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区块链要颠覆互联网金融?

一本区块链 • 7 年前 • 270 次点击  


文  | 墨菲 


在区块链风暴诞生之前,扛起变革传统金融大旗的,是互联网金融。


然而,从2013年元年算起,已经发展了5年的互联网金融,也陷入了瓶颈。


流量、风控、监管、信息孤岛、数据泄漏,各种问题,如鲠在喉。


如果让区块链和互联网结合,这两个技术会在金融领域,爆发出怎样的生命力?


01 互联网金融的瓶颈


发展5年多的互联网金融,在急速崛起之后,遇到了瓶颈。


我们拿大热的消费金融举例。


首先,是流量问题。大部分借贷用户,都把持在大的流量中介手里。


比如,去年现金贷发展火热时,流量平台、贷款超市,也赚得盆满钵满。一些小的现金贷平台,甚至对贷款超市的依赖越来越强。


“真正的持牌机构和资金端,对客户获取和把控能力比较弱。”DCC技术负责人Cipher认为,“现在这个模式也变相地发展到了银行同业里。”


目前,体量小一些的银行都对接了微众等大的互联网银行,微众巨大放单量背后,是中小银行提供的资金。



“实际上,背后的中小银行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他们发现,自己对市场未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控制力,甚至会逐渐失去对整个市场的控制权。”Cipher解释。


其次,是数据和征信问题。


一方面,是数据使用的成本比较高。


“每次借贷审核,都需要调取外部数据;每个人在不同机构借贷,需要重复审核,风控的成本也会增加。” Cipher认为。


另一方面,数据孤岛问题严重,数据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借贷数据分散在中介、资金端甚至催收团队手中,即使是曾经的8家个人征信试点,数据覆盖率也不足。


对于用户而言,面临的问题就是数据泄漏严重,隐私受到侵犯。


而流量和数据这两个问题,也导致互联网金融出现乱象。


一是,定价难。没有数据,就陷入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循环。


二是,信用传递难。贷款流程进行的不顺畅,甚至使借贷双方陷入“博弈”中。


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不稳定;另一方面,因为不知道下一笔钱什么时候能拿到,所以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不强,甚至会故意“拖着”。


最终,导致平台增加各种风控环节,成本上升。


而这些成本,都将由借款人来买单。


两个问题愈演愈烈,互联网金融不仅没有完成消灭“信息不对称”的使命,反而让巨头和小平台之间出现巨大鸿沟。



02 探索突围


实际上,关于数据孤岛问题,互金行业已有了尝试。


比如,各个数据公司建立共享黑名单制;再比如,互金协会一直大力推动的百行征信“信联”。


但信联的愿景虽然美好,实际推动起来,也会遇到困难。


各家为什么要把最重要的数据交出来?信联是股权结构,股份如何分配才能公平?如果中途有新机构加入,有老机构退出,股权结构将如何调整?


某巨头公司曾表示,他们现在在“百行征信”中,只占8%的股份,“我们怎么可能共享数据,除非我们控股”。



如果仔细分析,如今各种推动方式,无非是想在做风控时,数据维度广一些,数据覆盖面大一些。


“信联的做法,是把各种维度先集中,再处理,最终形成一个多维的报告,供各家使用。” Cipher解释,“打破数据壁垒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让中心互联,另一种是让数据回到用户手中。”


Cipher向一本区块链描述了这样一种模式:


用户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数据,包括运营商数据、航空数据、医疗、个人报告、历史借贷等各种外部数据。


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用户只要将需要的数据,直接发给借贷机构,借贷机构简单验证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决定借还是不借。


模式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却是区块链希望实现的“点对点”借贷生态:整条链成为“公证处”,证明用户链上的数据和认证没有经过篡改;在这个生态中,用户数据可以在授权后,自由流通。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比如我想去民生银行申请房产贷款,我要先去打其他银行的存款证明,打完之后交给民生银行业务员。


“原来这种纸质证明是一次性的,柜台给你敲个章,纸质流水单可以使用一次。微信已经在做类似的中心化的服务。”Cipher解释道,“申请一次,使用一次。”


如果是在区块链上,存款证明等数据,就变成了用户自己的数据,这份证明用户可以提交给任何方,很快进行验证。


而用户在其中,会感受到哪些改变?


这种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中间环节,借贷机构不需要再向数据中介机构寻求数据,让资金方直接变面对用户;另一方面也使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拥有使用权,数据的使用更加规范。


最终,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借贷成本。



03 生态建立


不过,这个区块链借贷生态的搭建,也会遭遇许多挑战。


首先,是数据真实性问题。在链上的数据可以做到真实、防篡改、可溯源,但如果上链前,数据已经出现造假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数据造假不是由区块链鉴别的。”Cipher向一本区块链解释,“造假也分不同情况。”


一种,是用户上传的数据是假的,这种情况,认证机构可以判断出来,留下“不做认证”或者“拒绝认证”的记录;最终会有“黑名单机制”,拒绝造假者进入整个生态系统。


另一种,是用户和认证机构联合造假,这个假的数据会被真正使用,造成实际的损害。这个时候,可以在区块链系统本身引入一些惩罚机制,甚至中心化的法院、仲裁等。


其次,整个区块链借贷生态,要如何搭建?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区块链公司,在做区块链+个人数据的尝试,但如何扩展用户,成为难点。


用户数据不足,会导致信用认证出现偏差,最终影响风控结果。


“目前,我们采用2B再2C的方式。”Cipher表示,先去和一些中小机构合作。而之前的数据中介,从卖数据收费,转变成认证机构。


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数据的范围。之前担心数据泄露的平台,比如电信、医疗等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直接还给用户;还有原本的资金方,也可以作为借贷数据的提供方。


但数据并不是越多越好,在金融领域,最有价值的,还是用户的借贷数据。


在金融这个复杂的领域中,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不同领域,需要的数据不同,认证方式也不同。


而区块链只是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整个生态系统的搭建和运维,需要用户、认证机构、资金方等多方的共同参与。


除了生态建立困难,区块链借贷系统本身,还会面临技术挑战。


“不管是在共识算法上,还是在整个通讯环节上,区块链本身技术还不成熟。” Cipher认为,“如果我们要提高效率,就必然要降低共识节点,让记账相对集中。这又会面临‘私有化’的质疑。”


这意味着,金融领域公平和效率,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又是另一个巨头扩张崛起的故事。



在现实场景中,最大最多的中介,存在在金融领域。


天然有着“去中介”特性的区块链,能否实现真正的点对点借贷?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征途。



块链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 备注“22”

本妹统一拉你进社群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g6k1YOu4rq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0682
 
270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