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第二类信任:区块链+教育的折戟启示

区块链深度观察 • 4 年前 • 371 次点击  
来源:巴比特《第二类信任:区块链+教育的折戟启示
作者:孙副社长


本篇报告介绍的是一个并不成功的区块链技术落地行业案例。也就是“区块链+教育”。

之所以决定将其发出,主要是因为很多时候失败比成功更有参考意义。别人的成功经验往往是难以复制,但失败的教训却通常可以借鉴,而区块链与教育结合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则是在很多从业者的视线之外,还有这一类区块链技术无法解决的第二类信任危机。


一、行业概述

具体来看教育行业的发展痛点。该领域称得上是近些年来去中心化程度位居前列的一个细分赛道之一,由于去中心化的本质实际上是原本集中在中心化机构的权力出现了下沉,因此所谓教育行业的“去中心化”,指的也是原本集中在公立教育机构的教育权下沉到了多个民办教育机构当中。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现有的公立教育机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相关信息与技能的渴求——在需求一侧,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人们的知识焦虑感近年来迅速增强,在时间维度上,对学习和教育的渴望从过去只专注以K12【注】为主的青少年阶段,大幅扩张到小至三五岁、老至三五十岁的各个年龄层,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注】 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幼儿园至第十二年级)的缩写,目前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在场景维度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的场景从过去被局限的线下教室,延伸到了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几乎任何场所。在课程门类上,教育的标的也从过去的传统文化课,扩张到了文、体、艺,甚至是一些闻所未闻的创新课程上(譬如职场课、礼仪课、美妆课等等),这些维度的延伸与发展,使得当下的教育市场变得空前庞大。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在供给一侧,面对社会对各类教育产品的庞大需求,原有的中心化公立教育机构却由于资源有限,无论是在覆盖年龄、学习时间、还是课程门类上,均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权的下沉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虽然其他的一些信息咨询行业(包括医疗与法律)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行业去中心化的情况,但与这些知识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固化的垂直领域相比,教育行业的课程更新迭代速度更快、幅度也更大,导致传统的中心化教育机构几乎无法跟上这一节奏,因此教育权的下沉可以说是既深且广,而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到处有、老师遍地走”的情形。

可以说,当前的教育行业已经是一个空前庞大且复杂的领域,在时间维度上,它涉及到幼教、K12、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多个分支,在场景选择上,它包括了线下课、线上课、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O2O;而在专注领域上,它可以涉及到文化课、艺术课、体育课、以及其他一些知识等。这些细分领域彼此之间的差别极大,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本篇报告中无法对各个赛道所面临的痛点一一涉及,只能先阐述一些相对共性的问题,而对一些典型性不强的场景则选择暂时略过。


 

二、核心痛点:课程效果难自证

 
从上面的分析与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渴求方面,目前人们的热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热潮背后的另一个尴尬现实是——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愿意为相关的教学产品进行过多真金白银的投入。

相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用户在购买线上课程时的价位心理预期多在100~200元左右。用很多教育机构销售的话来说,也就是一顿饭钱。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导致人们在教育领域的预算不够充裕固然有关,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用户很难确保自己是否能够从市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课程中获得足够的“利润”

通俗的说,他们不能确定自己在这些课程中所获得的收益、是否能够覆盖为之所付出的成本。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主要产品——也就是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证书,其收益和效果体现出来的周期通常都比较长,这样一来,投资者便很难在中短期内对这笔投资是否物有所值,以及应不应该为之追加资金等问题进行一个为稳妥的判断。

举个例子:某些职业学校经常会承诺学员毕业后将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月薪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但问题在于,这些学校的学员毕业并入职往往是入校两三年之后的事情,在这期间,社会产业结构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预期的岗位能否获得理想的收入、相关的证书是否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等等问题都是未知的,即便是最好的行业分析师也难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进而给人带来颇多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产品不仅反馈周期较长、而且效果与收益也极难量化,例如现在某些针对幼儿的创客教育,对外宣称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审美水平,然而何谓“好的逻辑思维和审美能力”,目前从业界到用户都没有一个可以进行清晰效果认定的标准。

可以说是在原有的不确定性上又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


图:教育行业的最大痛点之一,在新品牌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投资者给教育机构的投入是明确的,但从劳务市场上获得的回报却是不确定的


一方面是确定的课程投入,而另一方面是高度不确定的回报预期,两下一对比,目前高呼着“求知似渴终身学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消费者们的犹豫态度也就不难理解。

而如果想要解决这一行业痛点, 核心方法也非常简单:在收益一侧,提高消费者对于相关课程效果的预期,促使其对于教学产品的收益产生信任

这一行业痛点似乎和区块链技术“解决信任危机”的目标不谋而合,然而关键在于:教育行业这一场景中的信任危机、跟区块链行业从业者所经常提起的信任危机完全是两码事——一般来说,当多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信任危机时:往往以下面几种情况体现:

一是利益主体之间就“对方是否做了某件事情”互不信任,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信息实时上链、解决信息不对称,在利益主体之间创造信任;
二是利益主体之间就“对方某件事情做得怎么样”而互不信任,这种情况就很难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了,因为各方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譬如在教育行业中,对于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课程,校方可能觉得效果很好,而学员方面则可能会觉得效果很差。就算你把相关的信息上链,对于在各方之间创造信任也是没有什么太大帮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本身其实没有办法直接帮助教育机构与学员之间构建起信任的桥梁,因为这两者之间的信任危机本就不是一类。

尽管有观点认为,可以将客户对课程的反馈信息上链、来为用户选择是否要信任教育机构方面提供可靠依据,但是问题在于:区块链可以保证正常学员的相关评论无法被篡改删除、但同时也会使得一些水军刷帖或恶意评论无法篡改删除。


从这点来看,教育机构如果想要获得学员方面的信任,除了打磨自己的产品、并等待时间来证明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因为套用金融行业和机械行业的术语来讲,教育产品本身是一个“非标准化产品”,而正所谓众口难调,“非标准化产品”的好坏,是很难简单地用区块链这样的机器来证明与评判的。

表:教育行业的信任危机和区块链从业者所谈的信任危机不是一类



三、总结

 
教育行业目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和很多细分领域一样,也面临着信任危机的困扰,但被称之为“信任机器”的区块链技术却并未在其中起到特别直接的作用。

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笔者前面所提到的、人们之前所并未注意到的一点:

那就是信任危机也是分类的,业内之前主要注意的是第一种信任危机,那就是让区块链技术通过信息上链,来让各方就“做没做某件事情”达成共识;

而本次所提到的教育行业产生的却是第二种信任危机,那就是各方就“某件事情做得怎么样”难以达成共识,鉴于利益各方的评判标准千差万别,基于同一个信息也会得出不同的评判结论,因此区块链技术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便无所适从。


归根到底,还是要清楚的意识到一件事情: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它的功能固然强大,但却不可能会用在每一个细分行业的每一个细分场景中,从这点来看,区块链技术与教育领域失败的结合其实并不是坏事,恰恰相反,它标志着人们对于这一技术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而距离这项技术真正的落地于经济社会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一千块炒到十几万,倒腾球鞋比炒股炒币刺激多了!
《亲爱的,热爱的》全集泄露,如何找出侵权源头
周杰伦:我连微博都没,咋突然第一了?粉丝:雨女无瓜!
玩过《一起来捉妖》以后,加密猫也好意思叫游戏?
征信“黑名单”正在失效,上千万用户被误伤
“辞职跟我干趣步吧,走路就能年赚百万的那种!”
”714高炮“超利贷曝光,借款人跟放贷者都很高兴
泛在电力物联网与区块链的结合,或将引爆第四次科技革命
链圈泡沫也在破灭?IT大厂BaaS与底层公链之战Ⅰ
链圈泡沫也在破灭?IT大厂BaaS与底层公链之战Ⅱ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37575
 
371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