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风险】InterDigital起诉OPPO,手机厂商专利风险日益严峻!芯歌智能刘建:机器视觉是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大赛道

集微网 • 3 年前 • 582 次点击  

1、InterDigital起诉OPPO,手机厂商专利风险日益严峻!
2、芯歌智能刘建:机器视觉是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大赛道
3、忆芯科技沈飞:引领企业级SSD与国内存储市场高速发展

1、InterDigital起诉OPPO,手机厂商专利风险日益严峻!

集微网报道,据美国专利运营公司InterDigital近日公告,12月20日和12月22日,该公司已在英国、印度和德国对OPPO、一加和realme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涉诉专利包括3G、4G、5G和HEVC标准相关专利,所有诉讼中均要求禁令。这也是继小米之后,近两年来InterDigital再次向中国手机企业发起诉讼。

今年8月,InterDigital宣布与小米达成和解,InterDigital财报显示,小米仅2021年第三季度向InterDigital交的许可费就达到4500万美元。InterDigital专利许可策略一向较为强势,也惯用诉讼手段逼迫手机企业接受其专利费。自2007年起,该公司与中兴、华为、苹果、联想、三星、小米等业内厂商均有过诉讼。前述公司中除联想与其仍在诉讼中,其他公司均与其签署了许可协议,每年许可费无一例外都超过数千万美金。
对OPPO来说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诺基亚“强攻”未歇之际,再遇InterDigital这一强敌,这也映射出当下国内手机厂商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专利风险形势。即使OPPO在是国内手机企业中的专利实力已经是“优等生”的存在,且拥有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知识产权团队,但要过这个专利“关”显然也非易事。
小米之后,InterDigital “瞄准”OPPO
图示:InterDigital诉OPPO案公告(来源:Interdigital公告文件)
目前关于InterDigital诉OPPO案还没有进一步详情,不过从InterDigital短短数行的公告来看,这次针对OPPO的专利诉讼是大规模的全球诉讼。
起诉时间上,InterDigital携成功以诉讼逼迫小米和解之势,趁OPPO正全力应对诺基亚之机发起诉讼,时机恰到好处。专利选择上,无论是3G、4G、5G这类无线通信技术还是HEVC视频编解码技术,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智能手机绕不开的技术。诉讼地选择上,英国是全球首个宣告对全球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有管辖权的国家,在无线星球诉华为案后,也被认为是倾向专利权人的法域;德国则是传统上专利诉讼频发且倾向专利权人的法域;印度也是近年来逐渐崛起的智能手机市场和活跃的司法区域,这些诉讼地的选择也算是意料之中。
OPPO此次遭遇的情况与刚刚结束的InterDigital诉小米案颇有相似之处。2020年7月底,InterDigital在印度对小米发起专利侵权诉讼并申请了禁令。彼时正是中印关系趋紧时期,而印度又是小米手机第一大海外市场,InterDigital起诉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都颇耐人寻味。InterDigital起诉小米所选用的专利同样是无线通信和HEVC标准相关专利。在印度起诉之后,InterDigital之后也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小米追加起诉。
数据来源:InterDigital历年财报
彼时,集微网就曾预测InterDigital起诉小米只是事情的开始。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InterDigital收入出现剧烈下降。这其中固然有华为协议到期,再次与InterDigital进入谈判有关,但即使加入华为2020年向该公司支付的3000多万美元专利费,其年收入也在3.5亿美元以下,这是2013年以来该公司的最低收入水平。有外媒分析,近两年的新冠疫情对专利运营公司的收费业务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InterDigital必须根据市场格局变化,“开拓”新的客户,小米、OPPO等手机公司首当其冲。
InterDigital和中国公司们的恩怨情仇
InterDigital是一家靠专利费维生的上市公司,所有的研发投入转化为专利,再用专利向终端厂商收取许可费。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其必须以尽可能有利于己方的许可条件与尽可能多的终端厂商达成许可协议。可想而知,以纯粹的谈判手段InterDigital几乎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于是以诉讼促谈判成为该公司固定商业套路,此次起诉OPPO想来也是许可费率和条件难以达成一致。
据集微网此前的统计,近十年来InterDigital连续两年(含)以上对其收入占比超过10%(含)的客户有5家,分别是苹果、三星、LG、华为、和硕,均曾与InterDigital对簿公堂。除了针对苹果的诉讼仅出现于InterDigital财报且语焉不详之外,其余诉讼均曾引起较大影响。
而这种诉讼策略也确实为InterDigital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以三星为例,2018年至2020年,三星向InterDigital交的专利费分别是7685万美元、7973万美元和7898万美元,在InterDigital当年总收入中占比均超过2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终端厂商崛起,Interdigital针对中国厂商的诉讼越来越频繁。2011年,InterDigital曾于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华为和中兴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同时向美国贸易委员(ITC)提起337调查。同年,华为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InterDigital等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此后InterDigital和华为以及中兴展开了多年的缠斗。2020年,InterDigital先后和中兴、华为达成全球范围的专利许可协议,解决了相互间的所有诉讼。据公开信息显示,该许可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在此期间,华为以及中兴的3G、4G和5G产品将向InterDigital支付专利费。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曾启动对InterDigital的反垄断调查,次年3月InterDigital提交暂停调查申请,内含一份向中国移动终端厂商授权无限移动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的承诺。当年5月22日,国家发改委暂停调查。这份为期5年的承诺让InterDigital暂缓了对中国厂商的攻势。不过2019年8月,这份承诺到期不足3个月,InterDigital便迫不及待地在英国和美国对联想发起诉讼。次年7月,再对小米出手。如今与小米的全球许可协议已经尘埃落定,与联想的诉讼虽还在进行中,但诉讼整体走向也对InterDigital更有利,不出意外的话,双方同样会以和解告终。
与此同时,中国厂商对InterDigital的业绩贡献也在大幅增长。据其财报披露,InterDigital2019年从中兴收取许可费1400多万美元,2020年虽未披露但许可费体量应没有太大变动;2020年该公司从华为收取许可费超过3000多万美元,今年前两季度华为向其交纳的许可费已经超过2000万美元。2021年InterDigital成功把小米纳入客户之列,第三季度收取专利费4500万美元。
仅从InterDigital财报中披露的少数大客户的交费情况来看,近两年该公司从中国公司获得的收入已是成倍增长。可以预见,随着更多中国厂商成为InterDigital的攻击目标,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手机厂商的知识产权风险加剧
近几年来,针对中国手机厂商的全球专利诉讼频发,以华为、小米、OPPO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屡屡遭受海外专利权人的专利攻击。其中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关注的包括InterDigital和华为、Unwired Planet和华为、爱立信和小米、诺基亚和OPPO等案件。
集微网分析认为,中国手机厂商的知识产权风险在未来预计会越来越严峻,原因如下: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手机厂商的国际化程度和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且“占领”的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知识产权风险是手机公司们在全球化扩张中必须渡过的关卡和解决的问题,这可谓是“甜蜜的烦恼”。 
其次,随着手机通信技术从4G向5G演进,专利权人收取专利费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有不止一家手机公司的相关人士向集微网表示,5G标准必要专利的分布比4G更加分散,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公司和专利运营公司向手机公司们收取专利费,且要求的费率比4G高的多,5G技术的商用还方兴未艾,高昂的专利费已经让手机公司们“不堪重负”。
最后,还有近两年来全球疫情的影响,疫情的到来让一些没有实体产品的专利运营公司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有外媒分析,新冠疫情对专利运营公司的收费业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刺激了例如InterDigital的此类公司在诉讼的选择上越来越激进。
OPPO:尊重知识产权但反对过高收费
从OPPO的角度来看,形势的严峻程度可能是空前的。今年7月起,诺基亚在英国、法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OPPO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专利诉讼。OPPO虽做出了漂亮的应对,不仅做了常规应对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用5G基站专利对诺基亚进行了反诉,但想来对抗诺基亚并不轻松。诺基亚从2G时代延续至今的专利积累,以及诺基亚以往的“战绩”都足以说明其强大,在OPPO之前全球范围内甚至都很少有终端厂商有能力对其反诉。
眼前的强敌尚未解决,InterDigital的攻击又至。资料显示,InterDigital主导专利许可和诉讼业务的团队,不乏曾就职于高通、诺基亚等公司的许可老手,激进强势且经验老道,实力不容小觑。如前所述,这家NPE的诉讼史几乎可以覆盖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变迁,依靠以诉讼促谈判方式,Interdigital已经把苹果、三星、华为、小米、LG、中兴等厂商都变成了自己的客户。其在专利诉讼领域的实力也跃然纸上。
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风险,OPPO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主张,其知识产权部高级总监冯英曾多次表示:“OPPO尊重知识产权并倡导合理收费,倡导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之间的争议,互相尊重专利价值。另一方面,OPPO坚决反对专利过高收费,坚决反对以诉讼胁迫谈判和接受过高许可费的施压行为,倡导建立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
尊重知识产权是OPPO的一贯态度,也应该是所有科技厂商的共识。同时,尊重知识产权也不代表予取予求,坚决反对滥用诉讼和过高收费是对自身商业利益的维护,也是对整个行业秩序的维护,这一点在风险加剧情况下更加不能动摇。
当然,OPPO一直以来便是这样做的,想来这一知识产权主张未来也不会有变化。过去一段时间,OPPO知识产权团队已经成功解决了与夏普等公司的专利纠纷,与夏普、NTT DOCOMO、Sisvel等多个专利权人达成许可协议,甚至交叉许可协议。另外,OPPO在之前的全球专利诉讼中几乎均已取得有利战果,其中西门子公司在中国诉OPPO的专利被无效;西班牙专利公司Fractus诉OPPO案在涉诉专利被无效后,诉讼被驳回;夏普案中,大批涉诉专利的中国同族已被无效,夏普随后被迫和OPPO和解;意大利专利运营公司Sisvel在荷兰和OPPO正面对抗后铩羽而归。这一系列战绩表明,OPPO知识产权团队已经具备从容应对全球范围内专利诉讼的能力。因此,虽然知识产权的风险和挑战空前严峻,但根据其以前的战绩来看,相信OPPO的知识产权团队可以妥善处理。
集微网将持续跟踪InterDigital和OPPO的专利诉讼的最新进展,并做后续报道。
2.芯歌智能刘建:机器视觉是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大赛道
集微网报道 12月18日,由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爱集微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上海芯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歌智能”)获得“年度技术突破奖”。“年度技术突破奖”旨在表彰技术不断创新迭代,攻克难关,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突破,推动全球科技潮流向前迈进的企业。作为获奖企业代表,芯歌智能董事长刘建对外分享了该公司过去一年的成长和对未来的规划。
图示:上海芯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
据介绍,芯歌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唯一一家在机器视觉及光学测量领域拥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壁垒的产品公司,技术能力覆盖芯片级、产品级和方案级。其产品已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的各个行业,包括半导体、3C、汽车、锂电、焊接等。刘建称,该公司虽是行业新兵却发展迅速。2020年起,该公司产品批量销售,到2021年,其订单已超过5000万元,预计2022年其订单额将在1-2亿元。
刘建将公司的快速成长归功于两点:赛道和技术。选好赛道是第一位的。在他看来,机器视觉行业目前还处于“跑马圈地”状态,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叠加影响下,关系产业链安全的芯片非常短缺。而智能化是全球课题,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领域是全球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一行业的国内芯片企业做的不是传统上的“Me Too”工作,追求也不限于国产替代,而是一开始就站在全球赛道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赛道。
选好赛道没有技术也是枉然,只有技术过硬,产品才能被市场选择,如果市场需求旺盛的话,企业发展就会很快。刘建提到,芯歌智能有三大核心技术布局,分别是芯片和垂直整合;光学;AI落地。
在芯片领域,芯歌智能有能力自研高清高速传感器芯片,同等水平下,芯歌智能成本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所以,归根到底,刘建把公司的快速发展归结于“市场的选择”。
今年以来,产能紧缺席卷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同样对芯歌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刘建坦言:“半导体产能还是限制了我们一些东西,我们的迭代速度慢了。”
不过,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刘建和他的团队已经预判到接下来一年产业链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所以有意识地做了大批量提前备货。他举例说:“比如我们用的一颗FPGA,我们备货的时候价位是300元左右一颗,现在已经到了4000元一颗。”
他预判,2022年总体产能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虽然部分产品随着产能增加及其他因素变化,产能紧缺状况可能缓解,但仍有相当部分继续处于紧缺状态。对此,芯歌智能已有多种备货方案,一方面不同部件备货难度不一,针对较难备货的品类拓展第二货源;另一方面对产品设计做一定改动,将备货不易的部件替代为易备货部件。进而保证未来的产品供应。
产品方面,他透露,机器视觉类产品2022年会继续迭代,且现有产品矩阵将进一步丰富、完整;光纤测量类将有大量新产品推出,满足纳米级测量需求。此外,他还透露,芯歌智能2022年有望推出专用AI芯片,“我们要把AI做便宜了”。
3.忆芯科技沈飞:引领企业级SSD与国内存储市场高速发展
12月18日,由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爱集微共同举办的“2022第三届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忆芯科技”)荣获“年度市场突破奖”。
忆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底,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高性能固态硬盘主控芯片研发的企业,致力于成为赋能大数据应用的芯片全球领导者。经过近6年的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高端PCIe SSD主控芯片和成品盘供应商,为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高质量芯片级底层保障,业务方向覆盖消费级和企业级、主控芯片及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086.8亿元,到2022年将达4765.2亿元。面对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在提升自给率、政策支持、规格升级与创新应用等要素的驱动下,保持高速成长的趋势,忆芯科技紧抓信息创新、企业级赛道发展的行业契机。
忆芯科技CEO沈飞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介绍,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芯片行业飞速发展。特别是企业级市场的大规模转化正处于上升期,忆芯科技从芯片到方案,正在用创新驱动加速商业化的落地,特别是企业级市场的占领。
其中,忆芯科技搭载主控芯片STAR1000P自研的企业级方案STAR1200E,拥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让忆芯累积了丰富的客户需求理解、产品开发迭代及规模量产经验。目前,产品应用领域已覆盖政府、教育、金融、电力、交通、海关、电信、广电等产业链,助力忆芯科技在企业级SSD主赛道上领先一步。STAR1200E方案还荣获了“2021年度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金奖”,深受行业与市场的认可。
除在企业级市场的深耕布局外,在消费级市场,忆芯科技在今年推出了消费级SSD方案STAR1200L,这是忆芯首次推出的DRAM-Less架构的高性价比消费级解决方案,支持PCIe Gen 3.0 x 4 高速接口和8通道闪存接口,可适用于各大PC、OEM厂商及轻薄笔记本市场,使更广泛的用户可以更轻松地享受到迅捷的NVMe速度。
此外在智能存储市场,忆芯科技自研了DeepSSD®系列智慧存储加速板卡及边缘计算硬件。该产品在边缘计算的视频实时感知、存储、检索、比对方面,以及物联网传感器数据的时序分析处理上,实现了极大的速度和效率提升。目前,忆芯科技已经与平安智慧城,旋极伏羲等达成战略合作,解决方案已在电力能源物联系统、城市综合治理、安防安监、城市碎片化综合治理等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
基于对市场的布局、技术迭代和产品的双重优势,忆芯科技产品目前在信息创新市场,已经通过国内主流OEM大厂认证并有百万级别批量供货。2021年,行业、企业级市场业绩继续高速增长,相较于去年,实现了业绩翻倍增长。
谈及获取亮眼业绩背后的主要原因,沈飞认为,忆芯科技基于“自研主控芯片、自主品牌方案”定位,专注于向客户交付一站式、定制固件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用最快开发速度、最优成本优势将新品推向市场。
忆芯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受到了投资方、产业协同的高度青睐。2021年第四季度,忆芯科技完成了B轮5亿元融资,既有深创投、中海基金等老股东的追加投资,更有联想正奇、中电拓方、丝路华创等知名产业投资机构的深度加持。
谈及明年的发展规划,沈飞表示,忆芯科技即将推出新一代高端企业级SSD主控芯片STAR2000,拥有强大的顺序和稳态随机读写性能,在服务质量、延迟、安全、容错纠错等企业级所关注的指标上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搭载STAR2000芯片的企业级SSD产品也将在批量化生产与商业化落地方面都具备极高的竞争力。同时,下一代PCIe Gen5 SSD主控芯片也已经开始预研,将进一步夯实忆芯科技在消费级、企业级产品的领先地位。
在沈飞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中国大陆的存储芯片厂商虽然起步较晚,却已经有了迎头赶上的趋势。忆芯科技将继续深入布局企业级SSD赛道,建立“主控+固件+算法+模组”全方案整合能力和深度的定制化开发能力,打造高可靠的生态兼容性,为客户提供全栈式企业级存储方案。 





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 惠普基于AMD EPYC CPU的高性能服务器被黑客利用Log4J漏洞转化成矿机

2. Tokio Marine推出区块链支付平台 出口商可即时收款

3. 哈勃“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

4. 上海移动智慧“双千兆”,赋能“数字化”,助力城市绚丽“蝶变”

5. 前方高能!爱集微圣诞老人出没,开启“圣诞模式”!

6. 设计师分享Nothing Phone(1)智能机概念渲染图

7. 网易与三亚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共建网易元宇宙产业基地

8. WSA PacMan:让你更容易在Windows 11上运行Android应用

9. 数据表明iPhone用户不急于从iOS 14更新至iOS 15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24936
 
582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