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Git

山重水复,尤待未来——回顾抗TIGIT抗体Tiragolumab联合PD-L1单抗治疗NSCLC的研究之路

肿瘤资讯 • 3 年前 • 376 次点击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当今肿瘤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而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其他新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抗体便是其中备受期待的焦点之一。


作为一种共抑制受体,TIGIT高表达于肿瘤患者的免疫细胞表面,其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参与免疫抑制并造成肿瘤免疫逃逸。目前,全球已有多款抗TIGIT抗体进入临床试验,但尚无药物获批上市。此前公布的数据中,罗氏开发的抗TIGIT抗体Tiragolumab在多个瘤种中均显示出不俗疗效,在肺癌领域的探索更是已至Ⅲ期临床试验,引发学界热切关注。然而,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Ⅲ期临床研究Skyscraper01 近期公布其共同主要终点之一的无进展生存(PFS)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另一主要终点OS未成熟,仍在随访中。一时间,质疑声四起,似乎TIGIT研究陷入僵局。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抗TIGIT抗体的机制作为切入点,回顾抗TIGIT抗体Tiragolumab相关临床研究,探索其治疗潜力。

亟待探索,肺癌免疫治疗期待更多新思路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一步丰富了晚期NSCLC治疗手段,改变了患者治疗现状。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晚期NSCLC免疫治疗中仍有诸多困境有待突破,包括免疫单药客观缓解率(ORR)改善仍有限,大约仅20%~50%[1-3];免疫联合治疗虽能提升ORR,但现有联合方案往往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许多患者因治疗不耐受而停药;此外,免疫治疗的获得性耐药仍然存在,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够从治疗中持续获益。

在此背景下,学界将目光投向新兴的靶点,不同靶点抑制剂的联合方案成为探索的热门思路,TIGIT单抗与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当属于其中的后起之秀。

协同增效,免疫治疗新兴靶点TIGIT机制解析

TIGIT是一种新型抑制受体,其属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 nectin家族成员,在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包括T细胞和NK细胞[4-6]。TIGIT由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结构域、1型跨膜结构域和具有经典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免疫球蛋白酪氨酸尾基序的细胞内结构域(ITT)组成[6]。TIGIT主要作用的配体是PVR(CD155),也可与CD112、CD113、CD226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应答。

TIGIT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7],包括与细胞膜上的CD155结合,下调T细胞和NK细胞免疫调节功能,诱导免疫耐受状态;与CD226竞争性结合CD155,进而引起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树突细胞(DC)、NK细胞及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中起到免疫抑制作用[4]

此外,TIGIT表达与PD-1相关,特别是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TIGIT经常与PD-1在同一细胞上共表达。同时阻断TIGIT和PD-L1可能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激活T细胞,获得原发性或获得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并增强PD-L1单抗疗效。相关研究表明[8],PD-L1单抗联合抗TIGIT抗体不仅能增加淋巴结中IFN-γ+ CD8+ T细胞,还可增加肿瘤中IFN-γ+CD8+ T细胞浸润。在CT26荷瘤小鼠模型中[8],抗TIGIT抗体与PD-L1单抗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通过CD8+T细胞激活肿瘤免疫,提高肿瘤控制率,改善生存。这些研究为抗TIGIT抗体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提供了扎实理论基础。

锋芒初露,Tiragolumab在PD-L1阳性NSCLC人群展现出色疗效

Tiragolumab作为一种全人源化IgG1/kappa 抗TIGIT抗体,具有完整的Fc区,可阻断TIGIT与其配体PVR和共激活受体CD226的结合。在Tiragolumab联合PD-L1抗体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实体瘤的I期临床研究(GO30103,NCT02794571)中,该联合方案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在多种瘤种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在Ib期剂量扩展阶段,研究入组了13例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PD-L1阳性NSCLC患者,ORR达46%(6/13),DCR达85%(11/13);13例患者均接受PD-L1(SP142)检测,其中PD-L1中高表达(TC/IC 2或3)患者8例,有2例达到CR。

基于Ⅰ期临床研究结果,开展了一项全球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CITYSCAPE(NCT03563716),进一步探索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22C3 TPS≥1%)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入组135例IV期NSCLC患者,以1:1比例分别接受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失去临床获益。主要终点是ORR和PFS,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和总生存期(OS)等。

研究结果显示,至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8月16日),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PD-L1 22C3 TPS ≥ 1%),接受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治疗组)的患者ORR达38.8%,显著高于安慰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对照组)的患者(20.6%);治疗组的中位PFS达5.6个月,相较于对照组中位PFS 3.9个月亦有显著延长(HR 0.62)。此外,治疗组的中位OS达23.2个月,与对照组中位OS 14.5个月相比,也有明显延长(HR 0.69)。 

ITT人群(PD-L1 22C3 TPS ≥1%)

值得一提的是,PD-L1高表达(22C3 TPS ≥ 50%)亚组患者的临床获益更为显著。治疗组的ORR高达69%(VS. 对照组24.1%),中位PFS高达16.6个月(VS. 对照组4.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1%(HR 0.29),中位OS尚未达到(VS. 对照组12.8个月),死亡风险降低77%(HR 0.23)。1年OS率及2年OS率分别为81.9%(VS. 对照组56.1%)和78.2%(VS. 对照组33.7%)。由此可见,PD-L1高表达的患者更可能从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

PD-L1高表达亚组

回顾既往报道的针对PD-L1高表达晚期NSCLC的不同探索,PD-1/PD-L1单药或联合治疗的mPFS未超过1年,mOS未超过30个月。虽然不同研究不可直接对比,但单从数据来看,Tiragolumab+阿替利珠单抗这一双免联合方案在CITYSCAPE研究中取得的mPFS 16.6个月,mOS尚未达到但95%置信区间下限已超过30个月,这样的数据无疑是令人振奋的,这一双免联合方案有望成为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更优的治疗新选择。

此外,该研究还使用SP263对患者PD-L1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以评估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在PD-L1 SP263 TC ≥ 1%的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ORR分别为42% vs. 23%,中位PFS分别为10.18个月vs. 4.11个月(HR 0.56)。而在PD-L1 SP263 TC ≥ 50%的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ORR分别为64% vs. 20%,中位PFS分别为尚未达到vs. 3.88个月(HR 0.23)。这些结果与PD-L1 22C3检测所得结果一致。

PD-L1 SP263 TC≥1%

PD-L1 SP263 TC≥50%

安全性方面,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的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其中,3级及以上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与对照组也相当(19.4% vs 16.2%)。考虑到既往双免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常出现高达30%~50%的3级及以上irAE发生率,因此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的安全性更显优势。

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备受关注。该研究关于患者生活质量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基线时一般状况及身体功能评分相似,而随着治疗的持续,大体维持了基线时的总体健康状况/QoL和功能评分。

基于CITYSCAPE研究的出色结果,2021年1月5日,FDA授予Tiragolumab突破性疗法认定(BTD),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用于PD-L1高表达、无EGFR/ALK基因突变的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Tiragolumab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BTD的抗TIGIT抗体。

山重水复?Tiragolumab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仍值得期待

鉴于CITYSCAPE研究中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PD-L1阳性晚期NSCLC患者,尤其是PD-L1高表达患者中出色的疗效和具有优势的安全性,罗氏开展了确证性III期临床研究SKYSCRAPER-01证实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在PD-L1高表达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近期公布的SKYSCRAPER-01中期分析中,共同主要终点之一的PFS未达到预设,另一共同主要终点OS数据尚未成熟。鉴于该研究双终点中有一个终点为阳性即为阳性研究,因此虽然目前数据未达到人们预期,但我们仍期待另一终点OS这一评价疗效的金标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传来好消息。


参考文献

[1] N Engl J Med. 2015 May 21;372(21):2018-28.

[2] N Engl J Med. 2015 Jul 9;373(2):123-35.

[3] N Engl J Med. 2016 Nov 10;375(19):1823-1833.

[4] Trends Immunol. 2017 Jan;38(1):20-28.

[5] Rotte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8.

[6] Nat Immunol. 2009 Jan;10(1):48-57.

[7] 生物技术通讯. 2020,31(6):749-753.

[8] Cancer Cell. 2014 Dec 8;26(6):923-937.


责任编辑:Moon
排版编辑:Crystal

ps:想要了解更多临床试验资讯,请关注公众号研值Hub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34937
 
37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