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Python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语言被疑Python“套壳”,团队负责人已停职检查|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 5 年前 • 614 次点击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科研不端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木兰”语言被疑 Python“套壳”,团队负责人已停职检查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1 月 15 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发布“木兰”编程语言体系,并宣称“完全自主研发,志做‘智能物联时代的 C 语言’”。此后有开发者对该软件包下载并解析,发现其核心文件是基于 Python 语言的“套壳”创作。


1 月 18 日,团队负责人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副研究员刘雷在科学网致歉称,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在对木兰编程语言的介绍中犯了以下错误:


“1.  木兰编程语言主要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在介绍中将它扩大到智能物联领域。

2.  木兰语言在 8 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 32 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 Python 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1 月 19 日,中科院计算所在官网通知公告一栏刊登《关于“木兰”语言问题处理情况的说明》,表示:“木兰”语言系我所员工刘雷创办的中科智芯公司研发的面向青少年编程教育的集成化产品。当事人刘雷号称“完全自主研发”行为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已对当事人刘雷做出停职检查的决定,并就管理责任责令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作深刻检讨。


19 日,刘雷对《科技日报》回应三大相关质疑。关于木兰语言是否以项目的形式申请研发,刘雷回应:木兰(研发)没有使用任何科研经费


关于“15 日报道里‘木兰’编程语言体系由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编译技术团队主导研发,与19 日计算所说明却定义是企业产品”的矛盾,刘雷回应:按所里的发声吧。


至于企业产品发布会为什么会以计算所的名义召开,提问未获当事人回应。(科学网,科技日报)



· 公共卫生


北京、广东出现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武汉两天新增 136 例


1 月 1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深圳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另有 8 例观察病例在隔离治疗。1 月 20 日凌晨,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确认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 2 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上确诊病例均有武汉旅行史。此外,浙江省已发现 5 例来自武汉、出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正在进行观察和医学检验。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两天新增 136 例,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198 例,已治愈出院 25 例,死亡 3 例。此前在 19 日,武汉市相关工作人员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综合防控工作答记者问,表示随着检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预计新增病例还可能继续增加;武汉已经加强对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的管理,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实施与落实,疫情是可防可控的 。(澎湃新闻,新京报)



帝国理工学院估算新型肺炎患者数量,世卫组织:欢迎此类分析


1 月 17 日,世卫组织传染病建模合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ling)、帝国理工学院 MRC 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MRC Centre for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 Analysis)发表报告称,估算出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数量远大于当前通报的病例数量。报告估算,截至 1 月 12 日,估计武汉市共有 1723 例 2019-nCoV 病例出现中等严重症状,感染者数量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 4471 和 427 (置信区间:95%)


对此,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朱华晨向财新记者表示,这篇报告采用的计算思路大体是可取的,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在目前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其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有明显局限。此外,该研究样本量较少,上下限的差距大,其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世卫组织发言人 Tarik Jašarević 向财新记者表示,他们欢迎此类分析,但这尚不能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数据。“模型分析有助于计划。我们当前为国家/地区提供的防控建议和工具已经考虑了更多病例的可能性。” 世卫组织正在与几个建模小组合作,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信息。(财新网)



· 生命科学


ISSCR 呼吁统一对“胚胎”的定义,以便规范相关研究


1 月 16 日,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官方杂志 Stem Cell Reports 发表意见,呼吁统一对“胚胎”的定义。同日,ISSCR 还发表声明,承诺在 2021 年初出台对人造胚胎领域的审查条令,包括将超过 14 天的胚胎样结构(embryo-like structure)报告给相关监督委员会。


胚胎样结构是通过诱导干细胞培育而成的类似人类胚胎的细胞团结构,用于深入研究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相关研究一直存在伦理争议,以美国为例,有关此类人造胚胎的研究难以获得联邦科研经费的资助,科研人员表示他们需要更明确的指导。据《自然》报道,目前对于一切涉及“可以被视为有机体”模型的资助申请,NIH 将“视具体情况决定”,并且不会资助涉及制造或摧毁胚胎的研究。(ISSCR,Nature



· 讣闻


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因病逝世,享年 87 岁



我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原主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方守贤先生因病于 2020 年 1 月 19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7 岁。

 

方守贤先生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他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先后担任工程副经理、工程经理,领导团队按期、高质量建造了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开启了中国基于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

 

方守贤先生于 1986 年至 1988 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8 年至 1992 年任所长,全面领导研究所工作,实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稳定高效运行,为奠定我国在 τ-粲能区粒子物理研究的领先地位做出巨大贡献。(中科院高能所/澎湃新闻)




——END——




▽ 精彩回顾 ▽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53249
 
614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