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阐明一下 MySQL 和 Redis 的关系:MySQL 是数据库,用来持久化数据,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Redis 是用来当缓存,用来提升数据访问的性能。
关于如何保证 MySQL 和 Redis 中的数据一致(即缓存一致性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使用过缓存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要想实时刻保证缓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一样,很难做到。
基本上都是尽可能让他们的数据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一致,并保证最终是一致的。
如果数据一直没有变更,那么就不会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通常缓存不一致是发生在数据有变更的时候。因为每次数据变更你需要同时操作数据库和缓存,而他们又属于不同的系统,无法做到同时操作成功或失败,总会有一个时间差。在并发读写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理论上通过分布式事务可以保证这一点,不过实际上基本上很少有人这么做)。
虽然没办法在数据有变更时,保证缓存和数据库强一致,但对缓存的更新还是有一定设计方法的,遵循这些设计方法,能够让这个不一致的影响时间和影响范围最小化。
缓存更新的设计方法大概有以下四种:
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些这四种设计方法
2.1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这种方法在并发读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的执行流程顺序为:
可见,最后缓存中的数据 A 跟数据库中的数据 A 是不一致的,缓存中的数据A是旧的脏数据。
因此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2.2 先更新数据库,再让缓存失效
这种方法在并发读写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缓存不一致的问题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执行的流程顺序为:
可见,最后缓存中的数据A和数据库中的数据 A 是一致的,理论上可能会出现一小段时间数据不一致,不过这种概率也比较低,大部分的业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3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同步更新数据库(Read/Write Through Pattern)
这种方法相当于是业务只更新缓存,再由缓存去同步更新数据库。一个Write Through的 例子如下: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执行的流程顺序为:
Read Through 和 WriteThrough 的流程类似,只是在客户端查询数据A时,如果缓存中数据A失效了(过期或被驱逐淘汰),则缓存会同步去数据库中查询数据A,并缓存起来,再返回给客户端。
这种方式缓存不一致的概率极低,只不过需要对缓存进行专门的改造。
2.4 只更新缓存,由缓存自己异步更新数据库(Write Behind Cache Pattern)
这种方式性详单于是业务只操作更新缓存,再由缓存异步去更新数据库,例如:

如上图所示,其可能的执行流程顺序为: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读写的性能都非常好,基本上只要操作完内存后就返回给客户端了,但是其是非强一致性,存在丢失数据的情况。
如果在缓存异步将数据更新到数据库中时,缓存服务挂了,此时未更新到数据库中的数据就丢失了。
上面讲到的几种缓存更新的设计方式,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弊端,并不完美,实际上也很难有完美的设计。大家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也不要去追求完美,要有一些取舍,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方式就行。
如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上角,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有想了解学习的技术点,请留言给若飞安排分享
因公众号更改推送规则,请点“在看”并加“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技术分享
·END·
相关阅读:
作者:追光者
来源:developer.jdcloud.com/article/2776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学习研究,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我们都是架构师!

关注架构师(JiaGouX),添加“星标”
获取每天技术干货,一起成为牛逼架构师
技术群请加若飞:1321113940 进架构师群
投稿、合作、版权等邮箱:admin@137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