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刚才说到ChatGPT未来可能会颠覆很多行业,你认为经济学家的工作会被取代吗?向松祚:我认为90%以上的经济学家都会被取代,好多年前,科斯就写过,美国的大部分经济学家是对不起他们的工资的,现在依然是,经济学家太多了。《中国企业家》:你在书中也提到经济学家无法预测股市,也无法预测危机,甚至连英国女王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认为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呢?向松祚:打一个比方,人都会生病,都要看病吃药,经济学家是什么呢?他可以看病,也可以开药,但不要认为他看病就看得准,药就开得对——很多经济学家都是庸医。如果经济学家谦虚一点,他会说自己能够发现经济内在的规律和常识,但不论如何,即便是顶级的经济学家,也是没有能力作出精准预测的,这是经济体系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不是经济学家的问题。所以如果一名经济学家非说自己能预测股票,那他完全是自找麻烦。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学派领袖人物之一),写过一本书《作为传道者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我比较同意这个说法。经济学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具有非凡的预测能力——这样是自取其辱,经济学者的职责就是传道,传什么道呢?传市场经济之道,也就是不断跟大家讲经济学常识,不断告诫大家不要走弯路,要尊重市场经济、尊重企业家、尊重产权。我现在作分享、讲课,也是秉承这一点,而不是去给大家预测股票的。《中国企业家》:你这本书面向普通读者,那么普通人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向松祚:我觉得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里面,和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经济学,每天每个人都要跟经济打交道,所以老百姓如果多了解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作判断是有帮助的,退一步说,即便不能帮助作决策,了解经济学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著作都过于学术化了,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经济学讲的道理没那么深奥,都是常识,我们历史上所犯的错误,最后总结起来,很多也都是违背了基本常识。比如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针对市场经济、民营企业的杂音、干扰音,大家如果能更多地了解经济规律,掌握更多的常识和逻辑,也会对这些事情看得更明白,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