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投稿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目前币圈最具迷惑性也最具潜在危害性的就是迅雷的链克了。迅雷作为一家知名的上市科技企业,却明目张胆顶风作案,打着区块链3.0的旗号,高调发币搞IMO。迅雷链克(最初叫玩客币)一经问世就带着发币ICO的原罪。
迅雷虽然自去年底以来多次整改,但迅雷链克IMO的实质始终未变。迅雷的每一次整改都很暧昧,故意不触及链克作为虚拟货币最核心的要素,发币的原罪依然没有洗脱。迅雷不彻底的整改说明迅雷准备好了在IMO违法违规发币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最新情况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基于链克的分叉币,IMO还未完,IFO就上场了。
迅雷是否敢于彻底整改链克?监管部门是否应该果断叫停链克?
答案是清楚的,因为迅雷链克以IMO方式变相非法集资的逻辑和事实都是一目了然的。
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中央五月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其中特别指出,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这段表述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呼应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8年1月12日发布的《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该提示中提到,“以迅雷‘链克’为例,发行企业实际上是用‘链克’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ICO”。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撰文分析后认为,“即使迅雷公司的IMO模式置于中国市场环境下定义,融资主体虽然并未向投资人筹集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而是通过售卖矿机间接筹集法定货币,以发行、流通虚拟代币,其性质上同样属于主体未经有权机构批准的融资行为,不管代币流通是否被发行方(迅雷)允许,其行为在当前中国现有法规、政策和监管精神下均属ICO。”
8月24日中央五部门联合发文后,网络出现了一些为迅雷“链克”洗白的文章,包括一些自称教授、律师的人士,撰文或者接受采访称,迅雷发布链克不涉及IMO,没有违法违规。

实际上,自2013年以来,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发文,禁止各类虚拟币发行和流通,更是禁止基于虚拟币进行的非法集资和融资等行为。在相关部门雷厉风行的监管之下,目前国内各种虚拟币交易和ICO行为基本上没办法端上台面,要么利用监管漏洞进行黑市交易,要么在境外搭设服务器,翻墙交易。
唯独迅雷仍在顶风作案,“一枝独秀”。作为一家美国上市的企业,迅雷在2017年通过玩客云设备发行玩客币(后改名“链克”)。通过一番炒作后,迅雷股价在2017年低从4美元的地位迅速窜到20多美元。玩客云设备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定价500元左右的设备,市场上交易价一度达到2000多元。
2018年1月份,互金协会发布风险提示,明确指出迅雷链克是变相ICO的典型代表。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也进驻迅雷调查,并提出了整改要求。在此之后,迅雷才开始收敛,链克降温,迅雷股价也开始回落。

但是由于链克业务已经让迅雷尝到了甜头,也是迅雷股票护盘的重要业务,因此迅雷既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链克业务。自从2017年底开始,迅雷在政策高压下多次整改链克业务。但各项整改措施均没有从根本上断绝迅雷意图将链克作为代币替代法币流通的意图,试图通过链克的交易推销矿机,并通过预留的链克割投资人的韭菜。

其实,简单分析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迅雷的多次整改只不过是用空间换时间,虽然一步步压缩链克交易和操作的空间,却始终没有最终关闭链克在用户之间自由交易的通道。其意图是通过这些没有实际效果的表面整改功夫,应付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执法,争取时间,引诱更多用户IMO,投入资金购买矿机,赚取链克。迅雷用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意图就是要把链克培植成一个尾大不掉的非法虚拟货币,以此提振玩客云设备的销售量,同时免费攫取用户的带宽资源,以共享经济的名义,贩卖带宽资源,谋取暴利。
迅雷链克为什么总是整改不彻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追溯到迅雷发币之初的原罪。
迅雷发布玩客云和玩客币是带着ICO的原罪的。IMO无疑是ICO的变种。但是不妨碍我们认定迅雷以IMO的方式变相搞ICO的实质。从迅雷最初发布产品的一些做法和逻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迅雷链克IMO的原罪。
1. 迅雷的“初心”就是发币
迅雷开始卖玩客云机器的时候就宣布,迅雷给团队预留3亿个玩客币,用于经营和激励。也就是说迅雷发币的时候,就把链克定位为具有价值的虚拟币,可以用来奖励,也可以用作运营支出。这不是发币是什么?
迅雷的CEO陈磊说:“玩客币则是我们打造的共享计算区块链中的内生数字媒介,是用户通过共享闲置资源获得的积分奖励,同时玩客币未来将可以在共享计算生态里面兑换服务、内容等。用户通过玩客币获得的价值在闭环的共享计算生态中就能够得到保证”。
按照陈磊这种说法,玩客币跟腾讯的Q币没啥区别,只能用来换迅雷的服务。这样的币哪个团队愿意用来做奖励?如果玩客币只是Q币,陈磊愿意迅雷用Q币给你发工资,给你发年终奖吗?开什么玩笑。
所以,从迅雷预留3亿的做法来看,迅雷发布玩客云和玩客币的初心就是发币的意图很明显,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
2. 迅雷链克的挖矿逻辑就是发币的逻辑
比特币作为最早诞生的虚拟币,为了类比黄金的稀缺性,设置了越挖越少的算法。黄金的价值是靠其稀缺性来保障的。比特币总量上不变,只会无限接近一个总数,因此也同样具有稀缺性的价值。腾讯的 Q币之所以没办法成为虚拟货币,就是因为它不具有稀缺性。
迅雷声称,链克只是用户共享闲置带宽的回报,只可以用于迅雷体系内兑换服务。如果这样,迅雷完全不必将链克的挖矿逻辑设置为无限衰减,最终趋于一个特定的有限数字,完全可以搞一个类似Q币一样的不具有流通价值的代币。链克的稀缺性就决定了链克不是Q币,而是具有炒作基础的虚拟币。再结合迅雷预留3亿个链克的做法,迅雷发币的初心就是坐等链克升值,再抛售手头的链克获利割韭菜。
如果迅雷发行链克的本意只是为了鼓励用户分享带宽资源,那么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像腾讯发Q币一样,无限的不具有稀缺性。没有稀缺性的东西在迅雷体系外就没有任何价值。人们不会在迅雷体系外自发交易,只会用它来换迅雷的服务。但是迅雷发行链克是按照发币的逻辑来干的,强调链克的稀缺性,以此引诱用户抢购玩客云来挖矿,在迅雷体系外形成一个链克的交易市场。迅雷就是靠这个逻辑非法集资。通过矿机募集资金,通过发币给用户发放回报。
3、迅雷链克“割韭菜”的逻辑
迅雷是怎么割韭菜的?也就是说迅雷是怎样非法获利的?迅雷一直宣称自己不是非法集资,因为没有直接向用户募集资金。这就是迅雷搞玩客云IMO模式的高明和隐蔽之处。

迅雷割韭菜的手法有四种。
第一种是贩卖矿机直接割韭菜。迅雷一直宣称矿机售价不高,是正常价格,不存在暴利。这一点其实没啥好争论的,迅雷只需要公布矿机成本和利润的数据,大家就一目了然了。从目前来看,基本上可以肯定一点,只要迅雷停止发币,玩客云的销量一定大幅下跌。许多已经囤积了大量玩客云的用户或者是投机者肯定会低价甩卖玩客云。这就说明,玩客云的一大部分价值就在于其能够挖矿,而不是迅雷主张的下载功能。
第二种是通过支持或放任链克交易,间接从链克投资人身上割韭菜。如果玩客云买家出钱还算有回报,拿到了一台玩客云。那么链克的二手买家手头上只有链克却要付出购买链克的金钱。这个资金走向就很清楚了,链克买家——玩客云用户——迅雷。迅雷实际上通过矿机间接从链克买家口袋中吸收资金。这就是迅雷IMO变相非法集资模式的隐秘逻辑。
第三种割韭菜的方式是预留3亿个链克。比特币的挖矿机制体现的是公平,多少算力挖多少币。迅雷预留链克的做法属于作弊,难听点就是抢劫。预留3亿个链克就相当于从未来的链克投资人口袋里预先提留了3亿个链克,相当于链克总数的20%。每个投资人都让迅雷割走20%的韭菜。
第四种割韭菜的方式更为隐秘,但却是迅雷最津津乐道的,甚至还套上了共享经济的光坏,那就是割玩客云用户的带宽韭菜。玩客云推出初期,大家共享带宽挖到的链克比较多,感觉都有收获,没有被剥削感。但是带宽资源可能共享越多,可以挖的链克却越来越少。长期来看,越多人共享带宽,迅雷获得的带宽资源就越多,从中获利就越多。但是用户挖的币却越挖越少,每年衰减一半。这就意味着,迅雷从用户身上拿走的带宽资源的价值和用户获得的链克数量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是说,迅雷割韭菜不像一般意义的ICO一样,卷钱跑路连根拔走,而是和风细雨一点点割,韭菜长高一截就割走一截,留给用户的越来越少。
结合第四种割韭菜手法和第二种手法来看,迅雷链克IMO模式的高明和隐秘之处就体现出来了!迅雷实际上是通过链克这种虚拟币,诱导链克的投资人来为自己从用户身上收割来的带宽资源买单。链克投资人请客,迅雷大吃玩客云用户的霸王餐,坐收渔利。这个手法确实是高!
这就是迅雷链克IMO发币的原罪。

去年底以来,迅雷一直在整改,却一直没有改掉或不想改掉IMO的非法本质。迅雷每一次整改的分析如下:
2017年12月9日迅雷宣布“玩客币”改名为“链克”,“玩客币钱包”改名为“链克口袋”,同时要求链克口袋实名认证。这项措施属于换汤不换药,名称里不带“币”字并不会改变链克仍属于虚拟货币的实质。
2018年1月16日,迅雷发布《关于停止链克口袋转账服务的通知》,进行整改,“在迅雷及迅雷合作伙伴开发的应用场景之外,迅雷将不再支持用户间的转账功能”。

迅雷的公告有明显的误导性。公告标题干脆利落地称“停止链克口袋转账功能”,但仔细分析公告内容就会发现,迅雷忽悠了监管部门,只是表面整改而已。
第一,不能转账的仅限于国内版的链克口袋,国际版完全不受影响。墙内开花墙外红,迅雷这招相当于是婊子立牌坊。
第二,“迅雷及迅雷合作伙伴开发的应用场景”中,链克仍然可以转账。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讯雷如果要跟哪个平台合作,开发一个链克交易平台或是其他的任何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上,链克是可以转账的。
第三,迅雷的公告中并没有强调是否永久停止链克转账功能。迅雷所留下的口子,实际上是在暗示币圈,赶紧囤链克,可以去海外交易,或是等将来有机会恢复在国内交易。
2018年6月27日,迅雷宣布永久冻结原本计划预留用于团队运营和团队激励奖励的3亿链克。如果像迅雷宣称的一样,链克只是在迅雷生态内使用,例如用来兑换迅雷会员等等,那么链克将不存在任何经济价值。但是迅雷的“初心”很明显,预留3亿链克奖励团队,如果链克没有价值,奖励又从何谈起?仅从预留3亿链克这个举动就足以推断,迅雷推出链克的目的就是为了ICO,为了炒作链克,炒高链克价值,最终实现团队获利的非法目的。
迅雷虽然宣布永久冻结链克,这批链克占总数的20%,理论上讲链克也应该相应升值20%。但在各交易平台上,链克价值并没有大的波动。这说明迅雷“永久冻结”的公告并没有公信力。道理 很简单,迅雷炒高链克后,将来有没有可能再解禁这批链克?迅雷单方面宣布永久冻结3亿链克,但并没有公布冻结的技术措施,是否有可能再次解禁。这些内容如果不公布,迅雷的公告始终是没有公信力的。
迅雷一系列整改措施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以下两个。
2018年6月27日,迅雷停止对国际版链克口袋转账功能的支持,停止对国际版链克的运营服务支持,相关后续事务由香港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这个公告的措施拗口难懂。
笔者只问一个问题,迅雷到底有没有关闭国际版链克口袋的转账功能?仔细推敲措辞,答案是:没有!
公告的意思是,国内的迅雷公司不维护国际版链克口袋了,我们在香港搞了一家影子公司来维护。自己不干让别人来干,就表示迅雷公司遵纪守法金盆洗手了吗?难道香港迅雷不在迅雷上市公司的控制范围之内吗?打个比方,哥哥说干坏事是不好的,所以我以后不干坏事了,交给弟弟来干。爸爸说,我们家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家庭!
同一天迅雷还发布了《迅雷链开放平台开发者扶持计划公告》,公告称,“迅雷为开发者提供智能合约执行成本扶持,开发者执行智能合约时,先自行提供链克用于合约执行的消耗,迅雷每个月进行统计,将智能合约执行中消耗的链克返还给开发者”。这段公告内容几乎就是公开宣布链克要作为法币替代品了。

关键词在这里:“开发者先自行提供链克用于合约执行的消耗”。那么开发者去哪里找链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自己买玩客云开始挖链克,挖够了再付链克给迅雷;二是通过链克口袋国际版用法币购买链克后再付给迅雷。
不论是哪一种方式,迅雷都获利了,最终都会推高玩客云销量和链克的币值。这招实在是高!看似做好人扶持区块链开发者,暗地里却故意炒作链克,还是想着要搞IMO捞钱。
迅雷不停推出各种洗白自己的文章,声辩自己没有搞非法IMO。美国几家律所正在以迅雷虚假陈述误导投资人的事由起诉迅雷,要求赔偿股民损失。其实迅雷链克的原罪和迅雷各种假心假意的“整改”历程,已经足以印证迅雷确实存在通过IMO变相非法集资的意图和行为。

其实,迅雷如果要洗脱非法集资的罪名,真正回到合法合规经营的正道上了,迅雷要做的整改很简单也很直接!如果迅雷不敢做,就说明迅雷心虚,坐实了迅雷想搞IMO发币的非法行为。
迅雷要做的真整改包括:
1. 公布玩客云集体用户和个人用户的真实数据
如果玩客云真如迅雷宣称的一样,是下载和资源共享的机器,那么一个人没理由购买多台。绝大部分用户应该只需要购买一台。但实际上有不少用户属于团购,一个人购买了许多台机器,一些用户甚至购买成千上万台,开设“矿场”专门用于挖矿。迅雷只要公布玩客云用户的构成情况,就很容易自证清白。
但我敢打赌,这个事情迅雷不敢干,公开数据的话就自打嘴巴了。
2. 全面关闭链克口袋在用户间的转账功能
迅雷多次对链克口袋进行整改,但是不管怎么整改,迅雷始终没有改变链克口袋可以在用户间转账的事实。目前大量用户、交易平台还是可以通过国际版链克口袋进行链克交易。国内外各个链克交易平台上每天均有大量交易,链克每天的价格也根据交易情况波动。迅雷多次宣称迅雷不鼓励不支持链克交易,甚至假惺惺地给一些交易平台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交易。但是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迅雷这些做法都是口炮,都是隔靴挠痒。迅雷如果真心实意不想让链克成为别人炒作的对象,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那就是关闭链克口袋在用户间的转账功能。
但是我敢再次打赌,这个事情迅雷不愿意干,毕竟最大的庄家就是迅雷,坐等割韭菜。
3. 关闭链克,改为普通的代币,无限发币
迅雷一方面口口声声说用链克激励用户共享带宽,一方面又限制了链克的发币总数量,维护链克的稀缺性,其发币炒币的野心昭昭然。如果迅雷要做到他所宣称的一样,用链克换带宽资源,那么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用无限的代币换无限的带宽资源,且带宽资源应该是等价的。这才符合资源共享的基本逻辑。想想看,如果摩拜单车说,第一个骑我的人一次一块钱,第二个一次五毛,第三个一次二毛五……摩拜还会有今天吗?所以迅雷如果要洗脱IMO非法集资的违法行为,彻底整改,应该放弃链克,用类似Q币的没有稀缺性的代币取代稀缺性的链克。Q币同样可以帮助迅雷实现收集用户带宽资源和算力的目标,而且还没有违法风险,迅雷完全可以干啊。
但是,我又敢打赌了,这个事情迅雷还是不会干。
迅雷之所以不敢做真整改,一直以来都是言行不一,贼喊抓贼,根本原因就在于,迅雷想放长线钓大鱼。但是如果放任迅雷链克继续非法经营,很有可能养虎为患,埋下一个暴雷。
按照迅雷目前的经营逻辑,迅雷其实也是骑虎难下了。迅雷依赖于玩客云用户共享的带宽资源搭建廉价高效的CDN,通过贩卖CDN资源牟利。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分享带宽资源,就只能继续发币,维持CDN的总带宽,否则就肯定卖不出去,无法变现。到了后期,链克越挖越少,迅雷为了继续吸引玩客云用户分享带宽,就只能炒作链克,炒高单位链克的价值。
当然,迅雷还有第二个办法是放弃链克,换一种回报给用户。但是这么一来,原有的用户就要重新洗牌,必然无法维持CDN的稳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迅雷执意不放弃链克,且执意要给链克留一个交易后门的原因。
在迅雷这种难以自我解脱的牟利逻辑之下,只要迅雷不下决心抛弃链克,链克就会获得一定的生命力。按照虚拟币内在的规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除了迅雷自身割韭菜以外,链克还可能成为各种非法集资的帮凶。链克发展至今,一些人手中已经囤积了大量链克,其中甚至可能有一些迅雷内部人员或是相关人员。只要链克还有交易的空间,这些人就完全可能操纵交易市场,割走大量韭菜。
迅雷自从发币的那一天开始,就带着非法集资的原罪。跟其他各种虚拟币一样,链克可能成为黑市交易的代币,成为洗钱、走私等非法犯罪活动的帮凶。就在这几天,围绕着链克开始出现分叉币了,链克分叉WHK(链克现金)上线了。IMO还没有搞完,IFO就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