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教程
Wiki
注册
登录
创作新主题
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分享
问与答
闲聊
招聘
翻译
创业
分享发现
分享创造
求职
区块链
支付之战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一周十大热门主题
AI早知道|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Agent;Kimi开放平台正式上线Kimi Pla...
GIS学习者福音:ArcGIS Pro 3.5中文版(含数据转换和深度学习模块)安装指南+视频教程,...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7.16]
OpenAI 史上最惨发布:ChatGPT Agent 遭暴击,国产 AI 轮番「公开处刑」
深度学习中的“捷径”:残差网络(ResNet)
CGI科技周报(2025第29周)| ChatGPT Agent、自主微创手术机器人、AI预测结构性...
你真的了解ChatGPT?一文回顾过去三年进化历程与 2025 关键战局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7.18]
机器学习学术速递[7.21]
用Python读写操作Excel数据!
关注
Py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计算】林森Angew:机器学习助力气体诱导氢溢流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X-MOL资讯
• 1 年前 • 242 次点击
氢溢流是一种典型的界面动态行为,是指在固体表面氢富集区(“活性位”)吸附或形成的活性氢原子在相同条件下动态迁移到另一个不吸附或不形成氢物种的氢匮乏区(“惰性”载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化学过程中,如催化加氢和储氢。目前,氢溢流已通过设计单原子合金(SAAs)催化剂得到有效利用,这些催化剂通常由金属载体(如Cu、Ag和Au)与原子分散的铂族金属(PGM,如Pd和Pt)组成。先前的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均表明,SAAs的活性位点可能会因为H吸附而失活,这将会阻碍持续的
H
2
活化进程。因此,理解促进氢溢流的驱动力以及在原子尺度下洞察持续性的
H
2
解离和H溢流过程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
福州大学林森
教授课题组采用CI-NEB方法计算了
H
2
在不同H吸附的Pt/Cu(111)表面上的最小能路径。如图1所示,对于
H
2
在清洁的Pt/Cu(111)表面的解离,其解离能垒仅为0.05 eV。对于
H
2
在1H吸附的Pt/Cu(111)表面的解离,其解离能垒为0.19 eV,表明Pt原子在被一个H吸附后已开始失去活化
H
2
的高活性。对于
H
2
在2H吸附的Pt/Cu(111)表面上的解离,其解离能垒为0.79 eV,表明Pt原子在被两个H吸附后完全失活。
图1.
H
2
在清洁的Pt/Cu(111)表面(a)、1H-top吸附的
Pt
1
/Cu(111)表面(b)和2H-hcp&fcc吸附的Pt/Cu(111)表面(c)上的解离能量轮廓。白色、橙色和绿色球分别代表H、Cu和Pt原子。为了清晰起见,仅显示了(5×5)-Pt/Cu(111)表面上的Pt原子及其最近邻的6个Cu原子。
接着,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势能面,作者执行了大量的考虑非绝热效应的准经典轨迹(QCT-EF)计算。通过一个典型的
H
2
驱动 H溢流的轨迹,他们详细分析了H溢流过程,如图2所示。在与表面达到热平衡后,吸附的H原子沿z方向表现出较高的动能(如0-90 fs所示),而其水平动能分量相对较低,不足以克服扩散能垒。在95 fs时,
H
2
分子与吸附的H原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值,为1.43 Å,表明了最强的排斥力。随后,这种排斥力推动了H原子水平动能增加,促使其跨越Cu-Cu桥位点并溢流到Cu载体上(如205 fs所示)。最后,溢流的H原子在Cu载体上发生热扩散,而
H
2
则被散射远离表面。对于
H
2
入射到 2H吸附的
Pt
1
/Cu(111)表面,在碰撞之前,吸附在空穴位点附近的两个H原子均展现出相似的水平和垂直动能分量。在105 fs时,
H
2
分子和吸附的H原子之间的碰撞达到最强,最小的
d
H-H
为1.64 Å。随后,被撞击的H原子获得足够的水平动能,使其能够溢流到Cu载体,如在150 fs处所示。
图2. (a)
H
2
分子中的原子与发生溢流的H原子之间的最近邻距离(b)发生溢流的H原子的总动能(
E
k
),以及在
x+y
(
E
x+y
) 和
z
(
E
z
) 方向上的动能分量。
最后,基于QCT-EF结果,作者在原子尺度上提出了Pt/Cu(111)单原子合金催化剂上持续的
H
2
解离化学吸附和H溢流的完整图景,过程如下:(Ⅰ) 入射的
H
2
分子在活性Pt位点发生解离,导致一个或两个H原子吸附在Pt位点上,从而使Pt原子失活。(Ⅱ) 所有吸附在Pt位点上的H原子在
H
2
气体氛围中受到额外的
H
2
分子的碰撞而溢流到Cu载体上,从而重新激活Pt原子。(Ⅲ) 该过程不断循环,返回到第一步,直到没有额外的
H
2
分子撞击Pt位点附近区域,如图3所示。
图3.
H
2
解离和H溢流过程的示意图。白色、橙色和绿色球分别代表H、Cu和Pt原子。为了清晰起见,只显示了(5×5)-Pt/Cu(111)表面上的Pt原子及其最近邻的六个Cu原子。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
Angew. Chem. Int. Ed.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顾凯旋
,通讯作者是福州大学
林森
教授。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Sustained Hydrogen Spillover on Pt/Cu(111) Single-Atom Alloy: Dynamic Insights into Gas-Induced Chemical Processes
Kaixuan Gu, Sen Lin*
Angew. Chem. Int. Ed
.,
2023
, DOI: 10.1002/anie.202312796
导师介绍
林森
https://www.x-mol.com/groups/Sen_Li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化学 • 材料
领域
所有收录期刊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
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3574
242 次点击
登录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