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ICO如何把创业公司推向生死边缘?《硅谷》第五季开涮区块链

财经杂志 • 6 年前 • 346 次点击  

戳下方,Jane把硅谷讲给你听

ICO正在成为过去式,私募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玩法。刚刚过去的纽约Consensus大会,有一半的参会者都是投资人。


《财经》驻硅谷记者 刘泓君|文  宋玮|编辑


想了解ICO(首次公开募币)有哪些坏处,或许你该去看一看最新一季的美剧《硅谷》。这是一部不失真实又黑色幽默的喜剧,每季都会把硅谷的流行元素第一时间加入剧中,每一季开头的片花中也暗藏当下的互联网竞争格局。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讽刺了很多互联网圈内的梗,是一部全程嘴炮高级黑的创业故事。它围绕创业公司Pied Piper展开,这家公司的发展目标几经变化,开始做“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这让剧中的硅谷巨头Hooli(影射苹果、谷歌、乔布斯)感到紧张。看似荒诞的剧情,都是在讽刺真实的硅谷。(以下含有大量剧透)



这季,当这家公司打算B轮融资时,公司一个炒比特币的元老提出了一个新点子——让我们ICO吧。创始人在鄙疑中听完了这个点子,随后他们去找了投资方。当投资方听到他们想要ICO,心虚式的自我防卫开始了,各种抨击ICO的坏处,并且让他们去找一个此前投资了ICO亿万富翁。这位亿万富翁正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堆中寻找一个U盘——他投资了30个项目,29个项目血本无归,只有U盘中这一个项目赚钱了,但是他却把项目的私钥弄丢了。


随后,Pied Piper被说服放弃ICO,继续安心B轮融资。此时,这家风投机构陷入前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巨额亏损的压力中,该机构的管理合伙人希望给创始团队施加压力加入广告。此前劝他们不要使用ICO的投资人,开始偷偷打电话告知消息,并重新劝他们ICO。听从投资人劝告后,他们上了代币。原计划发行价68美元的代币,上市之后跌到0.7美元。


该剧用幽默的手法开始展现了ICO之后公司的萧条,员工无精打采,创始人的小白版上画满了各种拉盘策略,币价涨不上去,钱没有融到,却又经历了51%攻击。51%攻击是指,如果有超过51%的算力发起攻击,就可以窜改数据,甚至摧毁整个网络。


为了避免51%攻击,创始人在所有心血付诸东流的压力下,差点免费把公司送给竞争对手:拉入巨头对战、寻找合作伙伴,与风投和竞争对手博弈。一系列激烈对抗后,这家创业公司终于成长壮大了。


看到这家公司开始租下三层楼的超大办公室时,我突然有点激动——在前五季中,编剧给这家创业公司设计了100种死法,却从来没有成长为一个超过百名员工的大公司。被区块链一波三折的搅浑水之后,这家公司终于得到了一个成长的契机。


无论是毁灭还是成就,这部剧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把一家公司“区块链化”的好与坏,荒诞背后却展示出了一个真实的行业:ICO带给创业者更多的控制权,让风险投资人高度紧张,币价浮动导致人心浮动无心工作,面临的监管难题,以及被操控的风险。



在真实的硅谷中,ICO也是一把双刃剑。我曾经在硅谷参加一场投资人与创业者的聚会,一位连续四次创业者开始在饭桌上大肆批判风险投资人:他们迟到不守时,你在酒店等了两个小时最后告诉你不来了;见一圈投资人,他一周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这些人使用精心设计的文件让公司按照投资人意愿发展,甚至将创始团队赶出公司。ICO的到来让他兴奋,他的第四次创业终于不用再像噩梦般的看投资人脸色了。


对很多已经成功ICO的创业者来说,这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大批不成熟项目上线,导致炒币者们血本无归。“中国项目吃了很多苦头,币价跌了就会有人闹事。有闹事的人买了200个以太币入场,最后跌的只剩0.1个以太币。”一位币圈老人说到。


对创业者来说,一旦项目ICO了,似乎都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升币价上。在项目的微信群中,每天都有人喊着如何拉盘,如何把币价炒起来。激烈的人身攻击,义愤填膺的态度,除了应对监管难题以及做出产品,创业者的苦恼还来自于给他们筹资的公众。项目的营销能力似乎是一件比做好产品与技术更重要的事。一位区块链创业者告诉我,他其实非常希望监管部门 “停止ICO”。


曾经一纸“九四禁令”即使阻止了国内的ICO热潮,但巨大的利益驱使这些人把项目搬到了海外,地下暗流不止。在国外建服务器、募资、发行,甚至还有很多人开始研究各个国家的开号策略。


日趋严格的全球监管压力下,行业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ICO正在快速过时,现在币圈流行“私募”,并崛起了一大批专门投资区块链的私募基金。在刚刚过去的纽约Consensus大会上,几乎成了一次全球链圈大聚会。一位参加活动的人告诉我,几乎去了7000-8000人,其中一半都是投资人,还都是合规的投资机构。


这源于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趋严。此前,只有经过授权的投资人才能进行私人证券配售。尽管ICO属于证券还是代币,监管部门还有争议。但此前SEC的大量查处ICO项目,没人愿意承担违反美国证券法的严重后果,现在很多加密货币项目都会主动限制美国公民参与,只对合规的投资者开放。


当问起这场会议有什么新收获时,区块链投资人Chris Li说:“骗子还是很多,有很多好项目,还是有很多不靠谱的项目。”


即使是区块链领域的专业投资者,他们也看起来像“赌博”: “传统VC不太了解区块链投资的理念,区块链还在早期,很多东西还是概念,所以没法投,风险太大了。但是现在整个行业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靠概念,想象或者打赌的成分太重。”


如果说风险投资项目有10%的成功率就不错了,在极早期阶段的区块链行业,连产品都没有,普通人又如何能比有着严谨投资规划的风投机构胜算更大。“我们正在制造一些难度,限制人们大量购买加密货币,在购买的时候,你必须要表明会使用这些加密货币。” ConsenSys创始人Joe Bubin也提倡要给加密货币的购买增加难度。


无论是私募还是ICO,只要上了交易所,创业者与投资人均可套现。这时,何种资质的项目能够上线交易所,交易所的把关也尤其考验行业自律与监管。


币安与红杉的官司也在圈内掀起论战。红杉起诉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违反投资排他性协议,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宣布要在币安清除所有与红杉有关的项目。传统投资者认为交易所权力过大,缺乏约束;一位区块链孵化器创始人却认为“红杉跟币安签订六个月内不能向其他机构融资”太过强势,越来越多区块链项目私募,不再依赖于风险投资机构。敢于叫板圈内顶级投资机构,背后正是区块链新势力的快速崛起。


以前,ICO通常出现在更多的区块链创业领域;如今,越来越多行业的创业者正在尝试使用“代币”进行私募,包括着人工智能行业、医疗行业以及农业。Terry是美国年轻一代的农场主,他正在加州种植杏仁儿,买农场土地、种树这些都需要大量筹资。他开始高频出现在一些区块链的活动上,尽管还未行动,他正在考虑将项目移到“链”上,而不是寻求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这样所有人可以分享项目收益。


从向公众公开募资,变成了向具有行业投资资格的人私募,这是区块链行业的进化,也是监管的作用。更多其他领域的创业者入局到这个乱象重生的行业,合规正变得尤其重要。在《硅谷》的结尾,另一颗被埋下的地雷正是来自美国监管机构的“问候”。

配音 | 刘泓君

音频剪辑 | 李阳

往期精华:


当扎克伯格不再年轻,Facebook也老了

比特币纽约曼哈顿买楼实验:加密货币正流向房地产领域

投资人眼中的硅谷变量:谁在阻碍下一个独角兽诞生?

Facebook市值蒸发500亿美元,扎克伯格做错了什么

首个华人学生体验奇点大学:从拜科学教到人类永生



Jane在硅谷

那些看起来奇怪的人与思想,或许正在改变世界。


我是刘泓君(Jane),《财经》杂志驻硅谷记者。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这片土地成为创新之源,我将记录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思,也传递那些聪明大脑的思维方式,还原一个新鲜、有趣、复杂的硅谷。


更新时间:周六/日(两周一期)

更新地址:「财经杂志」公众号、「财经」APP




责编  |  黄姝静  shujinghu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与腾讯独家合作内容,禁止转载。◢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j8HJ4cgQmt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2616
 
34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