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学术前沿】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前沿 • 1 周前 • 51 次点击  
图片
关注复合材料前沿公众号及视频号,复合材料前沿动态、技术、工艺、应用等信息一手掌握!

PART

01

基本信息


作者:冯岳1, 蔡大星1, 何嘉俊1, 洪钧1, 方超2, 陈云霞2, 徐珍珍* 1, 胡侨乐* 1,2


单位:1. 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2.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20YQQ043);校级科研项目(Xjky2020049);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22AH0509901)


收稿日期:2024-11-27;录用日期:2025-02-10


关键词:复合材料;机器学习;性能预测;力学性能;损伤检测


PART

02

研究成果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分支,机器学习通过算法和大规模数据的训练,让计算机能够自动地从数据中学习、总结规律并做出预测,持续优化参数配置和决策逻辑。文章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结构优化设计和损伤检测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其优势、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


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面,该文分析指出,复合材料性能预测的三种创新方法:首先,机器学习与有限元方法结合既高效又精准,还能节省成本,但由于有限元模型的复杂性和对计算资源的高要求,导致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受限,尤其在处理高维度、非线性或动态系统时面临效率瓶颈,且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其次,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适用于复杂模式和大数据场景,但对数据量和计算资源需求较高;最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比较,能根据不同场景和数据特点,选择最佳预测模型,平衡精度与效率,但资源消耗大、适应新场景能力弱以及更新维护成本高


在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方面,该文分析指出,传统方法虽直观易操作,但在面对多参数、多约束的复杂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可有效探索设计空间,实现多目标平衡优化,但对模型精度和计算资源要求较高。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中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性能提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处理能力不足、模型可解释性欠佳、实时反馈与动态优化能力有限等。


在复合材料损伤检测领域,该文分析指出,通过分析大量损伤数据建立检测模型,可实现损伤类型的快速识别与定位。结合声发射技术实时捕捉损伤信号,用机器学习算法可分类评估损伤程度;深度学习则能精准识别复合材料缺陷图像;可通过轻量化算法提升检测速度,实现复合材料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控。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复合材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


针对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现有技术瓶颈,该文提出,未来应聚焦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多目标优化算法、实时损伤检测技术,以及模型可解释性增强,实现复合材料的高精度、高动态、高响应设计优化与损伤识别,为高端装备提供可靠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PART

03

作者团队简介



第一作者

冯岳

冯岳,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复合材料。


通信作者

徐珍珍

徐珍珍,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纺织品及高性能复合材料。


通信作者

胡侨乐

胡侨乐,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设计及回收再利用。



引用格式:

冯岳, 蔡大星, 何嘉俊, 等. 机器学习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复合材料学报, 2025, 42(9): 4885-4902.

内容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8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