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罗氏公布了自家抗TIGIT单抗Tiragolumab 联用抗PD-L1 单抗Tecentriq一线治疗 PD-L1 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 III 期临床试验SKYSCRAPER-01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该试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组合疗法患者的总生存期(OS)呈现改善趋势,但数据尚未成熟,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
作为曾被视为“下一个PD-1”的靶点,TIGIT的临床开发始终牵动着业界神经,其不断反转的临床试验结果尚未给出确定的未来。据了解,罗氏的Tiragolumab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III期的抗TIGIT单抗。早在2016年,罗氏开启了Tiragolumab的临床研究,此前已登记49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8个III期临床,针对NSCLC、SCLC、食管鳞癌和肝细胞癌等多个大癌种。罗氏方面表示,上述这项试验目前仍在进行中,未对研究者与患者揭盲,未来将继续这项研究,直至完成 OS 最终分析;同时,所有其他关于Tiragolumab 临床项目仍将继续按计划进行。
“下一个PD-(L)1”成药有望?
TIGIT基因位于人类第16号染色体,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为I型跨膜蛋白。人TIGIT分子胞膜外部分共有141个氨基酸,有1个免疫球蛋白V样结构域(IgV结构域);跨膜区共有23个氨基酸;胞内部分共有80个氨基酸,包括1个PDZ结合结构域和1段ITIM基序。相较于PD-1、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而言,TIGIT发现的时间较短,是一个比较新的分子。目前已知的很多免疫调节蛋白均具有较为一致的特征结构,比如具有细胞外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I型跨膜结构、胞内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激活基序(ITIM/ITAM)等。2005年,为了系统性寻找细胞中未发现的具有免疫激活或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Abbas等研究者对活化的T细胞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并对具有上述特征的蛋白进行进一步筛选,结果发现了一个在T细胞和NK上表达的新分子,并将其命名为TIGIT(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作为曾经最受追捧的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之一,TIGIT被数十家药企寄予厚望,甚至有“下一个PD-(L)1”之称。2020年5月,罗氏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公布了名为CITYSCAPE的TIGIT+PD-L1联合疗法II期临床试验的双阳性完整研究结果,这也是抗TIGIT单抗的临床首秀,成绩亮眼。次年1月,美国FDA授予罗氏了抗TIGIT单抗突破性疗法认定(BTD)。但在事实上,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Tiragolumab的实际表现并不如初次亮相时那般优秀理想。2022年3月,Tiragolumab联合Tecentriq以及化疗一线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ES-SCLC)III期临床试验SKYSCRAPER-02没有达到无进展生存期的主要终点。2022年5月,Tiragolumab联合Tecentriq治疗高转移性NSCLC关键III期SKYSCRAPER-01研究的中期结果,数据显示:研究未达到其无进展生存期的共同主要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