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刚才Chris说的非常到位,生物统计大概有三条路。第一条路读博,读完博之后,努力能够去头部的药厂,那还是非常优秀的。第二条路回国,第三条路就是硕士毕业去找工作。即使找到,比如说小药厂的工作,像Chris这么优秀,但是薪资水平也不是很高,大概不到10万美金,7、8万的样子。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你在这个职业发展道路上会非常暗淡。
我觉得今天这个对话就是让学生物统计的同学和家长知道一下,我们在美国,在硅谷,在华尔街也好,还在新泽西这些药厂、科技大厂的真实情况。
我也给像Chris这样的同学一些建议,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职业发展,还是自己去创业融资,你都要计算一下ROI(投资回报率),像咱们这些学统计的、偏生物统计的硕士博士们,咱们就算死磕到博士毕业,也未必能找到给你办身份的药厂,并且如果H1B抽不中,还愿意把你派到爱尔兰、温哥华继续雇佣,这种药厂很少。你的成功概率要比转码低很多,你吃的苦不比转码少,而且更多。
同样是一个计算机的博士和一个生统的博士,在他30岁、40岁的时候,按照现在人工智能大潮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收入水平是差距很大的。35-40岁的硅谷计算机博士,普通的工程师晋升到高级工程师级别,工资差不多能45万-50万美金,而生物统计博士工作10年之后,收入水平估计在就20几万上下,而且你干的活对学历和耐力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