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器人与机器智能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通过一种全新的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赋予机器人一定程度的本体感觉。目前这项研究已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发表,Ledezma和Sami Haddadin开发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使机器人能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意识。

事实上,如果增加机器人的自我感知能力,需要为机器人配备摄像头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导入相关数据用于驱动腿部以及肢体进行动作。但这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对于动物来说,大脑了解其身体状态,它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工作以及如何使用肢体来实现与环境的互动。这种知识被我们称之为本体意识。在这项新的努力中,研究人员正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这种本体意识能力。

研究人员通过将传感器植入机器人身体当中,以获取机器人身体不同单元模块的数据反馈,如通过传感器的数值检测,机器人知道自己的膝盖处于什么位置,弯曲的方式,以及弯曲程度等等。通过边缘化传感器与核心计算单元实现数据堆叠,进而提升机器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搭载传感器的机器人可以在没有预先学习数据的情况下,通过随机运动的方式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模型,通过模型的优化,让机器人了解其自身的零部件如何工作。

研究人员在多种机器人身上测试了该研究方法,包括六足蜘蛛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及机械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搭载新型学习方法的机器人已经对自己的身体、部件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产生一定的本体感知能力。
----------------END-------------------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腿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软体机器人等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 关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发送“ 交流群 ”获取入群方式!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 LDjqrdjt@16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