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OpenAI 推出新功能,ChatGPT 将记住你每一次对话

AI范儿 • 4 周前 • 58 次点击  

OpenAI 又放大招了:它宣布旗下的 ChatGPT 现在能记住你和它所有的聊天记录,从而给出更贴合你个人风格的回复。这一升级率先向 Plus 和 Pro 用户开放,目的是让 ChatGPT 更像贴心助理,能在写作、学习、咨询建议等方面主动理解你的喜好。但越是“懂你”的 AI,也越容易引发隐私焦虑——我们真的准备好让它记住一切了吗?

比以往更聪明的 ChatGPT:能听得懂上下文,也记得你说过什么
这次升级其实是在现有记忆功能上的一次飞跃。以前 ChatGPT 能记住你喜欢的写作风格、你起的昵称,或者你偏爱的摘要格式,现在,它干脆直接回看你所有的聊天记录,不用你重复自己就能“读懂你的语气”。

比如你曾和它聊过一本小说,几周后想找书单,它就可能推荐给你类似的小说。作家可以让它沿用之前的语气写稿,学生能获得量身定制的讲解,学习体验更连贯。OpenAI CEO Sam Altman 直言这项新功能“好得出乎意料”,他显然想让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能陪你一起成长的长期伙伴。

这种转变其实在整个行业都能看到。Google 的 Gemini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也在搞“长记性”的 AI,目标都是让机器人从“问一次答一次”的客服工具,变成真正能陪伴你、了解你的长期助手。不过从规模和用户基数来看,OpenAI 这次的动作算是最有野心的。

怎么玩,怎么关?功能很强,权限也要你自己定
对 Plus 和 Pro 用户来说(除了 EU、UK 和一些受监管限制的地区),只要去 (设置)Settings >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菜单,就能看到新上线的“ (参考保存的记忆)Reference chat history ”选项。打开之后,ChatGPT 会默默分析你之前的对话内容来优化它的回答。

不过 OpenAI 也说了,这些记录并不会像“保存记忆”那样以列表方式显示给用户。你可以手动删除聊天记录,但是否被用来“个性化服务”是可以独立控制的。

如果你对隐私特别敏感,别担心,还有一些“安全模式”。如果你之前关闭了记忆功能,这次就不会被强行开启;你也可以用“临时聊天”模式——这类对话不会被记忆,非常适合谈点你不想留下痕迹的话题。此外,你可以随时叫它“忘记某件事”,甚至查询它目前对你的认知(尽管目前还没有像“设置面板”那样清晰的可视化界面)。

好处显而易见:帮你省时间、对你更上心
功能一旦开启,效率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工作时,它可以帮你持续输出风格一致的内容,比如写邮件、做报告;学习时,它记得你之前哪里没搞懂,能做得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创作时,它能记得你之前的灵感,再接着推进。

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几个月前聊过“喜欢爬山”,这次问旅行推荐时,ChatGPT 立马就给出徒步路线,还贴心地列出装备清单;还有人表示,它能根据自己的编程水平调整讲解方式,节省了大量解释时间。看得出来,这项功能确实让 AI 更像“陪伴者”,而不是只能回答问题的“工具人”。

但它也太懂你了:信息越多,风险越高
问题是:一个“记性太好”的 AI,也可能让人不安。它从每一次对话中抓取信息,难免引发数据泄露的担忧。OpenAI 虽然强调对隐私的重视,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说明,没有系统能百分百安全。如果服务器出了问题,用户在聊天中透露的财务、健康等敏感信息都有泄露风险。更别说将来是否有其他机构(广告商、雇主、政府)有办法间接获取这些信息。

而且 AI 并非总是理解正确。它可能误解你的玩笑话,比如你说“我超级爱猫”,结果你之后收到的所有回复都带“猫梗”。还有被称为“虚假记忆”的风险——去年有人就诱导 ChatGPT 记住虚构内容,说用户“102 岁、住在反乌托邦世界”。虽然后来漏洞被修复,但这也说明,AI 的学习系统可能会被误导,甚至被利用。

在 OpenAI 宣布内存更新后,一些用户表示担忧,这可能改变模型与您的交互方式。人工智能评论家、沃顿商学院教授伊森·莫利克指出,这不是他会开启的功能。

“我理解 AI 的长期记忆确实很有价值,测试下来我也觉得很多人会喜欢这个功能——但对我来说,用在工作上的 LLM,不应该掺杂进太多个人信息,也不该因为过往对话而“偷偷”调整回答风格。说到底,清晰的边界感,才是我需要的。”他说。

OpenAI 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担心 ChatGPT “会因为我 7 个月前问的那个新手问题而对我产生更差的看法。”

选择题:你想要更懂你的 AI,还是更懂得保护你的自己?
OpenAI 很明显是在赌:大部分用户更在意便捷性,而不是隐私焦虑。这个升级也确实留了“后悔药”:你可以关掉它、清除它的记忆,甚至开启匿名聊天模式。但问题是,你是否愿意接受一个更“贴近你”的 AI,也就必须接受它“知道你更多”的代价?

从更广义上说,这样的技术发展会慢慢改变我们使用 AI 的方式——你不再只是“用它”,而是“与它互动、交流、建立长期关系”。听起来像是一件浪漫的事,但我们也必须保持清醒:你愿意给它多大程度的信任?你愿意它永远记住你,还是偶尔遗忘你?

无论如何,这次升级标志着 OpenAI 在通往 AI 未来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它究竟是一次飞跃,还是越界一步,还得看我们用户,和 OpenAI 本身,能不能在“个性化”与“隐私”之间跳好这支双人舞。

© AI范儿

要进“交流群”,请关注公众号获取进群方式

投稿、需求合作或报道请添加公众号获取联系方式


往期推荐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0929
 
58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