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太原理工张虎林教授 JMCA:深度学习辅助的透气热电水凝胶阵列用于自供电心理监测

高分子科技 • 4 月前 • 78 次点击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面部表情作为非语言交流的重要媒介,能反映心理和情感健康状况,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其对于早期发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和预防。目前的面部表情识别技术主要有基于图像的方法和生理信号检测。基于图像的方法依赖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分析摄像头捕捉的表情,但易受光照、遮挡及隐私问题影响。生理信号检测,如面部肌电图(EMG)或脑电图(EEG),通过电信号关联情绪状态,更可靠,但电极笨重、佩戴舒适性差。传统心理评估方法(如访谈、问卷)耗时且主观,缺乏实时可行性。因此,开发更高效、舒适的可穿戴设备对于心理健康的监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皮肤一体化热电水凝胶阵列设计


近期,太原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张虎林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环境稳定性的透气热电水凝胶阵列,用于基于面部表情识别的连续心理监测。该贴片利用热电水凝胶获取高质量的电流信号,并以明胶薄膜作为粘附基底和封装层。其通孔结构设计赋予了贴片优异的透气性,使其能够长期附着于皮肤而不会引起任何皮肤炎症。通过引入双网络和植酸,实现了机械性能(1.07 MPa的应力)和电学性能(34.4 mS cm-1的电导率)的平衡。得益于植酸、甘油和水之间的多重氢键作用,热电功率和电流在10天后仍能保持其原始值的80%。此外,由于可逆和动态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该水凝胶表现出显著的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结合深度学习,水凝胶阵列能够实现对六种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准确率高达100%。此外,通过评估积极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即积极比率),展示了长期心理监测的能力。该工作以“Deep-learning-enabled breathable thermogalvanic hydrogel array for self-powered mental monitoring”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IF=10.7)。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生李雨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合作交流专项和山西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


2. PCPG的机械性能研究


3. PCPG的热电性能


4. PCPG传感机制和性能


5. 深度学习辅助的心理健康监测


该成果是张虎林教授团队关于凝胶热电器件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这项工作构想了深度学习辅助的热电凝胶在心理监测和人机交互中的广阔前景。自2021年以来,张虎林教授团队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不同聚合物网络和氧化还原对的热电凝胶可穿戴器件,并致力于开拓凝胶器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场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具体详见:
https://cic.tyut.edu.cn/info/1893/9257.htm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5TA00253B


相关进展

太原理工张虎林教授 Small:热电水凝胶用于机器学习辅助的自供电可穿戴材料识别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热电凝胶电子皮肤用于双模态体表温度/应变主动感知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 CEJ:热伏/压阻耦合凝胶用于深度学习辅助的无源手语/物体识别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 ACS Sensors:面向无源多模态生理监测的自愈合热电凝胶电子皮肤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 AFM:深度学习辅助热电凝胶电子皮肤用于无源书写识别和身份认证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 CEJ:基于LSPR光热/热电耦合的无源热电凝胶贴片用于人体运动识别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 Nano Energy: 互穿网络热电水凝胶用于无源可穿戴信息转换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Compos. Sci. Technol.》:高适应性的热电水凝胶无源盲文传输接口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Nano Res.》:基于水凝胶电极电压触发的无源捕蝇草传感器/执行器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ACS APM》:用于电子产品同时废热回收和热管理的无水热电凝胶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Nano Energy:基于新型氧化还原对SO₄៸₃²⁻的热电水凝胶用于体热收集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团队 ACS AMI:基于热电凝胶的自供电呼吸监测策略

太原理工张虎林教授课题组 AFM: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辅助的摩擦电水凝胶传感器网络用于婴儿智能监护

太原理工张虎林教授团队 Nano Energy: 利用二元溶剂策略收集太阳能的透明可拉伸PVA/Gelatin热电偶水凝胶电解质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0253
 
78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