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Robotaxi的“ChatGPT时刻”来了?

中国基金报 • 1 年前 • 151 次点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Robotaxi,已然成为市场各方竞逐的新赛道。

在刚结束不久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小马智行、百度智行等企业获得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成为首批获此资格的企业。

如祺出行在7月10日正式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国内Robotaxi第一股”,其股价在7月11日一度大涨14%。同为出行平台的曹操出行也紧随其后。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特斯拉即将在8月正式推出FSD加持的Robotaxi。在特斯拉CEO马斯克眼中,Robotaxi已经成为特斯拉支撑其长远业绩增长的新动力,同样也是其股价的重要支撑点。

市场各方对Robotaxi的商用寄予极高的厚望,催化因素不断出现,RoboTaxi的“ChatGPT时刻”俨然到来。

特斯拉的“估值推手”?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交出堪称“灾难级”业绩之时,马斯克果断而积极地向市场释放了Robotaxi的重要信息。

彼时,特斯拉一方面交付量出现萎缩,另一方面毛利率也在不断下滑。在两大指标“双杀”的情况下,特斯拉股价也遭遇“滑铁卢”。悲观的气氛弥漫在特斯拉周边。

而Robotaxi被彼时的特斯拉视为“救命稻草”。按照马斯克的计划,特斯拉将在8月8日正式发布Robotaxi。

不过,容易令市场忽视的是,特斯拉Robotaxi的渐行渐近还有另一层因素推动。Robotaxi高度依赖FSD(完全自动驾驶)的性能和平顺性,而就在上月初,马斯克曾表示FSD V12.4版本进步非常显著,应命名为FSD V13。

业内观点认为,Robotaxi的推出有望加强特斯拉FSD的商业变现能力,反哺FSD规模化的路测数据,从而形成推动特斯拉自动驾驶不断突破的正向双螺旋。

海通国际在一份研报中分析,根据特斯拉2023年影响力报告,开启FSD的车辆事故率正显著下降。2023年每百万英里事故率为0.21起,同比下降32%。尽管FSD的事故率仍比Autopilot的事故率高17%,且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FSD的事故率仍低于美国平均水平(1.49起/百万英里

该机构认为,特斯拉将持续加快FSD的优化和迭代节奏,而Robotaxi的投产和商业模式落地有望带动盈利水平快速提升。

对于特斯拉而言,Robotaxi似乎将扮演下一个“估值推手”的角色。

玩家竞相入局

既然特斯拉如此,那么国内各路玩家自然不会无视这块“蛋糕”。近期,国内的Robotaxi赛道出现众多标志性事件。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4召开期间,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热点层出不穷,Robotaxi则让行业看到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场景迅速落地的希望。 

在会上,包括小马智行、百度智行在内的四家企业成为首批获得上海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这些企业率先取得“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可以在浦东部分路段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Robotaxi应用场景快速实现。

小马智行宣布,上海市民将能通过其手机应用预约乘坐Robotaxi,覆盖浦东205公里的路线。业界普遍认为,示范许可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关键一步,自动驾驶汽车未来将按照正常车辆进行目录管理。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将从“临时车牌”换成“正式车牌”。

而在资本市场上,Robotaxi概念股也有望密集登场。就在7月10日,如祺出行登陆港股,该公司也被誉为国内“Robotaxi第一股”。早在2022年10月,如祺出行便成为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目前已在广深两地提供Robotaxi服务商业化运营。

截至2023年底,如祺出行共网联281台Robotaxi车辆,同时其Robotaxi服务已运营累计超2万个小时,完成超45万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

此外,在如祺出行身后,曹操出行也不甘寂寞。该公司在IPO招股书中明确提到,一部分募资将用于投资自动驾驶,将与吉利合作,在未来部署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且正与业务合作伙伴合作启动无人出租车计划。

此外,作为网约平台龙头,滴滴则选择与广汽埃安合资成立安滴科技公司,并拟于明年推出L4级Robotaxi量产车。

呈现两条路径

Robotaxi当前明确沿着两条路径“行驶”:其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单车智能主导,其二则为主机厂、出行平台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形成的联盟推进技术变现。

天风证券认为,在Robotaxi领域,特斯拉具备人员和能源的双重优势,相较于传统Uber、Lyft的运营模式,特斯拉节省了人员支出并支付相对较低的能源成本,结合定价更低的Robotaxi版本汽车,在定价相对Uber低50%的情况下,依然获得近似的单公里盈利和更低的车辆回本周期。

同时,特斯拉沉淀多时的庞大路测数据以及自研的FSD系统也为Robotaxi运营提供技术基础。

不过,一位自动驾驶厂商人士向记者表示,要在Robotaxi赛道上获得领先优势,量产、运营和技术缺一不可,要同时集齐三种能力,除了像特斯拉这样“单打独斗”外,在国内更多玩家选择合作的模式,形成出行平台+大型车企+自动驾驶公司优势互补的“金三角”关系。

国内Robotaxi玩家已经呈现捆绑趋势。以刚登陆港股市场的如祺出行为例,背靠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在2022年A轮融资引入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

在业内看来,背靠小马智行,如祺出行能更接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商,能够及时了解其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让其能够提供精良的技术服务并因此获得更多合约。

据如祺出行招股书披露,在A轮融资完成后,小马智行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Robotaxi车队亦正式接入如祺出行平台。而且,在今年4月底,小马智行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允许符合运营安全技术要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经营服务。同时,小马智行也是首个在北京和广州均获准落地商业化Robotaxi服务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如祺出行的股东行列中,还出现了文远知行这一L4级自动驾驶科技厂商的身影。

光大证券也秉持类似观点。在该机构看来,Robotaxi在国内运营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四大类——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百度Apollo、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主机厂(特斯拉)、主机厂与旗下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广汽与旗下如祺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主机厂+出行平台(广汽埃安+滴滴)。

主体该如何估值?

摩根大通认为,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配套服务、监管法规等一系列因素制约,Robotaxi的发展仍需解决很多问题。而如祺出行预计,2026年Robotaxi的单公里成本将低于有人驾驶网约车服务,届时Robotaxi将逐步开始普及。

在业内看来,商业化Robotaxi业务仍在初始阶段,市场参与者仍在探索及优化商业模式,现阶段的收入未必反映未来的Robotaxi业务。因此,如何对Robotaxi估值便成为摆在投资人眼前的重要问题。

摩根大通认为,一旦Robotaxi进入大规模运营,就有望大幅降低出行成本,提高车辆利用效率,从而创造可观的利润空间。

“一个成熟商业模式,无非观察期市盈率跟现金流等,Robotaxi其实一样。”滴滴自动驾驶首席运营官孟醒直言。

他说,假设已有100万辆Robotaxi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如果能够提供常态化出行服务,每辆车每天可能运行16至20小时。“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车辆需要进行充电和维护,以确保其持续、稳定地运营,商业模式与网约车模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由于拥有自动驾驶特性,其毛利率会更高,因此,可视为一种具有更高溢价的网约车形态。”  

他认为,在评估Robotaxi的商业模式时,应该采用更为长远的视角。未来,车辆理论上将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它们如同云服务中的硬件设备一样,具有稳定的回报潜力”。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和出租车相比,Robotaxi在国内可以为运营车队节省的一个司机的开支就接近10万元/年。而海外平台Waymo曾经计算,Robotaxi的行驶里程数能达到普通车辆的6倍。

在业内看来,刚上市的如祺出行或可提供些许估值参考。公开资料显示,如祺出行在2019年由广汽、腾讯、滴滴等投资创立时,创始轮估值为10亿元。按上市首日市值计算,公司市值5年内增幅近6倍,增值超过50亿元。

编辑:黄梅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72139
 
151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