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类器官前言(沿)进展,第一时间了解类器官领域(生物学、癌症生物学、人工智能、材料学、仿生学)的新进展;同时跟进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信息
🚀导语:生成式医疗AI时代:科研与临床的颠覆性变革
过去几十年,医学的进步主要依赖药物研发、外科技术与成像技术,而如今,人工智能(AI),尤其是生成式大模型(LLMs)和多模态AI,正引领生物医疗迈向全新的时代。它们不仅能重塑诊断、预测和患者管理方式,还将加速科研发现。然而,AI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依然面临安全、伦理、监管与临床落地等挑战。公众号基于Cell最新综述《The Generative Era of Medical AI》,带你快速了解生成式AI如何重塑生物医疗科研与临床实践。
01 生成式AI正在改变医疗的哪些领域?
自然语言处理与医学对话
大模型(如ChatGPT、Claude、Gemini)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实现自然对话,简化复杂的病理报告、出院小结,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多模态AI:从图像到基因的整合
医疗数据天然是多模态的,包括影像、病历、基因组和生理信号。新一代多模态模型(如CLIP、PathChat)能将医学图像与文本报告、基因数据关联,实现更精准的病理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药物发现。
医疗文献与科研加速器
LLMs不仅是临床工具,还能总结海量医学文献、辅助科研人员进行药物筛选和分子设计,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新型“共创者”。
02 未来医疗模式:从“被动救治”到“主动健康管理”
连续监测与患者自主管理
AI赋能的可穿戴设备可实现家庭场景下的心血管疾病筛查、移植排斥反应监控等,从而更早发现健康风险,减少医院负担。
精准筛查与个体化预测
AI辅助的乳腺癌、肺癌筛查可显著提高敏感性与特异性,并根据风险动态调整筛查频率,实现更少漏诊与更少过度检查。
多尺度医学预测(Multiscale Forecasting)
AI不仅能预测单一疾病风险,还能从分子、细胞、个体到人群层面进行全局健康预测,为公共卫生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03 AI如何推动基础科研突破?
04 机遇背后的挑战与落地困境
模型偏差与数据隐私
AI模型训练依赖大量医疗数据,数据来源、种族和地域差异会导致偏差,隐私安全与伦理问题亟待解决。
监管与临床标准化
生成式AI更新频繁,性能不确定,传统医疗器械监管方式难以适配,需要新的认证与动态监管机制。
落地场景复杂
医院IT系统异构、数据接口不统一,医生接受度有限,都可能延缓AI工具的大规模部署。
05 总结:生成式AI是医学的未来,但不是全部
生成式AI正让医疗从反应式治疗(reactive)转向主动健康管理(proactive),它让精准诊断、连续监测、个性化治疗和科研加速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多数AI工具仍处于研发或验证阶段,离广泛临床应用还有不短的距离。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人类医生与AI的协作模式,医生从一线诊断者转变为医疗AI的“指挥官”,管理复杂病例并承担最终责任。
推荐阅读与参考文献
L. John Fahrner, Emma Chen, Eric Topol, Pranav Rajpurkar. The Generative Era of Medical AI. Cell, 2025. DOI:10.1016/j.cell.2025.05.018
加入交流群 投稿 职位发布 找工作 广告 合作 赞助 请添加群主微信
微信交流群(请扫描群主二维码,经验证后邀请入群,添加时请注明单位姓名等信息,申请入群群体:投资人,科研和医疗机构工作者,企业实控人,高校老师和学生等等一线研究人员)
1. Developmental Cell--双层上皮结构类器官模拟发育程序:YAP和Notch如何“决定”腺体干细胞的命运?
2. Science!!肺泡类器官模型揭示肺部自我修复新机制:巨噬细胞因子OSM可逆转干扰素抑制,促进上皮再生
3. PNAS--“类皮肤模型”揭示遗传祖源调控登革热感染的关键机制
4. 从干细胞到类器官的成像突破:HaloTag 技术首次在内源水平实现了 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及类器官的精准成像与功能检测
5. 首个颌骨类类器官模型登场!--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6. Nature重磅!!创新的“膨胀”显微镜技术结合AI,实现脑组织神经连接图谱的重建
7. Nature cell biology--人源乳腺类器官揭示自噬缺陷如何通过NBR1–p62复合物促进乳腺癌转移
8. 重磅!!脑类器官冷冻保存实现突破!首次成功玻璃化保存人类皮质类器官,保留发育和电生理功能--bioRXIV抢先看
9. 重磅!类器官大牛们合力新作!首个涵盖9种内胚层组织(甲状腺、食道、肺、胰腺、肝脏、胆道、胃、小肠和结肠)的类器官单细胞图谱资源
10. Nature:基因剪接+类器官建模--NRXN1微缺失在干细胞来源神经类器官中的功能分化机制
11. Cell Stem Cell:一锅端培养出神经、血管和肌肉的人类肠道类器官!“再造小肠”新突破
12.重磅好文--数字化类器官来了!!基于多级分割和细胞拓扑结构对类器官结构进行高速三维分析的集成流程
13. 首次系统建立血管化胰岛类器官!!血管工程赋能胰岛类器官:从结构模仿走向功能成熟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