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量子学派罗金海:在多重世界中穿越“区块链十年”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 6 年前 • 429 次点击  


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作者 | 徐甘甘


这是蓝鲸媒体人图鉴系列第七季,本期人物——量子学派创始人罗金海。


 这正是罗金海身上有趣的地方:对于商业利益,他不擅长设计,但也乐于接受;在另一方面,他骨子里的犀利和冷峻依然存在,商业之外总有一些理想主义在作祟



采访之前,从他的朋友那儿了解到:罗金海有社交恐惧症,经常找不到人。


他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大概是科幻小说家的通病。

…………

其实他又不仅仅是一个科幻作家,他的身份很多:


  1. 早期区块链布道者,他写的《人人都懂区块链》被认为是区块链著作中的硬派典范;

  2. 国内最早期的比特币创业者,币须网、ColaPay都是加密货币世界的优秀产品;

  3. 量子学派创始人,创建中国数理哲爱好者的大本营;

  4. 科幻作家,著有《牛顿的新装》(又名“算”)等作品;

  5. 南都网评论主编,推出过《南都网封面》、《盗火者》等专栏。


这些身份经常是矛盾的,有的是偏理性的产品经理,有的是偏感性的评论作家。


当问及哪个才更接近真实的罗金海,他的回答让人意外:“25岁之前还是当一个诗人吧。”


他没有给出具体身份,属于一个开放式的回答。


他说前半生自己的IP都分散了,新闻理科生、十七进制、能写个把诗、量子君、比特币封面、德不罗意……都有自己的江湖地位,现在他要将这些IP都集中到罗金海身上。


这正是罗金海身上有趣的地方:对于商业利益,他不擅长设计,但也乐于接受;在另一方面,他骨子里的犀利和冷峻依然存在,商业之外总有一些理想主义在作祟。


对于他现在所做的“2140 加密社区”,他的回答是:商业利益仍然是第一性的,它将是区块链世界最有想象力的社区,如果短时间内有点问题,大不了卖几个比特币。


在罗金海的身上,我看到了极少数媒体人会走的一条路,从工程师到媒体人,同时还是一名科幻作家,离开媒体成功创业,如今又开始倒腾自己的2140 加密社区。




01



独行者罗金海:生活在多重世界



最开始,军工专业背景的罗金海在某国家级技术中心设计潜艇。


一开始还是挺感兴趣的,常常冒着风险研究9号图纸,但最后认为这样的工作仍然缺乏原创性,研究所的详细设计几十年都没有什么进步。


骨子里的他对文字的情怀一如继往,发生在南方的孙志刚案”“SARS事件给了罗金海不小触动,最终受到文字力量的感发,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新闻理想,


拥有技术背景的他更喜欢互联网,任南都网评论主编期间,由他策划推出 《南都网封面》、《南都课外书》、《画语权》、《旧评论》和《盗火者》等互联网栏目,都是传统媒体人转型的优秀作品。


2009年他拿下了南方报业年度记者的称号,《南方周末》主编江艺平称:南方报业试水新媒体,罗金海们成了先行者。在虚拟空间搭建公民社会的自由王国,就像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到山顶。不奢望结果,用行动改变,这条罗氏定律颇具普适性。


当罗金海触及到自己最理想的人生职业后,但他失望了: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人民群众都在骂我管理的南都评论微博由汉奸在主宰”“互联网20年,真正具有思考力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最终他选择了离开,回归自然科学领域,2016年他做了量子学派,一个专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平台,平台旨在引领用户阅读数理哲作品,深化其理性思考能力。


德先生没有办法让国人自由思考,就试一下赛先生这条路。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平行空间,罗金海为人熟知的还有他的科幻作家身份。2007年,罗金海拿过全国科幻一等奖,同期出版长篇科幻小说《牛顿的新装》(又名《算》)。


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科幻圈的人,强大的人无须拉帮结派,仍然坚持他一贯独立独行的风格。


但科幻圈有一个人是他的挚友,他是巴比特创始人长铗。


长铗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2011年,一个大三学生在知乎提问手头有6000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长铗当时回复他买比特币,五年后再看看。


罗金海与长铗相识于2002 年,当时流行在红袖添香发表文章,还是学生的长铗以眉间尺ID给罗金海留言说很喜欢他的文字。


2003年两人在武汉第一次见面,从早到晚聊了整整一天。回去后,长铗写了一个短篇叫《莱氏秘镜》,后来获得了银河奖。罗金海写了一本《牛顿的新装》,拿下全国科幻一等奖,而这本小说,也成为罗金海现在决心要做 2140 社区的渊源。


又过了10年,已经是巴比特创始人的长铗在网上看到一篇《比特币唤不醒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作品,初次读到这篇文章有拍案叫绝,搜索原文,发现作者竟然是多年挚友十七进制,长铗声称:十年前我与他促膝长谈计算机与数学,回来后我写了《莱氏秘境》,他写了《牛顿的新装》……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
 


十年前相识于科幻圈,十年后在比特币世界相遇,这样的际遇,人生并不多见。


2011年开始接触的比特币让罗金海感觉真正打开新世界大门,真正自由的大门。


02


信仰者罗金海:技术给予你真正的财富


最初的比特币信仰者多为充满自由理想主义色彩的极客等,或许科幻作家本就对未来充满想象,罗金海自2011年接触比特币以来就成了南方系中为数不多的比特币信仰者。


技术本身的话我蛮欣赏比特币,当然因为骨子里面还有一种自由主义的理念,这个东西是比较强烈的,技术给予我们真正的财富,主宰自我命运的时候来临 罗金海告诉蓝鲸记者。


“2017年底回南方都市报给老同事讲区块链时:5年前跟你们讲,叫你们持有10个比特币,你们说你们有几个人买了?有谁把这个币拿住了,下面鸦雀无声。


在媒体圈,罗金海是第一个给比特币开专题页面的人。当时的专题叫比特币真相,还没有区块链的概念,而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炮轰比特币,包括身边的南方系报人。


“2013年我很愤怒的写过一个文章,《关于比特币一个媒体人的自白》。我说你们天天谈自由、民主,当真正的自由、民主在你们眼前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认识它。


看到趋势,相信区块链这门技术,罗金海将所有心思都花在这上面。


除了借助媒体人的身份布道,罗金海是国内最早一期的创业者,组建团队开发交易平台,组建币须网(国内第一个加密货币电子商务平台)、ColaPay (国内最早的加密货币第三方支付平台),2015年创建区块链版权项目原创基地,著有《人人都懂区块链》一书。


2018 3 月,他以量子君笔名写下的《全国币改》第一次提到币改的概念,同时引发了业界对币改的思考。



在罗金海看来,币改将颠覆500年的公司制。在他看来,股改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币改则属于自下而上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将传统企业盘活


2018年为分界,此前公司体系作为一个核心的社会经济基础单位,未来不是这样子的,未来改革是以Token作为经济基本的一个单位。通过Token来连接各方面的生态和资源。币改走向社会的话,那相当于重建了一个协议。然后再这个协议上面,就像一块大陆一样,所以人都可以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这是一个完全跟公司的体系是不一样的。罗金海告诉蓝鲸记者。


此前罗金海也曾表示:对于传统互联网公司来讲,这次币改绝非只是产品延伸,而是对未来命运的最后赌注。历经20年的互联网厮杀,古典互联网时代格局已定,此生唯一希望,也就是在区块链上做最后一搏。对于二三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不仅仅只是求富,更是求生。谁能够阻挡一个公司的求生欲望?


03


矛盾者罗金海:割韭菜才能赢得尊重吗?


罗金海早期做过一个媒体《比特币封面》,很多人以为是一个团队在干活,其实不过是他晚上回家打发时间的一个作品。


《比特币封面》在2014年之前的币圈影响力非常大,因为坚持媒体品质,这个新闻产品得罪了很多人,这也是罗金海很少对外提及的原在。


作为一个媒体人和作为一个朋友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但被批判的对象可能不会这么认为,而币圈的资深大咖基本上又都是朋友,这很矛盾,非常难以处理。


有币圈老朋友声称支持200个比特币把《比特币封面》重新做起来,罗金海仍然犹豫不定。


太熟悉了,怎么批评呢?


尽管已经离开媒体圈,罗金海当下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和趋势、产品等方面,但也毫不妨碍他以一个媒体人身份对当下区块链媒体发表看法。


或许是曾经的针砭时弊对改变社会、人们的看法不奏效,碰壁过后罗金海对当下区块链媒体的看法也相当悲观。


“区块链媒体怎么炒起来的我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投资?”罗金海表示。


在他看来,区块链媒体的兴起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媒体人技术转型困难,第二缺乏项目基金,第三也不敢炒币。但是同时又觉得它属于一个风口,媒体项目相对较轻,所以很多人介入到这个行业。


在区块链媒体中,刨去一大批非媒体人出身的从业者,罗金海认为即便传统的媒体人,想要从事区块链媒体也比较吃力。因为区块链媒体本就是一个悖论——媒体是被赋予舆论监督的作用,但区块链媒体却必须作恶,因为离钱太近了。


“他吃力的原因不是在对这种技术能力的把握,主要是在于区块链这种媒体的话还是一个作恶的媒体,因为它的商业媒体是必须作恶的,你不做坏事的话,大家不尊重你,它是一个很坏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媒体必须作恶它才能生存。你一个不作恶的媒体,得不到尊重的,你会觉得很奇怪的一件事情。而传统的媒体是要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输入自己的价值观。”罗金海解释说。


对区块链媒体而言,熊市再加上强监管,整个行业正在慢慢去泡沫化。但是随着真正做事情的人多了起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受过传统新闻训练的媒体人关注。正如罗金海所言,尽管现在争议还很大,但好的项目会慢慢多起来,这个行业的媒体从业者也在慢慢变得专业,因为传统媒体的那种新闻主义慢慢会跟上。


其实不仅仅是区块链世界,传统互联网世界不也是这样吗?作恶者活,善良则死。 罗金海他曾经写下《中国互联网史就是一部流氓史》一文,而在区块链世界,这一点体现得更明显,每个人都必须去割韭菜才能赢得尊重吗?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


区块链世界知名的媒体即将出版丛书《区块链十年》,邀请罗金海写一个开篇,讲述这十年在比特币世界发生的事情,对于一个社交恐惧症者,也只能用笔写下这世界的风云变幻了。


声明

媒体人图鉴系列报道是由蓝鲸传媒出品,关注有故事的媒体人,对话传媒大咖。特此感谢本期内容合作伙伴南友圈。


南友圈由南方报业知名媒体人发起创立,总部设在广东,致力于为媒体人转型提供创业融资、选才、场地、路演、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依托南友圈50000+专业媒体人核心打造的内容众包服务平台——自媒社,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人转型创业加速平台。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资讯 | 传媒大咖 | 传媒动态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kbScbaW1z9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24326
 
42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