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传统的法律护航:
AIGC著作权与非遗商标权保护问题研讨会
暨新书发布会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内容创作与传播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商业化与品牌化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法律体系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传统保护,成为司法、产业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点。Deepseek、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的普及,使得AI生成内容的权属、侵权认定、合理使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司法实践中,各国对AI作品的“独创性”认定标准不一,如美国版权局明确拒绝无人类干预的AI作品登记,而中国司法已出现首例AI生成内容侵权判例。同时,非遗的商业化开发(如“景德镇陶瓷”“苗族银饰”等)面临商标抢注、滥用、文化挪用等问题,传统社区如何通过商标、地理标志等制度维护权益,亟需法律与政策的创新支持。在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处,法律既需为技术创新“松绑”,也需为文化传承“护航”。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实务与理论对话的平台,为AIGC与非遗保护的法治化路径提供前瞻性解决方案。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6号瑞赛大厦17层(国贸地铁站C3口出,南行100米)
本期活动面向人群:企业高管、法务、合规、风控、财务等相关人员,为实现高质量沟通和分享,此次活动初定40人。
本期主要话题(具体内容以现场嘉宾分享为准)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主题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商标法》存在哪些衔接与冲突?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遗知识产权纠纷的司法导向有哪些?
3. 群体性非遗的商标权主体如何确定?
4.地理标志与非遗如何进行有效结合?
5.元宇宙场景下非遗数字藏品的版权与商标权冲突有哪些?
6. 中国非遗在海外被抢注为商标,该如何应对?
1. 完全由AI生成的内容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2. 人类"提示词(prompt)"的创造性程度对版权归属的影响?
3. 使用受版权保护素材训练AI模型的"合理使用"边界是什么?
4. AI生成内容的侵权问题探讨
5. 自媒体AI洗稿的"避风港规则"适用的争议问题探讨?
主讲嘉宾:郑璇玉
郑璇玉,女,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担任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高校专家委员会委员、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反不正当竞争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商标协会品牌影响力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企业影响力实验室理事等。担任多域专利高新赛评委和承担央企、民企的专项商业秘密和品牌风险防范以及企业合规知识产权方向评估。研究方向:1. 商业秘密、数据及反不正当竞争;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知识产权研究;3. 药品及专利政策、舆情监控知识产权研究。
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知识产权法、科技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项目和立法研究,课题成果《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省部级),2023年《知识产权法》获得北京市优秀教案(省部级)。著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独著)、《美国外观设计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及典型案例评析》,合著,《知识产权法概论》(副主编)、《知识产权法》(副主编)、《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法律机制研究》(合著)等。发表SCI(美)以及《知识产权》、《法学家》、《江西社会科学》、《新亚洲论坛》(韩)、《中国电视》、《当代电影》、《Asian Reserch Network》(韩)等中、外文核心期刊论文。
主讲嘉宾:商家泉
商家泉律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注于知识产权、反不当竞争诉讼。2014年评为北京市朝阳区优秀律师,2018年评为北京市优秀律师。代理的案件多次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指导案例,央视的“2015年推动中国法制案例” 评选名单,以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深圳法院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北京高院年度十大商标授权确权案例、天津高院年度典型案例、海淀区人民法院年度知识产权案例,并承办了南北稻香村纠纷案、乔丹案、丹麦皇冠曲奇案、wifi万能钥匙案、今日油条案、人教社案、安踏案、阿尔卑斯案、贝壳找房案、新浪微博案、腾讯微视案、李锦记与海天酱油案、鄂尔多斯案、天津鹦鹉案等疑难复杂的社会热点商标案件。
社会任职:北京市律师协会商标法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商标法律专业委员会 主任、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商标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讲嘉宾:林子英
林子英 ,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原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
主讲嘉宾:田集耕
在跨国公司从事公司法务工作二十余年,并担任跨国公司中国区的总法律顾问。目前是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和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的中国专家调解员、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以及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理事。主持和参与处理国际和国内仲裁、调解案件百余件。
分享嘉宾:位艳玲
位艳玲律师,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知产与竞争法专委会主任、第三届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著作权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位艳玲律师曾担任某中央级新闻网站法务经理、某法律科技公司知识产权事业部总经理,且擅长处理版权、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具有丰富的诉讼及非诉案件处理经验。
位艳玲律师善于在版权、商标、专利及不正当竞争类维权案件中为客户打造有影响力的标杆典型案例,形成类案指导。位艳玲律师在法律服务思路上兼顾“法律上可行”和“商业上可行”,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市场化和保护策略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方案,且在方案的实施及侵权救济、应诉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具备承办传统及新型知识产权案件的能力,并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和评价,法律服务成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且部分案例被法院收录为经典判例。
分享嘉宾:张剑豪
张剑豪律师毕业于辽宁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担任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文化与传媒业务研究会委员、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竞争业务部副主任。
张剑豪律师执业多年以来,在公司业务、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分享嘉宾:翟翠娜
翟翠娜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学院,取得法律硕士学位,专注于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及不正当竞争领域的权利保护及纠纷解决。
加入云亭律师事务所前,翟翠娜律师曾任北京某律所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解决案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编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组织的《美国外观设计保护》著作、北京市高级检察院关于某商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抗诉案件专家咨询团队成员(涉密)、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组织的《酒店终端播放侵权问题学术研讨会》。同时,曾为多家大型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品牌保护及商标维权服务,并最终维权成功。
更多神秘嘉宾现场揭晓...
现场参与:本次活动由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主办,全程免费。(1)添加课程与编辑秘书处微信(微信号:17310145421),提供名片信息(备注“实名-单位-职务和联系方式”),经小秘书确认;
(2)每人报名时向课程与编辑秘书发送至少1个问题,形式随意且可以不与本期主题相关;(3)报名是否成功最终以课程与编辑秘书的会前邀请为准;(4)现场与会人员将有机会获赠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法律实务书系最新著作。课程与编辑秘书处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商业领域法律服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云亭所律师坚持专业、友善的执业信条,坚持客户至上,以真正解决法律问题为导向,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始终坚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云亭律师从业多年来业绩卓著,在其擅长的全面精深的公司法律事务、重大民商事诉讼与仲裁、金融与执行、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土地与矿产资源、重组与破产重整、知识产权、涉企业家和公职人员刑事辩护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此外,云亭所在大量的新兴业务领域,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一直处于法律服务的前沿。云亭律师事务所坚持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团队协作的工作模式,主要业务领域合伙人均具有国内外知名法学院相应专业的硕士以上学历,并具有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从业经历,每个专业部门和业务团队均有完整、严格、规范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机制,以确保每一个案件和客户都能够实现业内高水准的专业服务。自成立以来,云亭律师事务所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业内有影响力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知名企业家及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云亭律师事务所以向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率的法律服务为己任,并坚信:能否真正维护并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是检验律师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