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彩娴
编辑 | 刘冰一
近日,亚马逊公布了2020年Q1/Q2机器学习研究奖(AWS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Awards)获奖者名单,入选人数一共为22人。其中,15位华人学者入选! 该奖项设立于2017年,面向发展开源工具、进行有利于整个机器学习社区的研究,或创立使用亚马逊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的有影响力的研究。 在2020年的评选中,亚马逊首次与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大学进行合作。 自设立以来,亚马逊机器学习研究奖已支持了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80个学校和研究机构的190多个研究项目,包括机器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医学研究、神经科学、社会科学、物理学和机器人技术。 在公布时间上,该奖项的常规操作是延迟一年发布,即2021年公布2020年获奖者名单,2020年公布2019年获奖者名单……以此类推。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的获奖者名单中出现了许多大神身影!
获奖研究:Enabling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for Open, Low-Resource Information Extraction张超,现任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本科与硕士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8年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生导师为韩家炜。主要研究目标是提高机器学习的标签效率、不确定感知性与可解释性,同时专注于使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知识来分析科学领域所出现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与时空数据)与结构化数据(如图形),尤其是材料科学与生物医疗领域。他曾获得2020年亚马逊教职奖、NSF资金支持、2020年谷歌教职研究奖、ACM SIGKDD 2019 论文亚军、IMWUT 2018 杰出论文奖、ECML/PKDD 2015 最佳学生论文亚军、个人主页:http://chaozhang.org/
获奖研究:Speech Processing Decathlon李宏毅,现任国立台湾大学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与博士均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曾在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担任口语系统小组的客座科学家。他的研究重点是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口语理解和语音识别。他的合作研究曾获得 ISCA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个人还获得2017年中国计算机协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9年Salesforce研究奖、2019年吳大猷先生纪念奖等。因为生动有趣的课程讲解,李宏毅被网友亲切称呼为“宝可梦大师”。个人主页:https://speech.ee.ntu.edu.tw/~hylee/ 
获奖研究:Organizing Crowd Workers to Categorize Bias in ML Systems with Bias Bounties洪宜安,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人机交互系教授(也是HCII第一位华人教职)。本科就读于佐治亚理工学院93级软件工程与操作研究与离散数学专业,博士毕业于UC Berkeley。他的研究兴趣是人机交互、隐私与安全的交叉研究与系统,主要研究课题有两个:1)如何使用丰富的感知数据来改善生活;2)如何保护每个人的隐私与安全。团队研究获DARPA、NSF、IBM、微软、诺基亚、英特尔、谷歌、三星、雅虎、斯隆基金等等机构的赞助。 个人主页:http://www.cs.cmu.edu/~jasonh/ 
获奖研究:Graph Neural Networks for Learning on Heterogeneous Graphs: Methods, Applications, and Tools
金国庆(Irwin King),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IEEE Fellow。本科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硕士与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主要研究兴趣为机器学习、社交计算、网络智能、数据挖掘和多媒体信息处理。曾担任UC Berkeley信息学院客座教授。 个人主页:http://irwinking.com/
获奖研究:Empower Heterogenous Information Network with Label Efficient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韩家炜,现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系教授,IEEE与ACM双会士,美国信息网络学术研究中心主任。1966年高中毕业于郑州七中,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1979年考入中科院读研究生,1985年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库与信息网络。目前共出版12本著作,其中,他与Micheline Kamber、裴健合作撰写的专著《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为数据挖掘界公认的经典教材。个人主页:http://hanj.cs.illinois.edu/
获奖研究:Distributed Large‐scale Graph Deep Learning by Gradient‐free Optimization 现任埃默里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化,2016年博士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尤其是时空与网络数据挖掘、图形学中的深度学习、非卷积优化与可解释机器学习。曾获得2020 NSF职业奖、2019年Jeffress Trust Award、2018年NSF CRII奖,2016年被微软研究评为“数据挖掘的20位新星”之一。他的工作曾获得 ICDM 2019 最佳论文奖。 个人主页:http://cs.emory.edu/~lzhao41/index.htm
获奖研究:21st Century Seasonal to Annual Global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Dynamics: A Spatial- Temporal Cube Reconstruction Approach Using Amazon Web Services
宫鹏,现任香港大学副校长。曾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UC Berkeley终身教授、南京大学教授等。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90年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理系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土地覆盖/利用分类、遥感生态测量学-森林与草地生态参数的精确估算、全球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探测、多数据源空间数据的综合分析算法、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模拟与传播、以及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方法。 个人主页:https://presidentoffice.hku.hk/smt/pvc-AD.html
获奖研究:Deep Relational Forecasting for Dynamic Graphs虞琦,现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计算机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南加州大学。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理论与应用(尤其是应用于大规模时空数据),研究兴趣还包括优化、深度学习、时空推理,以及机器学习与物理学的结合研究。曾获得2020 Adobe 数据科学研究奖、2019-2020 谷歌教职研究奖、NeurIPS 2020“用于公共医疗的机器学习”研讨会最佳论文等。
获奖研究:Synthesizability-Guided Molecular Graph Generation via Deep Learning宁夏,现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CS硕士与统计学硕士双学位,2012年博士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博士生导师为George Karypis。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以及这些技术在化学信息、药物开发、医疗信息与健康信息上的应用。曾获得国家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个人主页:https://u.osu.edu/ning.104/members/xia-ning-pi/
获奖研究:Graph Neural Networks for Drug Repositioning曾湘祥,现任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硕士与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智能、图神经网络、知识图谱、生物医疗大数据等。曾担任厦门大学助理教授、马德里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誉访问教授。研究工作获IMCS协会2016年度最佳论文奖,2019年ACMC会议最佳论文奖。成果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引领者奖”(SAIL奖)榜单。他入选了科睿维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0),获2019年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20年亚马逊AWS机器学习研究奖(中国大陆三人获奖)。个人主页:http://csee.hnu.edu.cn/people/zengxiangxiang
获奖研究:I-RadioDiagno: Human-Centered AI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Tool
现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Bill & Lewis Suit教授。1996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2001年获得南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数据驱动科学、知识图谱与挖掘、医疗与药物发现中的AI技术等。个人主页:https://yingding.ischool.utexas.edu/
获奖研究:Exploring Interaction Models on Graph Data and their Applications on Recommender Systems俞勇,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Web搜索及挖掘、语义搜索、P2P搜索、语义Web、本体工程(Ontology Engineering)和无线应用。曾为亚洲首次夺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全球总决赛冠军(2002年),创办了上海交大以培养计算机科学家为宗旨的ACM试点班,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员,被誉为“ACM总教头”。个人主页:http://apex.sjtu.edu.cn/members/yyu
获奖研究:Towards Robust Spoken Language Understanding陈缊侬,现任国立台湾大学副教授。本科与硕士就读于国立台湾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5年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
获奖研究:Provabl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Real World: Efficient Exploration, Model-Based Learning, and Sim2Real王昭然,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学院助理教授、计算机科学科学客座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ORFE 系(Microsoft Research PhD Fellow)。他的研究兴趣是机器学习、优化、统计、博弈论与信息理论,研究目标是开发下一代数据驱动的决策方法、理论与系统,与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人工智能技术相适应。曾获得 AISTATS荣誉论文奖、 INFORMS 与 ASA 的最佳学生论文奖。 个人主页:https://zhaoranwang.github.io/ 
获奖研究:Knowledge Augmented Dialog Systems with Computational and Sample Efficiency俞舟,现任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2011年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与英语语言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博士导师为Alan W Black与Alexander I. Rudnicky。她的主要研究是为实时智能交互系统设计算法,使用口语以外的手段协调用户行为,尤其是学习多模态感知与分析、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及人机交互等技术,对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进行优化。曾入选2018年“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的科学家”。个人主页:http://zhouyu.cs.ucdavis.edu/https://www.amazon.science/research-awards/program-updates/aws-machine-learning-research-awards-recipients-announced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AI科技评论的推送。为了第一时间收到AI科技评论的报道, 请将“AI科技评论”设为星标账号,以及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