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AI工程师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别担心!今天为大家精选了10个GitHub上的顶级免费课程,从机器学习基础到AI代理部署,构建完整的学习路径。每个课程都标注了学习时间和AI工程师相关度,让你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 基础篇:打好地基
1. 微软的“机器学习入门”
⏰ 预计学习时间:12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85%
这是一个为期12周的项目式课程,使用真实数据集教你学习经典机器学习,主要基于Scikit-learn框架。课程包含测验、R/Python教程和动手项目,部分内容还配有短视频讲解。
为什么推荐: 作为入门课程,它为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AI工程师必备的核心技能。

2. 微软的“人工智能入门”
⏰ 预计学习时间:10-15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90%
涵盖神经网络、NLP、计算机视觉、Transformer、AI伦理等核心主题。提供PyTorch和TensorFlow的动手实验,使用Jupyter笔记本进行项目式教学。
为什么推荐: 内容全面且实用,直接对接当前AI工程师的核心技术栈。

🧠 进阶篇:深入核心
3. “神经网络:从零到英雄”
⏰ 预计学习时间:6-8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95%
由Andrej Karpathy创建的动手课程,从头构建现代深度学习系统,包括GPT模型。通过YouTube视频和Jupyter笔记本,带你理解神经网络的底层原理。
为什么推荐: Karpathy是业界大神,课程质量极高,是理解LLM底层原理的最佳资源。

4. 深度学习论文实现
⏰ 预计学习时间:持续学习
🎯 AI工程师相关度:88%
包含60多篇研究论文的PyTorch实现,涵盖Transformer、GAN、扩散模型等前沿技术,文档详细且代码清晰。
为什么推荐: 帮助你从论文到代码,理解最新AI技术的实现细节。

🛠️ 实战篇:从理论到生产
5. “用ML打造”
⏰ 预计学习时间:8-12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92%
教你如何设计、开发、部署和迭代真实的ML系统,涵盖MLOps、CI/CD和最佳实践。
为什么推荐: 工程化能力是AI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这门课程填补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6. 动手实践LLM
⏰ 预计学习时间:6-10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98%
视觉丰富的课程,深入讲解LLM的方方面面,包括tokenization、微调、RAG等核心技术。
为什么推荐: LLM是当前AI的核心,这门课程内容最新且实用性极强。

🤖 专业篇:AI代理与高级技术
7. 高级RAG技术
⏰ 预计学习时间:4-6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85%
涵盖30多种让RAG系统更快、更智能、更准确的方法,包括HyDE、GraphRAG、Vision RAG等前沿技术。
为什么推荐: RAG是当前AI应用的核心技术,掌握高级技巧能让你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8. 微软的“AI代理入门”
⏰ 预计学习时间:6-8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90%
这是一个动手课程,使用Semantic Kernel、AutoGen、MCP等真实框架构建自主AI代理。
为什么推荐: AI Agent是未来趋势,提前掌握相关技能将获得巨大优势。

9. “AI代理走向生产”
⏰ 预计学习时间:8-10周
🎯 AI工程师相关度:88%
这是一个实用指南,涵盖生成AI代理的记忆、编排、部署、安全等生产环境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推荐: 从原型到产品的关键一步,是高级AI工程师必备技能。

综合篇:项目实战
10. AI工程中心
⏰ 预计学习时间:持续实践
🎯 AI工程师相关度:95%
AI工程中心提供了70多个真实案例、教程和代理应用,可以直接构建、修改和部署。
为什么推荐: 项目经验是求职的关键,这里有丰富的实战项目供你选择。

11. 相关链接:
- 机器学习入门:https://github.com/microsoft/ML-For-Beginners
- 人工智能入门:https://github.com/microsoft/AI-For-Beginners
- 神经网络从零到英雄:https://github.com/karpathy/nn-zero-to-hero
- 论文实现:https://github.com/labmlai
- 用ML打造:https://github.com/GokuMohandas/Made-With-ML
- 动手实践LLM:https://github.com/HandsOnLLM
- 高级RAG技术:https://github.com/NirDiamant
- 代理入门:https://github.com/microsoft/ai-agents-for-beginners
- 代理走向生产:https://github.com/NirDiamant
- AI工程中心:https://github.com/patchy631/ai-engineering-hub
注意:
这个课程安排的路线图在“用ML打造”之后转向LLM、NLP和AI代理,但别忽略CV和RL,它们也是AI工程师同样强大的方向。当然,虽然推荐了完整的学习路径,但你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某个技术短板选择单独的课程进行专项提升。比如想加强RAG技术就专攻第7门课程,想补强工程化能力就重点学习第5门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