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专注于财经数据与量化投研的【数据科学实战】知识星球!在这里,您将获取持续更新的《财经数据宝典》和《量化投研宝典》,这两部宝典相辅相成,为您在量化投研道路上提供明确指引。 我们提供了精选的国内外量化投研的 120+ 篇高质量文章,并每日更新最新研究成果,涵盖策略开发、因子分析、风险管理等核心领域。 无论您是量化投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星球社区都能帮您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共同探索数据驱动的投资世界!
引言
如果有人邀请你构建一个机器学习驱动的外汇交易系统,你会怎么做?本文分享一位工程师如何从金融小白到成功打造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的经历。无论你是对算法交易感兴趣,还是想了解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实战应用,这篇文章都能给你带来启发。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将 Python 和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量化交易领域。
从零开始构建知识基础
面对陌生的金融领域,首先需要打牢基础知识。以下是入门必学的关键概念:
- 技术指标:相对强弱指数(RSI)、移动平均线收敛散度(MACD)、布林带、平均真实范围(ATR)和随机振荡器等
- 算法交易策略:均值回归、趋势跟踪以及如何整合风险管理
- 量化金融原理:了解随机过程、有效市场假说和高频交易的细微差别
数据是基础:收集与处理
交易系统的核心是高质量的数据。以下是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
- 收集 8 年的 OHLCV(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成交量)历史数据
- 从可靠的 API 如 OANDA 和 Alpha Vantage 获取不同时间粒度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清洗和特征工程的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a import add_all_ta_features # 使用 'ta' 库生成技术指标
# 加载原始数据
df = pd.read_csv('usd_jpy_1m.csv', parse_dates=['timestamp'])
# 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df = df.dropna() # 简单删除缺失值,生产环境中可能需要插值
df = df[(df['close'] > df['close'].quantile(0.01)) & (df['close'] < df['close'].quantile(0.99))]
# 生成技术指标
df = add_all_ta_features(df, open="open", high="high", low="low", close="close", volume="volume")
# 自定义特征:例如,滞后收益率
df['return_1'] = df['close'].pct_change(1)
df['return_5'] = df['close'].pct_change(5)
# 最小-最大缩放进行归一化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scaler = MinMaxScaler()
features = ['rsi_14', 'macd', 'bollinger_mavg', 'atr', 'stoch_k'] # 示例特征
df[features] = scaler.fit_transform(df[features])
# 相关性分析以删除冗余特征
corr_matrix = df.corr().abs()
upper = corr_matrix.where(np.triu(np.ones(corr_matrix.shape), k=1).astype(bool))
to_drop = [column for column in upper.columns if any(upper[column] > 0.95)]
df = df.drop(to_drop, axis=1)
初步尝试与挑战
有了数据后,作者首先尝试了传统模型:ARIMA 时间序列预测,然后是基于树的集成模型如 XGBoost 和 AdaBoost。这些模型能够处理非平稳性,但无法捕捉市场的序列特性。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X = df[features]
y = (df['close'].shift(-5) > df['close']).astype(int) # 5个时间步后价格上涨的二元标签
# 注意:在实际交易系统中应使用时间序列分割而非随机分割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model = XGBClassifier(n_estimators=100, learning_rate=0.1)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preds = model.predict(X_test)
print(f"准确率: {accuracy_score(y_test, preds):.2f}")
初期运行达到约 55% 的准确率,但修复数据泄露问题后,结果降至 50%-52%。在交易中,随机漫步是 50%,所以任何超过这个数字都是有价值的。
突破边界:从 RNN 到强化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RNN)是捕捉时间模式的逻辑选择。作者依次尝试了普通 RNN、LSTM 和 GRU 来处理梯度消失问题。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Dropout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128, input_shape=(timesteps, num_features), return_sequences=True))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LSTM(64))
model.add(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二元输出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_reshaped, y_train, epochs=50, batch_size=32, validation_data=(X_val_reshaped, y_val))
LSTM 将准确率提高到 54%-56%,但仍然不够突破性。市场是非平稳的,市场状态会随着新闻或经济变化而改变。
然后,作者尝试了强化学习。交易非常适合强化学习:代理在环境中选择行动(买入/卖出/持有)以最大化奖励(收益减去成本)。
import gym
from stable_baselines3 import PPO
class TradingEnv(gym.Env):
# 自定义环境:状态 = 特征,动作 = [0: 持有, 1: 买入, 2: 卖出]
# 奖励:收益变化 - 滑点 - 佣金
pass
env = TradingEnv(df)
model = PPO("MlpPolicy", env, verbose=1)
model.learn(total_timesteps=100000)
强化学习面临许多挑战:波动市场中的噪声奖励、样本效率低下(需要数百万步)以及不稳定的训练。这种方法在模拟中有前景,但尚未准备好投入实战。
Transformer 的突破:TFT 技术
在尝试了多种模型后,作者转向了 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出色的模型,它擅长处理长距离依赖关系,这正适合金融时间序列,因为远距离事件也会产生影响。
经过测试,时间融合 Transformer(TFT)表现最佳。它来自 PyTorch Forecasting 库,专为多步预测设计,能够融合静态元数据(如货币对)和动态协变量(指标),并通过注意力机制和变量选择网络提供可解释性。
from pytorch_forecasting import TemporalFusionTransformer, TimeSeriesDataSet
from pytorch_lightning import Trainer
# 设置数据集
training = TimeSeriesDataSet(
df,
time_idx="timestamp_idx",
target="return_5",
group_ids=["pair"],
max_encoder_length=60, # 回顾窗口
max_prediction_length=10, # 预测范围
static_categoricals=["pair"],
time_varying_known_reals=["rsi_14", "macd", ...],
# ... 更多参数
)
model = TemporalFusionTransformer.from_dataset(training, learning_rate=0.001)
trainer = Trainer(gpus=2, max_epochs=30)
trainer.fit(model, train_dataloaders=training.to_dataloader())
结果?在样本外数据上实现了 63% 的准确率——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注意力可视化显示,模型关注波动性峰值,这与市场直觉一致。
从实验室到实战:回测和部署
实验室的成功需要在真实世界中验证。前向回测是关键:在历史数据块上训练,在看不见的未来时期上测试,以模拟实时交易。
设置:3 个月的滚动窗口,每周重新训练以适应市场状态变化(例如,从牛市到熊市)。 指标:不仅是准确率——还有夏普比率(>1.5)、最大回撤(<20%)和收益曲线。
回测后,作者设计了决策引擎:如果上涨概率 > 0.6,买入;< 0.4,卖出;否则持有。通过 cTrader API 集成,使用 protobuf 进行低延迟消息传递,使用自定义执行处理程序控制滑点。
import ctrader_api as ct
def execute_trade(signal, pair, lot_size):
if signal == 'buy':
ct.place_order(pair, 'buy', lot_size, stop_loss=atr_based_sl, take_profit=None)
# 类似地处理卖出/持有
实时部署与经验教训
系统成功上线——稳定、适应性强,且在初始几个月内盈利。这引发了与量化公司的持续合作。现在,作者正在扩展它:多目标优化(例如,最大化夏普比率同时最小化尾部风险),并将 Python 瓶颈移植到 C++ 以使用 Eigen 和 OpenMP 等库进行并行加速。
总结
从金融新手到构建全栈 ML 交易系统,这是一次壮观的旅程。从原始数据管道、模型迭代、严格回测,最终实现实时执行。关键启示?在交易中,即使是适度的优势(如 63% 对比 50%)在与工程纪律结合时也能转化为重大价值。
本文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 Python 和机器学习应用于实际金融场景,创建一个端到端的交易系统。无论你是数据科学家还是 Python 开发者,这些技术都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而不仅仅是金融交易。
参考文章
加入专注于财经数据与量化投研的知识星球【数据科学实战】,获取本文完整研究解析、代码实现细节。财经数据与量化投研知识社区
核心权益如下:
- 赠送《财经数据宝典》完整文档,汇集多年财经数据维护经验
- 赠送《量化投研宝典》完整文档,汇集多年量化投研领域经验
- 赠送《PyBroker-入门及实战》视频课程,手把手学习量化策略开发
- 每日分享高质量量化投研文章(已更新120+篇)、代码和相关资料
星球已有丰富内容积累,包括量化投研论文、财经高频数据、 PyBroker 视频教程、定期直播、数据分享和答疑解难。适合对量化投研和财经数据分析有兴趣的学习者及从业者。欢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