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不会编程,也能用生信和机器学习发现疾病秘密与临床价值吗?

生信人 • 1 周前 • 29 次点击  

在临床和科研中,我们经常面对海量的基因表达数据。
问题是:这些数据太复杂,看不懂怎么办

· 哪些基因重要?
· 能不能区分不同亚型?
· 对预后有没有价值?


这时候,机器学习就像一个“智能助手”:

·自动从成百上千个基因里挑出关键因子

·帮助我们发现疾病分型

·预测病人的预后或药物反应

·给临床研究提供线索


别担心,“机器学习”听起来高大上,但用起来其实并不难。下面给你一个最简单的示例  :

 R语言实操:用随机森林预测肿瘤亚型

r

# 加载必要包library(caret)library(randomForest)library(ggplot2)

25年肿瘤研究二十大热点

 长按扫码添加 免费邮寄到家


个性解读|课题设计

生信热点|直播分享


 1. 模拟100个样本 × 500个基因

r

expr_matrix 100*500), nrow=100, ncol=500)colnames(expr_matrix) "Gene"1:500)labels "SubtypeA""SubtypeB"), 100, replace=TRUE)
data data$Subtype


 2. 划分训练/测试集

r

train_index data$Subtype, p=0.8, list=FALSE)train_data data[train_index, ]test_data data[-train_index, ]


 3. 训练随机森林模型

r

rf_model ~ ., data=train_data, ntree=100, importance=TRUE)


 4. 测试集预测 + 混淆矩阵

r

pred confusionMatrix(pred, test_data$Subtype)


到这里,模型就能预测不同亚型了。但结果光看数字还不直观,于是我们继

 可视化结果

1. PCA降维:看亚型是否能区分

r

pca pca_df 1:2], Subtype=labels)
ggplot(pca_df, aes(x=PC1, y=PC2, color=Subtype)) +  geom_point(size=3, alpha=0.8) +  labs(title="PCA of Gene Expression Data")

不同亚型如果在散点图中自然分开,说明基因表达模式确实有差异。


 2. 随机森林基因重要性:找关键基因

r

library(dplyr)importance_df   Gene = rownames(importance(rf_model)),  Importance = importance(rf_model)[,1])
top_genes %  arrange(desc(Importance)) %>%  head(20)
ggplot(top_genes, aes(x=reorder(Gene, Importance), y=Importance)) +  geom_bar(stat="identity", fill="steelblue") +  coord_flip() +  labs(title="Top 20 Important Genes",       x="Gene", y="Importance")

这些“贡献度最高”的基因,可能就是潜在的分型标志物药物靶点


 3. 混淆矩阵热图:模型预测效果

r

cm $Subtype)cm_df $table)
ggplot(cm_df, aes(x=Prediction, y=Reference, fill=Freq)) +  geom_tile(color="white") +  geom_text(aes(label=Freq), color="black", size=6) +  scale_fill_gradient(low="white", high="steelblue") +  labs(title="Confusion Matrix Heatmap")


一眼就能看出:模型把多少样本分对了、分错了。


4. ROC曲线 / AUC:临床常用指标

r

library(pROC)prob "prob")[,1]roc_obj 
plot(roc_obj, col="red", lwd=2, main="ROC Curve (Random Forest)")auc(roc_obj)

AUC 是临床医生最熟悉的“判别能力”指标。


5. 聚类热图:模式可视化

r

library(pheatmap)pheatmap(expr_matrix[, top_genes$Gene],         show_rownames=FALSE, scale="row")

热图能展示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非常直观。


 6. t-SNE降维:更适合复杂数据

r

library(Rtsne)tsne 30, dims=2)tsne_df 
ggplot(tsne_df, aes(x=X1, y=X2, color=Subtype)) +  geom_point(size=3, alpha=0.8 ) +  labs(title="t-SNE of Gene Expression Data")

PCA更强大,经常用来展示分型聚类。


7. (可选)生存曲线:直接连到临床预后

r

library(survival)library(survminer)
surv_df 1:1000100),                      status=sample(0:1100, replace=TRUE),                      group=labels)
fit ggsurvplot(fit, data=surv_df, pval=TRUE)

不同分型预后差异显著?那就可能有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能告诉我们什么?

1.模型准确率:能不能正确区分不同亚型?

2.重要基因:哪些基因对分类贡献最大?

3.临床启示:这些关键基因可能就是新的分型标志物或潜在靶点。


 一句话总结
即使不会复杂的编程,只要会用现成的工具,机器学习就能帮我们在庞杂的基因数据里找到规律,挖掘出与疾病相关的临床价值。

25年肿瘤研究二十大热点

 长按扫码添加 免费邮寄到家


个性解读|课题设计

生信热点|直播分享

最新文章汇总(持续更新ing)


最新热点方向

1、Cell重磅!衰老的标志从12个增加到14个!

2、汪汪队立大功!剑桥大学带着拉布拉多登上Science封面,贪吃竟成科研密码

3、癌细胞的顶级“阳谋”!Cancer cell揭秘癌细胞如何利用精氨酸策反巨噬细胞,建起免疫逃逸堡垒

4、打破常识!Science重磅揭示中年发福真相:脂肪细胞不是躺平了,而是“卷疯了”!

5、不是我吹,2025年研究热点往这方向走就对了!!


生信人课堂

1、多组学水平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套路

2、单细胞+空转王炸组合,探索骨骼肌纤维化巨噬细胞

3、以小博大,紧张刺激:肿瘤耐药研究,从基因到网络

4、零基础入门-单细胞课程

5、史上最全格局打开,细讲基因组学,确定不来学学?


  课题设计 生信分析数字产

概普生物 让科研丰富

图片
生信人

专注于基因技术相关知识分享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





END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6087
 
29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