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区块链在能源领域落地?可自己发电卖给邻居

一本区块链 • 6 年前 • 351 次点击  


文 | 棘轮 


自区块链诞生之日起,“能源”就一直与区块链紧密相连。


而新能源的普及,让能源行业变得更加分散,也让区块链从业者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能源领域。


早在2016年,就有从业者尝试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智能微电网平台,让同一个社区内的居民自由售电购电。


而在此之外,碳排放权交易、电力资产证券化等诸多领域,也是能源区块链从业者尝试的方向。


未来区块链还将如何落地于能源领域?它又将为能源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01 能源分散化



能源,是比特币世界的运转基石。从塞北的大型火电机组,到四川山谷间的小水电站,比特币矿工们不断迁徙,只为寻找最廉价的电力资源。无数台矿机日夜运转,构成了庞大的算力,让比特币免于遭受51%攻击。


与此同时,比特币也因此背负了浪费电力、制造污染的骂名。201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1%的电力资源被用于比特币挖矿。有159个国家的全国用电量,都不及全球比特币矿工耗电之和。


区块链技术自比特币脱胎之后,也有区块链从业者也开始思考,是否能将区块链落地于能源领域。


能源将会成为仅次于金融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能源区块链企业“融链科技”创始人胡锴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事实上,早在2016年,就已经有企业尝试,将区块链与能源行业融合。


2016年4月,美国能源初创企业LO3 Energy与区块链企业Consensus Systems合作,在纽约布鲁克林某街区建立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微电网平台——“TransActive Grid”。


TransActive Grid平台的智能电表


通过这一平台,当地居民埃里克成功地将自家房顶太阳能板发出的电能,出售给了邻居。


这一交易基于当时方兴未艾的以太坊平台——交易由智能合约自动完成,而埃里克售出的每一度电都被记录在以太坊区块链上。


ConsenSys的联合创始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逐渐普及,电力行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分散,然而,人们仍然不能将自己发出的过剩电力上传到电网,并出售给自己的邻居。


以往,传统电站的高昂建设成本,以及政策对企业、个人自主售电行为的限制,都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分散化。但如今,这两大制约因素,正在逐渐消失。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电改9号文”——国家未来将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中国售电市场自此放开。


而在能源结构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较小,单个电站的投资成本更低,且地理分布更加分散。此外,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者也可购买光伏发电板,实现电能自给自足,甚至对外售电。


新的能源结构,以及新的市场模式,也将催生出新的行业参与者。


“如今,能源市场正处于变革期。新能源将有望逐渐取代旧能源。”胡锴表示,“而相较于传统能源行业,新能源市场中的参与者较以往更多、更复杂。”


在传统电力行业中,电网只需协调少数大型电站与用电方。而在新能源时代,如何将更多难以协调的参与者融入其中,则将成为电力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区块链,是为数不多的解决方案之一。



02 区块链落地



“在新能源时代,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微电网。”能源行业研究员宏凯指出,“而这些微电网,自身就包含了‘源-网-荷-储’四大环节。”


所谓的“源-网-荷-储”,即电力生产方、电网、电力消费方与储能设施。而目前的区块链智能微电网平台,则致力于整合上述四大环节。


2017年,融链科技在北京顺义某国企园区内,试点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微电网平台。这一园区内共安装了460余块智能电表,每5分钟便会采集一次电力数据。平台会将采集数据加上时间戳,并将哈希值进行上链存储。


而这些电力数据信息,可以在融链科技的可视化数据平台实时呈现,并进行后期追溯与诊断。此外,该园区内的源-网-荷-储各方,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自由交易电力资源。


“有了这套系统,智能微电网可以不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管家’。”胡锴说。



在微电网之外,区块链在能源行业的另一落地领域,是碳排放权交易。


1997年,联合国通过《京都议定书》,鼓励各国使用经济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2年,中国发改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开放了碳排放权的交易。


所谓碳排放权交易,即政府向各类企业出售碳排放权指标(业界俗称“碳票”),企业可按需认购。而政府也可通过这一经济手段,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市场宏观调控。


然而,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与计划存在出入。按照相关政策,碳票富余的企业,可以将一部分碳票转售给其它企业。


这就意味着,业界需要一个可供企业自由交易的碳票交易平台。而区块链,可能是这类平台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碳票的频繁交易,使得其极难实现全流程追溯,甚至容易遭遇篡改。而区块链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属性,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此外,区块链也可与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将企业的碳排数据上链,并与碳票额度进行比对。一旦企业超标排放,区块链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对企业执行罚款。


在碳票交易中,区块链可以将每一张碳票都打上标记。而在胡锴看来,融链的目标,也是将每一度电都打上标识。“借助区块链,每一度电是谁发的,谁用的,都有据可查。”他表示。


对于单纯的电力交易而言,为每一度电打上标识,在现阶段仍显冗余。但一旦这样的基础设施搭建完成,电力行业便可以与金融结合,创造出更多的衍生品市场。


趣链科技就在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能源行业的资产证券化。


“我们正在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对光伏电站进行资产评级认证,以实现电站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趣链科技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张贝龙介绍称。


近十年来,在政策看好、国家补贴的带动下,光伏电站进入了建设高峰期。但行业的火爆,也滋生了种种乱象。


一些光伏电站的建设方,将建成投产的电站交付给业主方后,仍然以运营方的身份继续运营电站。但这时,部分电站运营方缺少精细运营的动力,并最终导致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下降,回本周期延长。这也给光伏电站建设方的后续融资带来了困难。


而趣链科技与某光伏电站建设集团设计的解决方案,则是引入资产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并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电站资产证券化。


“区块链的作用,是让保险公司能够为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供担保。”张贝龙表示,保险公司会收集电站所在地区的光照信息,评估出理论发电量,并对电站的实际发电量进行远程监控。


如此一来,一旦电站运营人员出现消极怠工、运维不及时等情况,保险公司就可以通过区块链中的可信数据对电站进行仲裁。“在这一平台中,区块链成为了电站、保险公司与资产评级机构沟通的桥梁。”张贝龙表示。


而区块链在其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对光伏电站这一极其复杂的非标准化金融产品,进行了标准化的改造。



03 未来



尽管已有诸多项目落地,但区块链在能源领域的普及,仍面临诸多阻碍。


第一个阻碍,是能源行业较为落后的信息化水平。


“能源是一个十分传统的行业。”胡锴表示,“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仍较为落后。”


区块链被视作继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技术。但在能源行业,高度依赖物联网设备的“能源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普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融链科技设计了一款标准化硬件产品——融链魔方。


这款硬件既可以作为物联网设备实现能源信息采集、通信,也可以充当能源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实现信息上链。


在一些能源区块链从业者看来,实现“能源互联网”,才是迈向“能源区块链”时代的第一步。


事实上,国家电网自身也在强化“能源互联网”及“能源区块链”领域的建设。今年5月,马化腾拜会国家电网,双方宣布将共同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国网上海、浙江、青海等地分公司,也开始在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共享储能等领域开展研究。



在信息化之外,制约能源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政策。


直至今日,能源行业仍是一个高度中心化且依赖国家政策的行业。政策的变动,可能让许多能源区块链企业迅速出局。


以区块链在能源领域的重要落地场景之一——碳排放权交易为例。2017年3月,发改委发布文件,宣布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与交易机构的备案申请。许多聚焦这一领域的能源区块链企业因此停摆。


在美国,LO3 Energy在纽约布鲁克林建设的全球首个区块链智能微网平台TransActive Grid,也因纽约禁止个人售电,一度被叫停。


随着国内对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补贴的逐步减少,一些聚焦于新能源行业的能源区块链企业,也开始出局。


事实上,高度依赖国家补贴,正是新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山西大同某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对一本区块链透露,目前该电站的上网电价为0.7元每度,甚至超过了居民用电价格。而当地常规火电站的上网电价仅0.3元每度。相比之下,光伏电站毫无成本优势。


在一部分能源从业者眼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不可能成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仍然有大量从业者认为,新能源未来将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补充,且它们的未来占比仍将不断增长。


“能源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胡锴指出,“这些分布式的新能源,哪怕只有5%、10%,也能容纳足够多的玩家入场。”


仍有许多从业者看好区块链在能源领域,尤其是电力行业的落地。


宏凯认为,在所有人类开发的能源类型中,电能是最特殊的——在大多数工业领域,它都不能被直接利用,而是需要被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类型。


然而,电能却因为便于输送,成为了众多能源之间的“一般等价物”。换言之,它成为了一种“能源货币”。


而货币,则天生与区块链技术契合。


                          


从比特币挖矿到能源区块链,区块链正在由“高耗能产业”转向赋能传统行业。


而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区块链骗局不断,如何保护财产安全?


“区块链”兴起后,不少违法项目,都披上它的外衣,吸引新“韭菜”。大量受骗者投入资金,却血本无归。


不懂趋势、技术和行情的普通人,该如何去伪存真、保护财产安全?


为此,一本区块链携手Bvaluate,替您鉴别真伪项目、甄选最佳项目。


扫码了解详情



本文为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