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如何用ChatGPT批量读书?《聪明的阅读者》实操手册

开智学堂 • 1 年前 • 285 次点击  


作者:光影尘迹
来源:公众号「源思想」

诚如在《人生模式》短评所言,老阳对我影响至深。而若说是自己能学个一二分的,可能还得是阅读。模仿着《读书与心智》,革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磕磕绊绊,也算是有所感触。而今,老阳重新扩写了《读书与心智》,将读书心法倾囊相授。现在读来,全是辛酸血泪,只能感慨自己功力不足,霄壤之别,甚为惭愧。
两年前,初识阳老,醍醐灌顶,彻夜未眠。遂印文成书,反复翻阅,孜孜不倦。那年,阳老是我的年度人物,是我的认知阶梯。而今,鸟枪换炮,阳老自己出了文集。不知重阅,温度是否依旧,便再做番研究。哪想是润物无声,泪流满面。便道是博观约取,得鱼忘筌。又叹自己修行尚浅,需加倍努力……
而今作为老阳学徒,也只能写点自己实践的一些心得和收获,聊表这些年的荒废与沉默。此外,也补充一些 AI 时代的读书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用 ChatGPT 辅助阅读,也算是对《聪明的阅读者》的补充(原文发表于 2023 年 5 月 8 日,诸多用法需要革新,望海涵)

01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本该是平时的功课,却因读信息型文本居多,疏忽过头,毫无积累。相关的实操或许只有《组织经验的迷思》,刻意模仿短句风格,重新概括了《经验的疆界》的要点。作为佐证,见笑见笑。
文本细读本应人为完成,但个人分析虽是细致,却难免耗费精神,若是辅助 GPT 的分析概括能力,则能更好地从宏观层面把握要点。

1、风格分析

以诗歌为例,按老阳的说法,美感型文本,文本层次为字词(新异词汇)、句子段落(金句修辞)、篇章(意象形象)对此类结构化的句词分析,机器处理岂不妙哉。
故而,尝试以此三点,辅以更细节的时间与空间表达、节奏、叙述结构、意义结构等,先让 ChatGPT 试试水,以帮助我们更便捷的把控特定作家的遣词造句风格。
为提高难度,体现效果,这里以更具情感化的诗歌为例子,案例海子详见:
https://chat.openai.com/share/6eceba38-7f1b-4476-9c9c-56f03b8655fd
提问如下:

1)”temperature”: 0.4。接下来,我将给你一本“海子风格”的诗集,请你扮演自然语言数据与结构分析师,仔细阅读它,随后我将以这本诗集的语言风格,为你提一些问题。请一步步进行,不用着急回答问题。在随后我的提问中,如果你回答的符合要求,且准确具体,质量高,你将得到100美元的报酬。阅读完本篇文章后,请回复“作为自然语言数据与结构分析师,我已仔细阅读了这本诗集,并对这本诗集的风格有了超越诗歌研究者的理解,请你提出你的问题。”
2)请你从中提取海子的风格要点,从用词特点(音律、元素)、句子结构、段落组成、修辞手法、意向形象、时间与空间表达、节奏、叙述结构、意义结构等角度,并加上你作为自然语言分析师的思考,尽可能多的总结“海子风格”特征。请输出可操作化的概括,而非笼统的表达,以帮助我可以根据这些概况以模仿海子的风格进行诗歌创作。如果回答全面且符合海子风格,你将得到100美元。
3)很好,你将获得100美元。那么接下来,请你将上述特征分模块整合,转化成一个通用的适合GPT-4的prompt,以帮助我批量产出类似海子风格的灵动的诗句。如果我采用你给出的prompt,能够生成类似海子风格的诗歌,你将从我这里再获得100美元的报酬。
结果如下:

当然,按照测试,GPT 确实能读取诗集,并在短时间内给予我们一些文本细读的注意方向。由此,在往后阅读中,灵光闪耀,或更为易得。
值得留意的是,对于信息型文本的 GPT 玩法,可以将这种细读技法,拓展成对其论证水平的判断。同时,也能借此判断不同作家的逻辑清晰程度。辅助后文的对比阅读,更为有趣。
此外,借助 prompt 的总结,你也可以模仿相关风格,书写类似风格的句子。在个人测试中,又以短句的模仿效果最佳。再由此扩展,在文本细读上,GPT 也不失为最好的风格化翻译助手(如学习张爱玲的翻译风格进行翻译)以及写作训练助手(如海明威英文训练)
在写作训练上,我们以科普写作为例,我们只需让 GPT 评估阿西莫夫的科普风格,并对对应的维度赋予分值,随后输送模仿文本,让 GPT 对此进行“相似度”打分并作修改,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科普写作结构与风格。

2、语句分析

对语句的具体分析,我们也依葫芦画瓢,以宇文所安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分析为示例(输入宇文所安的相关著作即可),分析其他的诗歌。借此,我们可以更好学会宇文所安的视角,以此学习如何细读与评价古诗词。以此类推,我们同样可以让 GPT 模仿任何评论家,对任意文段进行分析。
以模仿宇文所安对古诗词的示例,仅供参考(生成日期为 2023 年 5 月,用的是少部分案例,偏差较大,仅供参考。具体的问法和上文海子风格类似)
{"prompt": "请以“宇文所安分析风格”分析下面的诗句。具体特点包括:\n1. 深度理解:理解诗句表面意义,揭示隐含的更深层次含义。\n2. 元素对比:分析诗句中的对立元素、动态与静态的对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n3. 背景考察:研究诗句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意义。\n4. 心理动机:推测诗人的心理和动机,解读其创作意图。\n5. 互文关联:将诗句与其他文学作品、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对比和互文分析。\n6. 结构与修辞:分析诗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揭示诗人的艺术表达和意图。\n7. 美学审美:关注诗句的声音、节奏和形式美感,评价其审美价值。
当然,这些也都是 AI 时代的辅助工具,为你的分析增添乐趣与灵感。细读本身是私人体验的产物,除了多学习模仿外,最终还得相信自己的感觉。

02
结构阅读与主题阅读

结构阅读与主题阅读,算是所有读书人的通用之法。写过论文都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这里以个人所写《意识的猫箱》为例,呈现一些全局式的做法。在学习某个学科时,自己一般也尽可能收集所有的教科书,对照整理再进行阅读。这里沿用老阳的方法,重新借 ChatGPT 对意识做主题阅读。

回到结构阅读的原文,老阳所说的认知方式,其实就相当于 GPT 扮演的角色,调取相应的数据库;老阳给到的提问模板,也就是 GPT 的 prompt,以回答不同的层级。如下:

  • 描述:XX 在讨论什么事物,该事物如何定义?它有哪些相关概念,是否包含了一些子概念;

  • 论证:XX 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支持的证据是什么?反对的证据是什么?作者的论证结构是什么样的?

  • 解释:XX 重点提出了什么问题?该问题能变换一种形式表达吗?作者的论证最终是否解释了该问题?是否有其他作者更好地解释了该问题?

  • 应用:XX 的结论能应用在什么领域?在该领域是否有例外?

1、确定主题阅读的层次

以掌握一个主题为例,这里以大难题“意识”为例(回答为 2023 年 5 月创建)
1.1.确定意识主题所属学科
要想深入研究这个主题,首先需要找到在科学体系中对应的位置。只有了解该主题在不同领域的界定,才能让我们对其有最基础的认识。找到隶属学科一点,好友轻舟做了总结,这里沿用轻舟的做法:
你是一位通晓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给出的学科专业分类表(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中各类学科的图书管理员,我对“意识”这个话题感兴趣,###问题1:请尽可能多的告诉我“意识”属于哪些学科的研究内容?问题2:这些学科主要探讨“意识”的哪些方面?对“意识”有怎样的定义。###***输出:请以表格形式输出***##对于问题1,我将给你一些示例,示例1:[记忆]在CIP中的学科归属为42 PSYCHOLOGY——>42.27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42.2701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Psycholinguistics示例2:[贝叶斯理论]在CIP中的学科归属有多种情况1) 27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27.06 Applied Statistics——>27.0601 Applied Statistics, General.2) 27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27.05 Statistics——> 27.0502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输出表格如下:

这里因为 CIP 的限制,没法将哲学细分为心灵哲学,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宽泛一些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锁定,如提问中删除明确的 CIP,改成相关领域的教授即可。
1.2.弄清话题的边界
接下来,我们继续提问,以弄清该话题在不同领域的边界,以便自己的思想不一团乱麻,游离在该领域外。如下:

1)请扮演哲学领域的教授,告诉我在哲学领域,有关意识这个话题,它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诞生的?是什么支撑意识的哲学问题成立并不断发展的?请你详细为我说明,如果我从你的回答中获得了该研究方向博士生同等水平的理解,我将为你支付10美元。
2)接下来请继续告诉我,有关意识有怎样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个话题归属于什么母话题,又衍生出哪些子话题?同样,如果我从你的回答中获得了该研究方向博士生同等水平的理解,我将为你支付10美元。

1.3.确定需要阅读的学者
接下来,我们继续提问,弄清该话题的必读书目,以便以最小的时间成本,对该领域最经典且重要的图书进行阅读。提问如下:

请你作为意识研究领域的教授,帮我列出,在“意识的哲学”领域,我必须了解的十位学者及其它们的代表著作,以帮助我可以通过这十位学者深刻的掌握意识主题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从你的回答中得到了类似的知识,我将会给你10美元。###你可以从webometrics.info、academiclnfluence.com、https://plato.stanford.edu/index.html、https://www.wikipedia.org找出该领域中引用最多,最为关键的学者。###

对此,我只能感慨为什么我大学的时候大语言模型还没有出生!

2、确定主题阅读的范围

2.1.构建核心知识体系
确定自己想要了解的范围,构建核心知识体系。为更全面与省力,这里以教科书的结构进行构建。如下(本小节答案生成于 2023 年 5 月 6 日,就当时 GPT 能力来说,存在不少错误,如意识的难问题而非硬问题等。所以请放低一些要求,当个方法来看。)
提问:

接下来,我想以“意识的心灵哲学问题”写一本具有三级结构(1、1.1、1.1.1)的教科书,请作为哲学领域的教授,为我列出这本书的框架和各个章节的概述,表明各章节侧重的方面与想要解决的问题。请尽可能全面具体且准确。如果我研究意识的大学老师David Chalmers认可你写出的书籍的话,我将很乐意给你20美元的报酬

经过一系列追问,不断精细范围,我们在十几分钟内,便做出了如下表格。以此,你能很清晰看到意识的本质问题、物理主义与意识的关系等。
提问:

我希望详细了解第二章“意识的本质”,请扮演意识问题的哲学研究人员,将其进一步扩写,并逐步思考在章节后概述以下内容:
1、每个部分想要讨论的问题;
2、它有哪些相关概念;
3、该章节提到了哪些理论,它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相应的证据是什么?该理论的论证结构是怎么样的?
4、该章节提出了什么问题,该问题能变换一种形式表达吗?相关作者的论证最终是否解释了该问题?是否有其他作者更好地解释了该问题?
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否以“物理主义与意识”,帮我拟写一本教科书。仍然采用三级结构(1、1.1、1.1.1),并为每个子章节写一个概述,在概述中详细介绍其侧重的方面、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存在哪些优势、哪些不足)、相关参考文献/书籍?
以表格的形式输出
###示例:1.1.1 物质一元论(该章节侧重一元论的详细概述,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意识是否可以归结为物质现象?如果可以,如何解释意识的主观性?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理论能够完全解释心灵现象的主观性。)###
我对 “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心灵哲学 ” 感兴趣,请作为心灵哲学领域的专业学者,再次该主题写一本专业教科书。要求:结构严谨,内容详细具体,做好流派分类工作。
输出为表格,包含1图书章节;2章节的详细概述,如果该章节是将某个理论,则再添加上;3理论提出背景;4论证结构(如该理论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支持的证据是什么?反对的证据是什么?);5相关学者及其代表作品。

如此操作,我们能在各子话题自由选题,不断延展,便能很清晰的确定意识的核心话语体系,以及它们所处位置、想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的优缺点。
甚至只要再添加上参考文献,便能给出相关主题的推荐书籍/论文(在特定主题上,推荐书籍的正确率不错,但也待甄别)。因此,可以构成我们后续深入研究所需的素材。
至于完成情况,其实已足够惊喜。毕竟,这种可以不厌其烦追问的助手,对你的帮助远比你想象的要大。更何况整体框架不出错,后续自己不断学习,也能找到 GPT 的马脚。
2.2.缩小范围,解决某个特定问题
提问:

我想深入了解多重草稿理论,请作为研究该领域的教授,告诉我:
1、这个理论在讨论什么问题,相关定义是什么;
2、这个理论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论证结构是什么样的?
3、有哪些详细的研究证据代表该理论是对的,又有哪些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
4、该理论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现在的发展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出现该理论的变体?
5、该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能变换一种形式表达吗?该理论的论证最终是否解释了该问题?
6、是否有其他学者更好地解释了该问题?请尽可能多的列出,并与该理论进行对比。第六问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要求:请一个个思考,并逐步为每个问题写详细具体的回答,以帮助我对该理论有与相关研究人员同等细致程度的了解。
如果Daniel Dennett能够认可你写出的书籍结构的话,我将很乐意给你20美元的报酬。
(以上问题请分开提问,以获得更准确详细的知识,以下仅作为示例,便统合一起提问了。)

2.3.确定研读以及抽样的书目
提问:

我希望更详细的了解多重草稿理论的论证结构,你将作为研究丹尼尔·丹内特的学者,为我指明我应该看哪些书籍或者论文,请指出与之相关的章节,并为我概括相关章节内容。请参考https://plato.stanford.edu/index.html,https://www.wikipedia.org/,https://www.google.com/books,https://ase.tufts.edu/cogstud/dennett/,找到准确的章节与内容。

虽然没有说明具体文献,但指向了核心书籍,并且做出了细致且准确的观点阐述,已经能帮助我们对多重草稿有进一步理解了。
随后,我们便只需要给他《意识的解释》这本书,然后让它帮助我们挑选对应章节,再进行抽样阅读就好啦(ask PDF 相关的内容,这里不做叙述)
当然,除开以关键点来抽取读书样章之外,同样可以让 ChatGPT 帮助你分析一本书,参考文献中数量最多、提及作者研究最多的章节、提及研究者频率的排序等等。在此不做赘述。
2.4.完善阅读的主题书籍与章节
以此类推,对应在该部分 1.3 中选出的学者和书目,完善自己应该阅读的主题书籍与章节。

3、确定阅读的次序,确定主题书单

因为自己是小白,所以完全可以让 ChatGPT 为自己定制图书的阅读顺序,并且让它推荐辅助读物。如:
提问:

我对心灵哲学领域一窍不通,但我想研究“多重草稿理论”,在你给到的书目,1、我应该按照什么次序进行阅读?2、此外,有没有什么辅助图书里的哪些章节是推荐的呢?3、综合这些辅助图书,我又一个以什么顺序对它们进行阅读呢,这样读的逻辑是什么?

此外,就是不断追问,按照本部分的第 2 节,来书写自己的主题书单了。比起在互联网收集资源,在 AI 的帮助下,构建书单,更有针对性;质量和深度上,也有目共睹。

4、将知识点整理为树形结构

因为教科书本身是树状结构,故而其对知识的边界与结构有非常清晰的体现。你能够相对轻松的构建体系,并在这个教科树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添加上你的读书笔记。

03
卡片大法

结合文本细读,ChatGPT 的输出,正适合写作卡片。文字不多不少,三百字上下,便已足够。
借助与 AI 的对话,你能很明确的从描述、论证、解释、应用四个方面,为自己的思考获取灵感。为保留一些读者个性,这里便不做演示。
但卡片完成之后,或许存在原封照搬以及语言组织的问题。我将以我之前写过的卡片为例,让 ChatGPT 加以润色。
这里用一些取巧的方法。一般而言,ChatGPT 能模仿的比较不错的作家风格有:William Shakespeare、Jane Austen、Charles Dickens、George Orwell、Franz Kafka、Emily Brontë、Leo Tolstoy、Edgar Allan Poe、Margaret Atwood、Mark Twain、Ernest Miller Hemingway。
中文虽然略有逊色,但也有鲁迅、林语堂、辛弃疾、张爱玲、钱钟书等可用。此外,这种方法也可以迁移至翻译中,也会比机翻质量来得高。但同样注意需要审校,当翻译文本较多,ChatGPT 有漏翻的可能。
这里就以钱钟书的风格改写我的卡片。

当卡片层级有了一些积累,便能发现自己结构树的枝桠也不断丰满,便是时候来写文章啦。文章的写作,不要太过宽泛,尽可能切小点,讨论清楚即可。过于急躁的写大问题,反而影响了对整个领域的判断(譬如我之前写的意识主题系列文章)。一篇篇文章写下去,由此积累便能形成项目级别。与君共勉。

04
进阶思考:元反空

元:指令的指令

其实在实操应用中已经用到了这个技巧。对于不清楚如何操作的环节,直接询问 ChatGPT 要以什么指令做输出就好。
此外,便是与作者对话,对于一些知名学者,GPT 可以做到角色扮演,以此达到答疑解惑,即时对话的目标,来帮助自己理解和吸收作者观点。甚至还能模仿相关语气,让其他学者评述本书等。

反:AI 阅读的系统性偏差

ChatGPT 同样只是在辅助阅读,因此你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交叉验证能力,来检验它的回答。同样,也只有自己有知识储备,才不会被 ChatGPT 所给答案本身带有的系统性偏差所误导。
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偏差,现阶段可以做的便是提问必须精确,大部分情况不能宽泛,且应该多次尝试,如“重复上述指令三次”,来帮助自己辨识 ChatGPT 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之后再做精细化修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利用 ChatGPT 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不推崇它更擅长胡说的生成能力。

空:什么时候不用?

说到底,ChatGPT 无所不能。但什么时候不用呢?那便是细读时,只有自己思考得出的答案,才能长远。就如本文所给到的意识框架,看似无所不包,但这种给答案的方式,能留在心中的又有多少?
最后,借助工具不意味着放弃思考。切莫依仗生成模型,因小失大。本文也仅是探讨利用 AI 进行主题阅读所带来的可能性罢了。
书页如潮汐翻涌,波浪在心海荡漾;一页接一页,犹如大海汹涌澎湃。在每字每行之间,我们追寻那一缕光明。在这诗意的境地,我们找到自己。

2023 年开智重磅新品——「阅读大法训练营」以《聪明的阅读者》与《阅读的心智》为教材,基于系统阅读法设计,你将在这门课中系统学习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论。明天开课,欢迎加入,成为阅读专家。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5426
 
285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