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习-推理-交互,通过机器学习,大数据与 AI 正以更快速度和更高效率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如今,不光是产业发展与变革,我们的科研工作也需要 AI 来创新突破!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都在探索科研和 AI 的密切结合之路,希望通过 AI 让科研流程化,使科学家解放双手,直接进入分析数据的阶段,拥有更多时间思考核心问题。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致力于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在合成生物学、分子与材料合成、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应用。为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浙大杭州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面向全球招聘有志于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驱动新科学发现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浙大科创百人、青年人才卓越计划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等多类岗位。浙大杭州科创中心官网:
https://hic.zju.edu.cn/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官网:
https://hic.zju.edu.cn/iBCT
求是科创学者依托浙江大学“新百人计划”建设(点击阅读寻找灿若星河中的你!浙江大学“求是科创学者”全球启动!),院士担任学术(技术)导师,符合条件可申请浙江大学长聘教职,并享有全球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开放的科研环境。

◆ 申报条件
1. 具有远大学术志向、创新精神、较强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35 周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3. 在国内外顶尖高校或知名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4. 计算机学科背景,具有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经验,从事过交叉学科研究者优先考虑;
5. 具备作为独立 PI 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6. 原则上要求至少有 1 站博士后或两年工作经历。
◆ 待遇及保障条件
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保障(一人一议),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同步享受杭州市和萧山区相应的人才政策;
2. 为入选者及其团队成员提供人才公寓,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杭州科创中心人才房政策;
3. 提供首期(3 年)300-500 万元的科研资助(可持续滚动资助);
4. 提供 100-150 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实验空间;
5. 提供“专人一站式”服务,共享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
6. 入选者中科研业绩突出且符合浙江大学人才标准的,可推荐聘至浙江大学。
◆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
1.《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青年人才卓越计划申报表》(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2. 代表性成果附件(如:期刊和会议论文、专著、授权发明专利、会议特邀学术报告等)。

▲ 扫码下载附件
申请人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杭州科创中心指定邮箱:hic@zju.edu.cn,附件和邮件主题均以“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青年人才卓越计划+姓名”标明。
◆ 申报条件
1. 近三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35 周岁;
2. 保证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招收在职人员;
3. 具有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背景和科研经验,从事过交叉学科研究者优先考虑;
4.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5.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6. 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在 CCF A 类会议或期刊上发表 1 篇以上的研究论文,研究成果突出者优先考虑。
◆ 待遇及保障条件
1. 提供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同步享受杭州市和萧山区相应的人才政策;
2. 提供萧山区人才公寓或杭州科创中心公寓;
3. 提供一流的实验与科学研究条件;
4. 参与杭州科创中心重大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可获得额外资助或津贴;
5. 在站期间,符合条件者可申报杭州科创中心相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 工作期间表现优秀、业绩突出者,如符合相应要求,可优先推荐申请浙江大学教师岗位或杭州科创中心技术研发岗位。
◆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
1.《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博士后申请简表》(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2. 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如:获奖情况、鉴定、项目、学术论文等)及佐证材料;
3. 博士学位论文。

▲ 扫码下载附件
申请人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杭州科创中心指定邮箱:hic@zju.edu.cn,附件和邮件主题均以“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岗位名称(如博士后)+姓名”标明。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关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个推荐、解读、讨论、报道人工智能前沿论文成果的学术平台。如果你研究或从事 AI 领域,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点击「交流群」,小助手将把你带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