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AI很火,但是更火的是区块链,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潮流几乎遮住了所有人的眼。一些大佬甚至在微信群中放出豪言。传言不知真假,我们也不过多的讨论。就在比特币站上20000美元的山顶的时候,各国的监管政策相继传入来,一时间:
- 监管政策的风险,关矿场、禁止场外交易平台。
- 主流金融圈进入,获利离场。
- 多起安全事件,因为行业早期的弊端,黑客如入无人之境。
- ICO诈骗事件
各种利空消息接踵而来,比特币也一路从20000美元跌倒6000美元。我相信这一波,之前牛市绝大部分人的利润,已经全部吐出去了。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坚信多少是底部,很多人贷款抄底。但当底部一个一个被击穿。多少人还能坚持呢?很多人给我的感知是,对比特币有一种信仰。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好,这是一种偏执。上涨的时候,会自我强化,自我说服,有失偏颇。在下跌时候,不敢面对事实,不断认为可以涨回去,但事实一次次打脸。
我觉得市场需要大跌,甚至认为这次风险释放并没有完成。这里的好处是让大家回到区块链的本质、比特币的本质,以及ICO的本质。去思考在技术、生态层面怎么创新,怎么与现在的事情结合。现在大部分的ICO的项目,都会破灭。一方面是现在投机的大氛围,另外一个方面:大部分的项目,并不明白ICO的本质是什么?在每一个项目开始,准备发行代币,我们都要问自己两个关键问题:
- ICO的本质是什么?
- 我们如何利用区块链解决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是现实世界如何客观上链
ICO目前是集股权和货币作用为一体的“东西”。既是股权,又是货币。这也体现了这个行业目前的原始、蛮荒的状态,匆忙上币交易,并没有想后续的发展。如果代币是股权,除了交易之外。大家会用“股权”去支付么?如果大家预期预期发展比较好,大家愿意负担越来越贵的费用么?如果代币是支付货币,尤其是小额支付,如此大的波动,如何实施呢?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如果是金融圈的专家,能够提出更多的质疑。如果是股权,必须有监管介入,不然谁来担保投资者的利益呢?如果一直投机下去,ICO的崩盘是早晚的事情,哀鸿遍野。所以在这一点,我们是支持合理的监管。这将是一个大的利好。
现在很多项目都有利用到区块链,非常好。但很多项目用区块链的技术真的很生硬。我看过很多白皮书,真的看着都能笑出来,什么技术都凑到一起,生怕落下什么。还特地用注释说明,还有强化学习。但这些怎么和区块链结合呢?我们首先要明白区块链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去中心化的、不可更改、可溯源的账本。作用就两点:
正因为如此,比特币以及资产证券化才是最大,最直接的应用,也是未来最有价值的应用。所以我们明白了区块链的本质之后,如何应用呢?为什么说”深层次的问题是现实世界如何客观上链“?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最近有一个汽车链的项目,追踪二手车的。做了一条链,来跟踪这些信息,发了代币作奖励。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有很大的问题。谁来保证二手信息正确无误的写到区块链上呢?上链之后确实如此,不可篡改,可以溯源。但作为生态里参与的人,为何要这么做呢?对我有什么要出,拿你的代币奖励?代币奖励足够么?很多区块链的项目生搬硬套。只讲技术表面,不重视生态。完全是对区块链的最粗浅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讨论,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做一些公链会很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我们需要一些保证,信息能够客观的写入区块链。要么良好的生态建设,学习比特币。要么就是有国家担保。信仰去中心化的同学一定会反驳我。这里争论无益。尊敬事实。
但实际上,解决了上面的问题,我觉得仍然不够。还是再往技术深处去追寻。去中心化能够达成,核心就是公式算法,最近这段时间的看了大量白皮书,和很多人讨论。我发现,很多人对公式算法的理解过于粗浅,比如POW费电,POS权力日益集中,DPOS完美!还有白皮书中,杂七杂八的共识算法,一个共识算法能够应用要经过数学上的证明,和实践的考验。区块链最底层,确实是数学问题。我建议更多的币圈、链圈的朋友回归最深层次的本质,了解共识算法,了解具体实现。真正为区块链应用打下坚持的基础。
区块链是一次革命,如果不想像太平天国一样,请大家回归本质研究,冷静下来做研究,做应用。
预告: 未来,待字闺中会从技术、生态的角度介绍优质的区块链项目,帮助大家了解、学习区块链。这也一直是待字闺中的使命,让大家在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了解技术、不被技术蒙蔽,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变革中,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