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aigc

AIGC的风还是吹到了短剧:一部剧立省几十万,日流水最高1万美金

新榜 • 1 年前 • 213 次点击  
⭐️欢迎关注预约“新榜和ta的朋友”系列直播!

AI+短剧,会是下一个造富风口吗?

前不久,一段使用AI换脸配音的短剧视频在网上悄悄走红。


视频中,国内短剧的两位演员经过AI换脸配音后,不仅摇身一变成了欧美面孔,还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AI换脸配音不算什么新鲜事,但作为一种短剧出海的新玩法,却足以引发广泛讨论。

11月,短剧出海已然成为最火爆的内容风口之一。

一方面,中文在线旗下出海短剧App“ReelShort”在海外爆火,一度力压TikTok冲上美国iOS娱乐榜榜首,营收更是直追流媒体霸主Netfilx。

据商业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仅11月11日当天,ReelShort扣除支付应用商店费用后的净收入为45.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8万元),截至11月17日ReelShort累计净收入已超过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微短剧行业监管进一步收紧,竞争愈发激烈,也让不少企业和创业者将目光投向海外。

短剧出海成为大趋势,但受制于制作成本、拍摄资源等多方因素,许多玩家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步往往是用AI翻译的国内短剧(即译制剧)试水。

如今,AI换脸短剧提供了另一个选项,看上去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在视觉层面本地化。网传消息称,国内短剧只要通过AI换脸,就能节约几十万制作成本,收割海外观众。

从译制剧到AI换脸配音,第一批用AI做出海短剧的玩家赚到钱了吗?AI+短剧目前有哪些玩法?“头号AI玩家”跟一线从业者们聊了聊。


不是短剧拍不起,AI更有性价比


作为国内短剧出海“领头羊”,ReelShort最初登陆欧美市场时的ROI(投资回报率)并不好。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当时ReelShort内容模式有关——简单粗暴地将国内短剧翻译后搬运到海外,而没有考虑文化背景差异。

也因此,“头号AI玩家”与多位一线从业者聊下来发现,大家普遍不看好国内短剧搬运到海外的投放效果。无论是译制剧还是AI换脸配音,都是“换皮不换骨”,没有解决文化差异这一核心问题。

那么,又是谁在做AI换脸这门生意呢?

“找上门的客户都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游方科技CEO方伟在谈及公司最新的短剧业务时如此说道。

据他介绍,公司今年5月开始入局国内短剧市场,一开始玩投流,最近短剧出海爆火,因为早前做过数字人业务,所以团队能很快承接住大量AI换脸换音的客户需求。

“短剧业务呈几倍增长,客单价不算高,但需求量上来了,整体营收状况好很多。”相比网传100分钟5万至10万不等的AI换脸报价,方伟告诉“头号AI玩家”,AI换脸加配音如今卷到1分钟只要几十块,也就是说,100分钟的短剧AI换脸换音的成本可以控制在万元以内。

背后逻辑也很简单,在AI换脸出海效果尚不明确的当下,只有价格降下来,才会有更多观望的玩家入局尝试。

至于不同价格的AI换脸效果是否有差异,在技术出身的方伟看来,两者的价格差并不影响最终的成片效果,除非视频里同时有多个人物出现,导致换脸难度变大。

具体收费会根据换脸难度、视频精致度等方面有所差异。

据方伟透露,业内一般换脸用开源的DFL训练脸模对口型大多数人用HeyGen,也有一些人用开源算法wav2lip等。

HeyGen一分钟收费几十块钱,较为套路的玩法是重复用邮箱申请HeyGen账号,每个账号免费额度有1分钟。所以对技术供应商来说,整体成本其实不高。

DFL全称DeepFaceLab,是一个知名的换脸开源项目。用DFL换脸主要分为五个阶段:视频转图片、提取脸部、训练模型、人脸替换、合成视频。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取、训练、合成等三个步骤。


另外,“头号AI玩家”还观察到一些AI从业者会使用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多视角的虚拟人物形象来训练脸模

“这样的好处是不用考虑版权问题,如果用真人形象,还需要拿到授权。”方伟解释道。

而HeyGen则是一个AI视频和数字人生成平台,支持口型同步、一键翻译、多语言视频内容生成等功能。

相比DFL换脸,HeyGen的使用门槛更低,早前已有不少网友二创如“郭德纲说英文”“霉霉说中文”等视频助推HeyGen在国内迅速走红。


日流水最高跑到1万美金,

AI翻译短剧仍有市场?


除了做AI换脸短剧,作为技术供应商,游方科技还可以帮客户开发短剧跨境平台,提供相关短剧资源,目前服务的海外短剧平台Jowo,近期每日流水已达五千到1万美金。

Jowo主攻美国市场,但市面上的剧大部分是AI翻译的国内译制剧,导致许多平台都面临流量转化差的难题。Jowo生态负责人子龙告诉“头号AI玩家”,公司一直在尝试引进版权方优质内容,但在头部公司的竞争下胜算并不大。

目前短剧出海赛道上“超级玩家”众多,除了以中文在线、新阅时代、点众科技为代表的头部网文出海公司,还有九州文化等在国内跑通短剧盈利模式的短剧公司,以及快手、爱奇艺等具备视频制作与传播能力的平台。

因此,游方科技最近也开始投拍海外本土制作的短剧。方伟对此坦言,“实在是被内容紧缺逼到不行,下海去了。”

在他们的预判中,如果内容再优质些,流量转化更好些的话,日流水表现应该会更好。

Jowo平台新上的热播剧

谈及很多人好奇的“海外短剧用户画像”时,方伟透露,多数是26岁以上的女性,她们的付费能力很强,“一部剧30美金,有的人一天可以花八百多美金”

在方伟看来,Jowo目前上的剧质量虽然不好,但确实有人看并为之付费。相比东南亚,美国市场消费者的付费能力可见一斑。

据霞光社早前报道,ReelShort爆火带动了很多短剧团队扎堆去做欧美市场,其中美国是付费盈利状况最好的一个国家。

但在中国市场反馈良好的重生、总裁、甜宠等类型题材往往在欧美市场表现平平。业内人士总结,欧美观众更喜欢狼人题材、大女主复仇反杀、视觉冲击强的作品。

例如,ReelShort的首部平台爆火短剧《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就是狼人题材。

与之对应的,像《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一样采用海外本地化制作的短剧成本也水涨船高。据短剧行业投资人“土卫六”介绍,目前70至90集的都市爱情剧,纯海外团队的制片成本在13至15万美金之间,热门的狼人题材爆款剧单集成本甚至还会上升到2100至2300美元。

而在国内,短剧成本通常可控制在10万~30万元之间。

与此同时,有业内消息指出,即使不考虑成本,由于海外拍摄门槛高、资源对接困难,像ReelShort这样的头部玩家一个月也只能保持两部剧的更新频次,整个平台只有21部短剧储备。

内容紧缺,出海赛道又很火热。对于Jowo这样中小型玩家来说,用AI翻译短剧、甚至用AI换脸换音更像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方伟告诉“头号AI玩家”,自己开始做内容后,接触下来参与短剧拍摄的朋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制片方式,“AI参与度几乎没有”。

至于AI换脸短剧这种新玩法,方伟认为归根结底是成本问题,“内容质量不好,转化率就差,还不如不做,成本低的话大家还愿意试试”。

目前,据他收到的客户反馈来看,AI换脸短剧的“投流效果一般”,并不像网传消息声称“节约几十万制作成本,收割海外观众”那样美好。



AIGC的风还是吹向了短剧


从ChatGPT、文生图Midjourney到如今大火的AI视频生成工具Runway、Pika,生成式AI正在一步步颠覆传统的内容创作。

尽管AIGC技术在短剧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不乏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在做探索。除了前文提及的AI翻译、AI换脸,短剧的剧本创作、分发等环节都可以看到AI的身影。

“剧本方面,一般来说会用ChatGPT4,一些团队也会用国内的文心一言。”方伟表示,他身边做剧本的朋友会用ChatGPT提高效率,剧本创作好之后会出售,甚至定制剧本的订单也会用到ChatGPT辅助创作。

短剧出海头部玩家ReelShort背后的母公司中文在线,也在今年10月13日发布中文逍遥大模型,可以为创作者提供从故事构思、情节安排、内容撰写,乃至人物对白、插画制作,内容评判等全创作周期的功能辅助。

中文在线在11月底接受调研时表示,“中文逍遥”已用于短剧剧本创作,未来随着大模型不断升级,应用将延伸到产出高质量的对话和剧本。

分发上,游方科技内部正在开发一套“矩阵系统”,目前已经实现3000多个账号自动养号、做评论、发视频等功能。方伟透露,为了降低短剧分发的剪辑成本,他们正在开发有大模型参与的“自动切片”投放功能

无独有偶,为了助力短剧出海,九州文化(下称九州)近期也自创研发了内部AIGC系统。九州创始人汪家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AIGC系统可以为微短剧自动生成字幕,实现批量化生产。

同时,九州还将AIGC系统分为三个阶段:Moss 1.0自动生成多语言字幕;Moss 2.0解决跨语言配音难题;Moss 3.0则是让AI直接根据剧本生成短剧内容。


不同于上文提及的AI换脸技术,Moss3.0所设想的AI直接生成短剧的能力需要用到AI视频生成技术。

今年下半年以来,AI视频生成领域发展迅猛,前有Runway Gen2,后有开源的Stable Video Diffusion,以及黑马Pika,可以说,大模型卷完文字、图片后,不少AI创业者盯上了“视频”这一主流传播媒介。

就AI生成短剧视频而言,不止九州,最近一个名为“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的大模型视频生成团队也将目标定在了“让AI根据剧本生成短剧内容”,融资数百万美元,计划进军海外短剧市场,做AI短剧App

据36氪报道,CreativeFitting生成的某AI短剧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了上百万播放量。

至于AI短剧前景如何,领投的九合创投认为,AI短剧的优势在于提高视频生成能力,从而降低短剧的制作时间和成本,但关键在于AI生成技术是否精细。

落地到实际应用上看,无论是昨日的明星产品Gen2,还是当红炸子鸡Pika,现阶段AI生成的视频都存在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如画面抖动、闪烁、掉帧,以及可控性和视频时长限制等两大难题,想要靠AI全自动生成高质量的短剧,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以肯定的是,如今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短剧的生产流程,从内容创作到分发推广都可以看到AIGC的参与。相信在“AI一天,人间一年”的AI速度下,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看上AI全盘操刀的短剧了。

作者 | 石濑
编辑 | 松露



2024新榜大会来了!1月23-24日,主题为「内容好生意」的2024新榜大会将在北京望京凯悦与各位见面!

作为由新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内容行业盛会,今年我们将继续邀请这个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红人、明星机构、品牌操盘手等前沿玩家,一起探讨这一年行业的机遇、变化与踩过的坑,记录内容行业的变迁。

目前,大会报名已正式开启,想了解更多大会信息及报名方式,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我们期待与你相见!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浏览器搜索新榜官网,获取更多新媒体动向。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6241
 
213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