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5000字,聊聊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6 年前 • 832 次点击  


全文共 5059 字,阅读超过 12 分钟


———— / BEGIN / ————


我是在极为偶然的接触到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这个“偶然”听上去是挺匪夷所思的,大概是我自以为接触到了这两个概念吧。


至少目前来看,我和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尚未发生直接联系。


(太贵了,太神秘了,太深奥了)


李笑来老师的录音我也听了,不做过多评价,只是针对笑来老师对区块链对数字货币“精彩”讲述接个话夹子。


之前也有和一些朋友私下聊过区块链,聊过数字货币,这里把我的一些拙见分享给大家,算是抛砖引玉。


以目前网络舆论来看,我们更多的把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看成了“连体人”,谈区块链时都会联系到数字货币,而看数字货币时等同于在说区块链。


比如:做数字货币的,就是在做区块链,做区块链的,都要发行数字货币,或者交易数字货币,或者挖币等等,一定要和数字货币关联。


我倒是觉得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真要谈论起来,也可以说是双胞胎,起源上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但个体仍然是完全独立的。


一、聊聊区块链


现在理解的区块链,多为“比特币”诞生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整套技术方案”。


不论是去中心化、加密、记账、共识、分布式存储,还是其他的特点,几乎都是比特币诞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技术方案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用的,区块链根据这套技术方案的特征,也可以被我们应用来解决其他行业,其他产品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想象空间还是蛮高的。


以“去中心化”为例,简单聊聊我的看法:


我将区块链定义为技术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大前提,技术解决方案里的特征我们最好还是站在技术的角度上去解读。


这里的“去中心化”翻译过来就变成了“技术上的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呢?


去掉服务器。


对于技术而言,服务器才是整体的“中心”,所有数据的存储,计算都需要依赖服务器来完成。


如果能采用区块链的技术方案,并且能够攻克嫁接过程中的若干衍生问题,有流量的互联网团队将会节省极大的服务器开支。


要知道,这个开支可不算小数目。


从这个角度展开,去掉服务器以后,数据存储在什么地方,如何保障安全性呢?是不是就可以理解“分布式存储”、“加密”、“共识”这几个技术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注:三个服务器本身的特征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验证。


我觉得:我们在尝试去解读一个概念时,最好能还原这个概念诞生场景,他是在什么环境下诞生的?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仅仅从概念表面去看待,往往会陷入一些思维误区。


我一直不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商业模式,他几乎无法单独存在,作为技术方案而言,他必须依附某个项目。


这里也表明一下我的观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并不是“去除银行监管”,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比特币作为项目需要“去除银行监管”,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达到即定的目的。


二、聊聊比特币


我觉得比特币很神奇,中本聪也很神奇,李笑来老师也是神奇的很。


市场上追比特币的信息,我们可以分成两派:


  • 以中本聪为代表的矿工比特币;

  • 以李笑来老师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比特币。


在比特币的设计概念里,传言为了不让通货膨胀,比特币发行的数量是存在上限的,这就给了资本运作的空间。


我们常谈物以稀为贵,某款物品如果数量是固定的,是有限的,且再生难度比较高,又具备一些基础价值时,这件物品就具备了运作的价值。


你想知道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比特币”的同胞吗?


我觉得你应该不陌生。


比如:黄金、钻石、稀有金属、股票。


大部分比特币的持有者,应该都是后者,我们所谓的“炒币”,其实只是在资本运作市场里增加了一个名字,甚至谈不上增加了一个类目,因为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我们更关注比特币在市场上的价格、价值,期望他能增值,“比特币”只是某个物品的名字,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只是一串信息的标识符号一样。


而中本聪的比特币是什么呢?


可以和大家做个简单的问答游戏:


你知道什么是比特币吗?他有什么作用?


抛除交易大厅,我们再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比特币。


你知道比特币在哪里吗?


毕竟市面上没有名字叫比特币的产品。


这里就要引用到“挖矿”这个概念了,简单来讲,离开了“挖矿”而展开讨论的比特币,都是李笑来式的比特币,而结合挖矿讨论的则是中本聪的矿工比特币。


我们将资本完全抽离,没有交易大厅,不能买卖,再来看看比特币结合“挖矿”?


比特币只能通过挖矿获得,而用户挖矿则需要运行一些特定的软件,几乎是不需要人工操作,就像是挂机一样。


要挖矿,首先需要满足一些硬件条件,比如:网络和主机,从主机上我们就引出了算力和电力两个元素。


游戏化去理解比特币十分容易:我们玩游戏,对我们的网络带宽,对我们的设备都是挺讲究的。网络好,设备性能好,就能有更好的表现,反应在比特币上就是挖矿的数量更多。


比特币就相当于游戏里的金币,依靠玩家用自己的网络、电、设备去获得,最大不一样的地方也许是比特币的挖矿是挂机形式的,并且他也不是那么好玩。


其实对于经验稍长一些的产品经理而言,中本聪的比特币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他和用户的积分、经验、虚拟金币、游戏货币是极其相似的。


难以理解的大概是李笑来式的比特币吧?毕竟资本市场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够参与理解的。


补充一下:除了黄金、钻石、稀有金属,甚至一些茶叶、蔬菜也是受到资本运作的。


似乎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进行运作,当然考虑到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会有所取舍而已。


注:数量是固定的,是有限的,且再生难度比较高,又具备一些基础价值的


我对比特币的理解更多的倾向于中本聪式的挖矿比特币吧,这里我抛出第三个概念,也是我自己研究比较多的方向“业务货币化”。


三、业务货币化


挖矿就是比特币的业务,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发起资金转账也是业务的一环。


我觉得,数字货币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空气币对于懂的人很容易判断,去判断业务的价值,业务的可行性,业务的进展,都能判断这个货币是不是空气币。


业务货币化是实打实的产品,不是资本操作的概念,更多的是落地的业务。


我觉得未来数年内,数字货币的赛道并不是“名字”,泡沫过后,终将回归为“业务”,实实在在的为用户,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创造价值。


数字货币,仅仅是对业务的一种货币化概念。


我们在接触一些新的币时,不要急着去看价格,去看看业务,判断一下达成这个业务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业务的可行性。


如果业务都是空的,这个币也基本就是空气币了。


名字并不是重点,币的名字我听了蛮多,然而币的业务我却很少听到。


业务货币化又不只是简单的货币化。


数字货币与积分最大的差距,一个是货币,一个只是积分,甚至极有可能只有这么些差别。


比如:比特币是货币,而中移动的M积分就是积分,要说到价值,M积分也能购物,也有业务,两者的本质区别还是在定义上的区别。


前者的定义就是对比现实货币,后者的区别只是附加的积分。


货币存在一些特征,保值和增值是其中两个典型特征,我们尝试业务货币化时,优先需要考虑的便是这两个特征,你的货币要能保值,而不是像过山车一样。


比特币自身的产业链(排除资本炒作的部分)应该也具备类似的机制。


这点很容易进行关联推测,比特币的发行数量是有限的,按照已知的信息,每年发行的比特币数量是递减的,也就是说通过挖矿获得比特币将会越来越困难。


如果用户付出的成本增加,但收益减小, 这款产品的用户就会流失。


我想中本聪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比特币矿工,能够增加成本购买矿机的原因,因为他的基础是保值的。


业务货币化的另一个核心点,在于业务的价值赋能。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其实是现实业务往数字货币赋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在畅谈数字货币的价值时,始终存在一个让人别扭的环节。


到底谁在为数字货币买单?


当“矿工”挖到一枚比特币时,等同于获得了一定额度的现金,如果从比特币官方进行提现,那这些钱都是中本聪补贴给大家的吗?


注:排除资本市场的买卖。


显然不是,如果你对挖矿有一定了解,我想你应该知道矿工挖的其实是一个“信息包”而“比特币”只是这个“信息包”的某一个元素。


简单来讲:挖矿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业务,而比特币只是用户完成这个业务所获得的奖励机制。


能够为比特币赋能的环节只有一个,也就是这个业务本身的收益来进行赋能。


有一个大家都在传播的案例——“转账”,可以脱离银行监管进行转账。


如果我们将这个案例,理解成比特币的“业务”,是不是就能理解“比特币”最本质的价值来源呢?即转账手续费。


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实际上往一个“数字货币”上进行赋能的业务并不一定只有一个,他可以是多个业务往一个数字货币上赋能,只要我们能找到结合点。


数字货币这一概念背后存在另一个商业运作模式,我们甚至可以将数字货币解读成这个商业运作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作为企业而言,愿意将我营收的一部分与我的用户进行分享,企业的价值将于用户的价值进行捆绑。企业价值越高,用户所获得的价值越高,用户所获得的价值越高,则会更加认可,信任企业。


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完全可以由企业吃掉全部的“手续费”,这样一来,用户收获的价值就变少了,我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比特币了。


业务货币化,是企业将自身与用户进行深度关联的一种方式,目前的互联网两者仍然是分离的状态。


企业从用户处获得利益,而用户则从企业提供的服务获得利益,但这并不是一个平衡的形态,实际上相对于企业获得的巨大利益而言,用户获得的非常少。


尤其是种子用户,在产品初创期的忠实用户,为产品带来新用户的裂变用户。表面上来看,用户的扩散行为似乎都是产品诱导发生的,并不属于雇佣关系。但我们无法否认,用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大的价值。


四、总结


这篇文章提到了三个概念,内容有点混乱,还请大家见谅,简单的做一下总结吧。


1. 区块链


对我而言,区块链是一种新的技术趋势,技术通常会带来市场的革新,这也是区块链呼声很高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里的呼声有多少是谈技术的,有多少是以区块链的名字来谈数字货币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的判断其实和市场上的主流判断是一致的,区块链很有可能颠覆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准确的讲,是给我们目前的互联网进行一次升级。


当然,是“技术”上的一种升级。


2. 比特币


比特币,则是一类数字货币的代名词,其实市场上有两种比特币,一个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是“矿工”的。


前者没办法谈,实在是高度不够,如果想了解前者,不妨关注一下李笑来老师,我想,现在称呼李笑来老师是资本市场比特币的代言人并不夸张,你觉得呢?


后者,矿工的比特币,则属于产品玩法的一种,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比特币本身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从属于一款产品类的某个“元素”。


站在一个从业人员的角度,我们去看待比特币,就不能仅仅看价格了,还要看到他的业务,他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产品”层面的事物。


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1. A产品面向特定用户提供一个“绕过银行监管实现转账目的”的服务,用户使用这款业务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2. 这个业务的实现原理需要普通用户协助完成,需要由大量的网络用户构成一个可以媲美银行监管的特殊的业务达成环境(区块链)。


3. 为了奖励和鼓励普通用户参与,当普通用户参与并完成业务时,将会获得一定的代币奖励(比特币)。


4. 为了让这些奖励(比特币)对用户而言存在吸引力,又存在一些隐藏设计,让这些代币的价值可以提升(文中未提及)。


3. 业务货币化


业务货币化,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 或许早已有雷同概念或者同样名字的概念,只能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觉得业务货币化,是企业和用户相处的一种新的形式,有点像动物界的反哺。


企业初期,实际上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而在企业后期,不论是资本介入,还是规模扩大,又或者是业务增加,这种关系就需要发生改变了。


我曾经历过许多初创项目,有的发展起来了,有的死掉了。但是总会有一个共同点,企业和用户的距离总是越来越远,当我想要回馈感激老用户时,往往都是无能为力的。


业务货币化能够让用户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能分享企业的价值。


很多时候,并不是企业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利益,而是没有办法实现。


当然,从实际效果而言,和用户实现利益共同体以后,对于企业而言,等同于将用户深度捆绑在了自己的产业里。


这对于用户活跃,用户自传播而言,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 / END / ————



———— / 推荐阅读 / ————





3-5年的运营经理,如何突破晋升瓶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z1gXQnV0JZ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20594
 
832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