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学习  »  aigc

随笔(三十三)--- AIGC 时代:程序员的进化之路

数学人生 • 1 年前 • 246 次点击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正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它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更是对传统职业角色和工作方式的深刻颠覆。在这个时代,算法工程师和其他程序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他们的技能需求和工作范畴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的独立职能转变为跨领域的全能特种兵。AIGC不仅为程序员们打开了新的工作模式,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我们站在这个变革的门槛上,探索着未来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

甚至都不需要三至五年,不掌握 AIGC 技术的程序员在就业求职上可能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就拿互联网的算法工程师为例,在 AIGC 出现之前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 Python + SQL + EXCEL + 大数据的各种工具,最多去做一些后端开发的工作,稍微用一些 Flask 或者 Django 等框架来做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到前端的开发,更也不会去写 HTML、CSS、JavaScript 等语言。而且在 AIGC 出现之前,各个岗位的程序员都是各司其职,不会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去开发程序和工具。

是到了 AIGC 时代,灵活和合理地使用 AIGC 工具,可以让一个算法工程师从只会 Python + SQL + EXCEL + 各种大数据工具变成掌握如下技能的程序员:

  • 熟练掌握 Python、SQL、EXCEL、大数据工具;

  • 熟练制作 BI 报表、数据看板;

  • 掌握 Flask、Django 等框架;

  • 了解 Go、Java、C++、C# 等各种编程语言

  • 了解 HTML、CSS、JavaScript 等前端开发语言;

  • 熟练掌握 Office、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


也可以让一个后端开发工程师较为熟练地掌握前端知识,以及机器学习的算法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算法工程师的工作模式就会发生变化。从与前后端程序员的合作模式逐渐变成一个程序员特种兵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必须要依赖前后端开发才能够做成的任务,现在可以在 AIGC 的帮助下,实现前后端的功能,以及与机器学习算法的互动效果。

以前做事情的时候,算法工程师必须要“求”前后端开发一起做一些事情才能够完成任务,现在可以拜托 AIGC 完成类似的需求,除非疑难杂症,否则是不需要相应的前后端专家来解决问题的。简单的开发任务完全可以交给 AIGC 完成,最重要的是把提示词和提示语句写好,写成一个能够让机器理解的语言,并按照需求来写代码。另外,求人做事总是被动的,但是交给 AIGC 做事情就是可以随时安排的。从人力成本的角度考虑,AIGC 的成本比人的成本低多了,而且 AIGC 生成的代码甚至比初级程序员写的代码质量还要高。

在 AIGC 的辅助下,编程团队正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转变,从传统的一人一职模式逐步演化为一人多职的新格局。AIGC 技术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使得单个程序员能够高效地处理以往需要多人协作的任务。这不仅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大幅度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序员们借助 AIGC,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前端设计、后端开发甚至是复杂的数据分析工作,从而实现角色的多面性和工作的多样性。如此一来,编程团队可以变得更加精简高效,每个成员都成为了一个技能全面、能力出众的全能战士,极大地推动了项目进度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GPT 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编程领域的边界,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于设计师团队而言,GPT 能够提供创意文案、设计灵感甚至是初步的图像草图,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和效率。设计师可以利用 GPT 生成的内容作为出发点,快速迭代和完善创意,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

随着 GPT 和其他 AIGC 技术的日益成熟,我们正站在职业演变的新十字路口。对于程序员和其他技术专业人士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从一人一职的模式,我们正在进化到一人多职的新时代。这种转变不仅仅意味着技能的增加,更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工作范式的重塑。一人多能成为了新的标准,这不仅提高了个人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团队和组织带来了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创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拥抱这种进化,不断学习、适应并超越。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共同开创技术和创新的新时代。


相关文章推荐:

1. 随笔(一)--- 养娃一月记

2. 随笔(二)--- 工作与生活

3. 随笔(三)--- 深圳的房价

4. 随笔(四)--- 社交网络平台的时间线

5. 随笔(五)--- 有哪些东西是读博了之后才懂的

6. 随笔(六)--- 终身学习

7. 随笔(七)--- 成功与失败之间,应有第三种人

8. 随笔(八)--- 加入企业的菲尔兹奖得主 LAURENT LAFFORGU

9. 随笔(九)--- 师门轶事

10. 随笔(十)--- 某高校的游戏零容忍政策

11. 随笔(十一)--- 一个勤奋的人是如何渐渐地丧失斗志的?

12. 随笔(十二)---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华尔街传奇操盘手的交易思想和内心世界

13. 随笔(十三)--- 深圳的大梅沙

14. 随笔(十四)--- 程序员的软技能

15. 随笔(十五)--- 谈一谈校招简历的那些事

16. 随笔(十六)--- 互联网的寒冬

17. 随笔(十七)---职业生涯这件事

18. 随笔(十八)--- 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经营一家企业

19. 随笔(十九)--- 关于提前还贷这件事

20. 随笔(二十)--- 数学题都要被 GPT-4 终结了?

21. 随笔(二十一)--- 传言某大厂高级专家被裁,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2. 随笔(二十二)--- 好想大声说喜欢你

23. 随笔(二十三)--- 2023年的五一小长假

24. 随笔(二十四)--- 科技崛起:创新领跑者

25. 随笔(二十五)--- 求职市场上的 Over Qualified

26. 随笔(二十六)--- 人生的顶级享受

27. 随笔(二十七)--- 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人情世故

28. 随笔(二十八)--- 打破新手窘境:职场新人生存之道

29. 随笔(二十九)--- 职场新人必须要丢弃的想法有哪些?

30. 随笔(三十)--- 永恒的足迹:数学在历史中的每一页

31. 随笔(三十一)--- 迷失与重生:篮球场的人生转折点

32. 随笔(三十二)--- 再来谈一谈转行这件事,适应 AI 驱动的未来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账号数学人生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66311
 
24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