能蓝图到AlphaGo的直觉般落子,从ELIZA简单的模式匹配到大语言模型中涌现的流畅创作,人类追求机器智能的过程更像是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技术校准。我们曾因低估自然复杂性坠入寒冬,又因拥抱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重燃火焰。

如今,AI已经渗入日常每一个角落——你的手机摄像头能自动识别人脸;汽车能感应障碍自动刹车;音乐App会推荐符合你情绪的曲单。我们不再震惊于机器能力的爆发,而更习惯于它的存在。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理解庞大模型中复杂的“思维逻辑”?如何引导系统安全、可信地服务于社会伦理框架?如何减少创新探索对气候与资源的消耗?

未来正从历史的地层深处奔涌而来。技术从未真正停滞,它只是在调整节奏,等待下一次蓄力爆发前的沉默准备。

图片图片


文章精选:

1.图灵奖得主 Yoshua Bengio 智源大会最新演讲:关于AI,我改变了信念,也改变了研究方向
2.图灵奖得主 Richard Sutton 智源大会最新演讲:欢迎来到经验时代!
3.诺奖得主、人工智能教父辛顿学术讲座:图灵相信的是另一种AI、反向传播比人脑效果好,开源模型将给世界带来致命危险
4.图灵奖得主LeCun痛批硅谷傲慢病!圈内爆火长文:DeepSeek R1-Zero比R1更重要,成AGI破局关键
5.图灵奖得主、AI 教父 Bengio:OpenAI 不会分享超级智能,而是会用它来搞垮其他人的经济
6.AI教父、图灵奖和诺贝尔奖得主辛顿接受CBS专访:AI现在是人类养的可爱的小老虎,要谨防反噬其主
7.图灵奖得主Bengio预言o1无法抵达AGI!Nature权威解读AI智能惊人进化,终极边界就在眼前
8.赶紧放弃强化学习?!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喊话:当前推理方式会“作弊”,卷大模型没有意义!
9.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大语言模型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无法实现人类水平智能
10.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从小语言到大语言,人工智能究竟如何理解人类?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4747
 
24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