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我面试伦艺的时候,遇到了关于ChatGPT的问题

康石石 • 2 年前 • 296 次点击  
 
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升学知识共享”栏目,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艺术留学体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水晶仁

汉艺国际教育22届学员
本科 谢菲尔德大学 数字媒体与社会
获RCA Service Design MA
RCA 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 MA
GSA 设计创新与交互设计 MDes
GSA 设计创新与服务设计 MDes
拉夫堡大学 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 MA
拉夫堡大学 服务设计创新 MSc offer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除了比较日常的自我介绍之外,伦艺会问作品集里你最喜欢哪个项目,挑一个来重点说一下团队合作的经历;然后也有比较新鲜的问题,问我对于ChatGPT的看法,这个是真的没有预料到。
 
感觉他们的确在关注新技术和一些热点问题大家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当下的议题,什么元宇宙、人工智能这些,提问的时候也可以多去问老师一些关于新技术的问题,他可能很乐意去跟你探讨,这样你就把整个采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对不对,那老师可能会对你印象更深刻一些,大概。
 
以上仅供参考,毕竟虽然我感觉我当时跟伦艺老师面试聊得挺开心的,但是我被拒了
 
可能还是竞争太大了,没有PK过别的同学吧。
 
 
01
我本科学社会学的
 
谢菲的数字媒体与社会专业是放在社会学院的,跟设计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在学社会学的时候就觉得,其实除了大量的讨论和每天写论文之外,偶尔还会接触到一些,比如说让我们做一些网页设计,或者说做一些小动画,慢慢地就对这方面有了兴趣,想着,那研究生要不就学一个不一样的专业吧。
 

一些设计初尝试

 
大二暑假的时候去一个留学生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山区支教,认识了很多不同专业的同学,有一个学插画的女生,她是伦艺的,跟我强烈安利了他们学校,说老师真的很好。伦艺也是我了解到的第一个艺术院校,感觉学生思维很开放,产出也很有趣,然后地理位置也很好,好好哦,想学设计,想去伦艺。
 
然后不是投了吗,拒了呀
  
支教
 
跨专业的难点可能在于不知道怎么去 把自己的概念一步一步的落实成实体,或者说展现给观众,因为社会学和设计这两种思路是不一样的,有可能你脑子里想很多就像写论文一样,最后阐述就是一篇论文。但现在要比论文更复杂,你要用更多元的方式来展现你的想法,每做一个新项目学一个新本领,做交互装置、游戏、app、服务系统、珠宝……
 
到处找视频学,从0开始啃unity……可能最后也属于是学得不怎么精通然后乱拼乱凑做出来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把本科的一些社会学概念运用到设计和艺术的实践当中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02
本着试试的心态投了皇艺,给了我两张offer
 
不过皇艺没有面试,直接就把offer给我了,那跟大家分享一下作品集的内容吧。
 
我作品集只做了四个项目,项目一主要做的是数据隐私,和隐私数据商品化的议题,这就是属于我们本科一直在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后我做了一个互动装置,去展示我们与数据的关系,和商业运作的数据模式。
 

承受新技术的鞭打

 
第一个项目做了大概有快半年,整个过程就很艰难,一直在想怎么把这个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化地给它表示出来。
 
项目二是做了一个以鱼的刻板行为来影射人类社会当中刻板行为的项目,这个项目做得也挺头疼的,牵扯到的东西很广。我找的原始意象是脱离自然生长环境的动物,把它们的一些被圈养的刻板行为,或者说思维定式,做了一个游戏
 

实地考察

 
我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我的作品风格里跟着两个不同作品集老师的影响,项目一二比较大胆跳脱,不停地在有新的想法;后面两个项目三四目标性和针对性会更强一些,比较落地和传统。可能因为转专业会比较依赖于模仿去摸索表达方式?反正两个老师我都挺喜欢的。
 
项目三是关于我们当地壮族的一个非遗传承保护,名字坡芽歌书,因为壮族本身没有文字,是通过一些图画和民歌来传承一些故事,然后我做了一个app和配套的服务设计,不过服务方面设计的比较少,没有时间去细化。
 

对话手艺人

 
项目四是去年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做的一个智能穿戴珠宝,针对于更年期女性的潮热和心理问题。这个也是我项目里面,我感觉比较硬核的项目,因为是它是产品结合服务,我第一次去那么精准地要建模prototype的测试、实体的产出、新技术的使用什么的,然后又是团队合作、线上线下结合,很多元,再加上本身探讨的问题也有社会性的因素,感觉这个项目应该对我的申请来说挺加分的。
 
我总结的建议是,大家都知道做项目的时候可以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这个当然很好,就是在个人化的同时,也可以更加社会化一些,去关注社会上的一些、也不是说追热点,就是尽量去探讨一些社会化的问题我觉得对于申请会更有帮助。
 
尤其对于服务设计这样的专业,本身就是很强调与社会的联系。说到这个,可能这个层面上来说,学社会学这一类的专业会有一点本身关注话题方面的转专业优势,吧。
 
 
03
我毕业之后,准备了一年半的作品集
 
我是21年7月份,本科毕业那会开始准备的,一直弄到去年的12月份才提交完毕。
 

可能我比较佛,没那么急着要把所有东西都早早想好的执念。因为我完全也是在摸索当中才知道我喜欢什么,本科的时候也动过想转专业去学设计的想法,但学着学着吧就觉得哎,社会学学起来也挺有趣的,那要不研究生再去读设计吧?

 

那本科毕业了,我转来学设计了。我觉得很多东西本来也随时都在变,没有很早就想好应该也没关系吧。学服务设计之前我还想着以后规划职业方向往互联网大厂的方向走,现在又觉得以后也不一定要进大厂,毕业之后去一些ngo或者自由创业也挺好的我之前还想过以后要不进高校当老师呢,先看一下研究生读得怎么样吧。

  
  
我也经常做着做着作品集就emo了,然后老师就会建议我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也就不那么难受了。而且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很多你没有想到你能做出来的效果,最后给做出来了,做完的那一秒就觉得哇,还是值得的把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真的表达出来,是很快乐且有趣的过程。
 

夏令营的时候,承受新技术的鞭打x2

 
建议大家多和别人交流,而且真的我参加了夏令营之后感觉,有团队合作真的不一样!有团队合作的机会建议多去尝试,不光开阔思维,也能缓解焦虑,可能emo的情绪转移到队友身上了大家一起来分担哈哈。
 
如果有更多艺术留学,或者考研、保研、申博、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 问留学:

  •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 问保研/博士深造:

  • 申请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 问求职:

  • 求职公司+职位+个人情况


  • 参加作品集培训:

  • 个人姓名+深造/求职+专业


  • 参加学术论文指导:

  • 个人姓名+升学or毕业论文+专业

 
希望康石石能帮到每一名艺术生
无论艺术留学,还是艺术设计,或是认知世界


往期“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  

希望康石石能帮到每一名艺术生
无论艺术留学,还是艺术设计,或是认知世界
 
第二百八十九期
我还以为我港理工申请费白交了呢

第二百八十八期
我在伦时做衣服的料子,是Burberry给的

第二百八十七期
用ChatGPT准备卡梅面试,差点大翻车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56597
 
29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