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府每年会发布一份《经济白皮书》,为当年或下一年的全国经济政策定调,我们之前已经从畅销书看了很多学者的角度,骂起来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那么日本官方是怎么看待自己的经济呢?
我问了chatGPT,让它逐年给出1989-2005白皮书的要点——
1989:日本经济的新趋势
19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资产价格(如房地产和股票)迅速上涨,形成了经济泡沫。虽然GDP表现不错,但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 比如资源分配不均、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等。日本在货币政策上选择紧缩,在财政政策上增加公共支出和进行财政刺激以支持经济。需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以提高经济的韧性,包括市场开放、增加企业竞争力和调整产业结构。
1990:可持续扩张之路
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影响继续显现,资产价格的下跌对经济造成了持续的冲击。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急剧下滑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压力和经济增长的放缓。白皮书描述了经济衰退的初步迹象,包括投资减少、消费放缓以及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日本银行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1991:长期增长的条件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继续探讨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影响,包括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经济泡沫的破裂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导致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经济压力。讨论了提高生产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报告强调了在经济低迷期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性。讨论了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1992:调整之后的日本经济进入新的阶段
1992年,经济增长仍然疲软。虽然经济泡沫破裂后有部分调整,但经济恢复的速度远低于预期。银行系统仍面临严重的压力。由于不良贷款的累积,许多金融机构处于困境中。
1993:泡沫的教训与新发展的挑战
1993年,日本经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但总体经济增长仍然较为疲软。经济泡沫破裂的长期影响仍在显现,经济恢复的速度远低于预期。银行系统依然面临不良贷款问题,但改革措施开始显现效果。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逐渐改善。政府继续推进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增加公共支出和实施税收优惠,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讨论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强调了控制财政赤字的重要性。
1994:度过艰难调整,迈向新阶段
1994年,日本经济继续缓慢复苏,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但整体增长仍然疲软。尽管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经济复苏的过程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政府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支持下,经济活动开始恢复,但增长仍不够强劲。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和提高银行透明度,以应对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强调了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
1995:尽全力恢复日本经济活力
1995年,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回升,经济复苏的迹象开始显现。虽然经济增长比起泡沫破裂时期有所改善,但整体增长仍然相对温和。投资活动和消费支出开始逐渐增加,推动了经济增长。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探讨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和效果。
1996:改革开启了新前景
1996年,日本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复苏迹象,经济增长率明显回升。这一年度的增长标志着经济从前几年的低迷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都显著回暖,推动了经济的整体增长。
1997:日本经济,全面改革启动
1997年,日本经济经历了增长放缓的过程。虽然经济在前几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1997
年的经济增长未能持续保持强劲,经济面临新的挑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开始受到威胁。
1998年: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1998年,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经济活动疲软,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经济困境。财政赤字问题严重,公共债务水平上升。财政赤字的扩大对经济复苏构成了压力。政府继续实施财政刺激措施以应对经济衰退,包括增加公共支出和实施税收政策的调整。但财政刺激的效果受到经济困境的限制。
1999年:经济复兴的挑战
1999年,日本经济显示出复苏的初步迹象。财政赤字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尽管经济开始复苏,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依然严峻。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
2000年: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了
2000年,日本经济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整体经济活动恢复势头良好。这标志着日本经济从前几年的低迷中走出了重要一步。
2001年: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
尽管经济曾经有复苏迹象,但2001年日本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经济增速低于预期。政府实施了一些财政政策调整,包括优化公共支出和税收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并控制财政赤字。
2002年: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2.0
2003年: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3.0
2004年: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4.0
2005年: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5.0
.....
到这时,日本官方已经发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了。所以重心死盯改革——
有人说,2012年后日本改革有效果了,因为房价重新开始攀升——
但如果考虑日元贬值的影响,2012年初,日元汇率是76,现在是153;房价指数2012年初是78,现在只有121。
换句话说,现在以美元计价的日本房价,低于2012年初。
增长只是数字游戏。
因为改革,没有真正切中要害。
据日本总务省调查数据,2018年日本房屋的空置率达到13.6%,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而除非拆除大部分空置房屋,否则空置率会在2038年跃升至31.5%。
贬值带动了日本实际房价的降低,然后让外国人进来购房,但他们不一定居住,只是为了投资。
即使房产本上有了名字,大部分也还是空置的(或者部分拿来短租)。
这或许会让房价好看,但实质意义不大。
说到底,经济不仅是供给侧-产品的竞争力,同样也是需求侧-人的竞争力。
人在经济中如果没有获得感,只会低效竞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付出后拿不了多少,反而会拉大和其他人的差距,就不愿意纯粹做“净”贡献。
举个例子,一个人辛苦劳动,所产出的价值1000元/天,但自己到手才只有50元,其他950元被各种人转移了,还在他面前炫富,那么他心里就会想——我为什么要辛苦劳动?
再举个例子,一个police要去扫黄,会所老板对他说,你别扫我了,扫了你也就是照常领工资,不如我每月给你加个薪,你看怎么样?
嗯,好的,主要是为了那些失足的着想啊。
但却没想到,他这额外的月薪一加上去,会所的经营成本抬升,失足的收益可能就要减少一些了,同样付出了1小时的劳动啊,现在只能磨客户加钟,延长自己的劳动时间。
扯偏了。
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关键不是用资本管制不让钱出去,重心应该是什么?是放开资本管制,钱依然不想出去。
因为有获得感作为引力,这很重要。
继续不务正业写小故事
来点实际的
经济进入贤者时间
许老板的小伙伴们呢?事情没那么简单
目前两个星球共5300人+,加入即日起完整一年。第二年续费半价。
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