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蚂蚁发布Block 7:你以为是愚人节玩笑,我看到了区块链的未来

罗超频道 • 7 年前 • 386 次点击  

愚人节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营销盛宴,我们看到的视频都是脑洞与脑洞PK的结果。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发布”了业内唯一的一款区块链产品:全球首款区块链喷漆Block 7,司机将它喷在车上,就能将汽车变成区块链上的节点,进而防止碰瓷、智能出行。区块链是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的重点方向,但还不是蚂蚁金服核心业务,在我看来,这个视频的目的不只是营销,而是在向外界传达蚂蚁金服对区块链的思考,以及他们发展区块链技术的方向。




蚂蚁区块链漆Block 7的技术逻辑


从视频来看,Block 7 在防止碰瓷的场景中,运作方式是这样的:

 

1、一辆汽车被喷上Block 7后,就上链成为结点,同时具备IoT、生物识别等能力。

2、当司机判断有人忽然出现,立即刹车,没有触碰到行人,行人却假装摔倒,行为疑似碰瓷。

3、车上的传感器识别到碰瓷可能,发起上链请求,司机确认后,汽车会将生物识别信息、行人间距、图像信息等数据脱敏后上链,现场信息锁定且不可更改、删除。

4、汽车同时请求附近应用Block 7的IoT汽车、路灯摄像头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联合作证,各个IoT区块链节点将案发时刻的现场信息安全加密后上链。

5、基于各方信息,蚂蚁通过量子计算实时计算出结果,确定了疑似碰瓷者的行为后,他想要再讹诈司机几乎没有可能。

6、过程中喷上Block 7的汽车如果有参与,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统计获取信用分等激励。



故事逻辑其实不难理解:通过区块链将事故现场信息完整记录下来,且永久锁定,进而可以100%还原真相。有人会说,防碰瓷有个行车记录仪不就可以了吗?不然。第一,行车记录仪只能记录一个角度的画面,而应用Block7相当于有了上帝视角。第二,行车记录仪可能会损坏,内容可能会被篡改或者丢失,区块链多方记录数据永久锁定;第三,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交叉验证可以立马得出是否碰瓷的结论,交警或者保险都无需到现场,区块链可以实时计算出结果。

 

蚂蚁在愚人节发布区块链漆,更多是一个技术脑洞,不过,它呈现出来的将区块链应用到交通出行行业的思路,在我看来非常有意义,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现实。为了防碰瓷来应用区块链是不是杀鸡用牛刀呢?不是的。当汽车成为区块链节点,具有现场锁定、互相作证、智能合约三大能力后,就可以应用在诸多场景,举几个例子:

 

1、一些大的交通事故发生后,舆论总会质疑是否会有掉包,比如南京宝马车主案。如果应用区块链,现场数据任何人不可更改、删除,可以做到绝对可信,自然不会再有这样的质疑了。

2、前不久发生的奔驰车主120KM狂奔事件中,行车记录仪不论是否损坏,都不一定能还原当时全部真实情况,如果应用区块链技术再辅以IoT等技术,事情真相就可以被100%还原。

3、出行时,如果每辆车都成了区块链节点,就可以改变现状的交通税、环境税征收方式,因为区块链可以知道不同车辆的行驶里程、碳排放量等等,未来可以按照谁跑得多、谁排放多来征税。当然理论上来说,IoT技术就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不过要避免数据造假和实时统计就需要区块链。



说到底,当汽车成为区块链节点后,我们的交通和出行,以及与之配套的保险等行业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痛点。可以肯定的是,Block7只是一个脑洞,但它的思路却不容小觑,它应用的区块链、高并发实时分布式计算、IoT、生物识别等技术,已经成为现实,所有这些被整合到汽车,只会是时间问题。


 

这不是蚂蚁金服第一次在愚人节发布视频。此前蚂蚁金服先后发布过视网膜支付、万物皆钱包的“空付”,连接周边服务的“到位”,AR搜索的“码上”和与用户融为一体的“如影”等视频,都已部分或者全部实现在蚂蚁系产品上,比如支付宝刷脸支付、无人商店“淘咖啡”、支付宝到位等等。有理由相信,这一次发布的Block7,也意味着未来蚂蚁会将区块链应用到汽车交通中。

 


Block 7体现出蚂蚁的“区块链军规”


如果我们将蚂蚁视频中的汽车换成宠物、共享单车、家电、食品等诸多物体,应用区块链技术同样有许多想象空间,比如宠物应用区块链,谁家的小狗在小区乱便便了,马上就能上链;比如应用到共享单车,不只是可以解决押金问题,还可以避免人为损坏、公车私用、过度投放。

 

事实上,蚂蚁金服的区块链军规,就是不做ICO,而是要将区块链应用到生活场景中。

 

区块链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是缺乏杀手级应用,大多数玩家还停留在数字货币、ICO或者与金融结合的阶段,这直接阻碍了区块链的发展,甚至造成了许多人对区块链的误解。不过,蚂蚁金服从决定做区块链的第一天起,就没有考虑过做ICO等热点,尽管是最大的金融科技巨头,也很出人意料地没有将场景重点放在金融上。

 

目前蚂蚁区块链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保障、房屋租赁房源真实性保障上,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场景,也都有很大的市场。

 

一个最经典的应用案例是,2017年11月蚂蚁金服用区块链技术来做奶粉正品保障。产自澳洲、新西兰的26个品牌的每罐奶粉都有了溯源二维码,用户可通过支付宝App查询相关信息,与过去由商家自己录入不同,这个商品信息是在区块链上进行公正、独立和不可修改的记录,进而从数据源头避免了造假或者泄露的可能。未来,天猫国际的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将覆盖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3700个品类,14500个海外品牌,都有望用上区块链技术来做溯源。

 

如果说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区块链1.0,与金融结合是区块链2.0时代,那么,将区块链应用到各行各业,则是区块链的3.0时代,蚂蚁如今已直接进入3.0时代,走到了行业前面。事实上,在全球范围来看,蚂蚁的探索都有前瞻性。蚂蚁金服VP、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视频中的总工程师Geoff的原型),就曾明确蚂蚁金服做区块链的思路:


“无论是概念式验证,生产级应用,还是金融级应用,我们选择的场景,都是以能解决市场刚需、社会痛点、对人类带来价值为标准。”

 


蚂蚁区块链技术重点是映射物理世界


蚂蚁金服的愚人节视频自始至终都有一条主线:锁定现场,不论是应用汽车区块链漆,还是调动周边的IoT交通设施,都是要将现实物理世界的某一个空间和时间瞬间“上链”。事实上,这背后体现出蚂蚁金服在区块链上下一步的重点技术方向:映射物理世界的数据。

 

区块链可以记录数据,且不可篡改、复制和删除,这是其技术能力,不过,如果要应用到真实生活场景,就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将真实生活场景中的“原子”变为“比特”再上链?如果数据本身有问题,放到区块链上也没意义。一个例子是:将茅台酒的数据放到区块链上不难,但如何确保数据与对应的真酒是绝对关联的,却很难。

 

对此,蒋国飞曾对媒体表示:“除了数据的真实可信外,还必须解决物理空间的存在与数字空间记录之间的可靠映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锚定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是区块链技术至今还没有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核心技术瓶颈。

 

从视频能够看出,映射物理世界,是蚂蚁区块链技术探索的重点,这也是蚂蚁要让区块链落地到生活场景中的先决条件。视频中,蚂蚁技术实验室给出了两个解决方向:

 

1、用量子计算解决算力和效率的短板。借助于量子计算,来实现对现实世界中的分布式区块链结点的高并发实时计算,量子计算不再应用古典计算机的图灵模型,计算能力可以达到目前计算机是上亿倍。阿里巴巴是国内大力布局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进展明显,已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推出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等方案。如果没有高并发计算能力,物理世界上链就不可能。

 

2、叠加AI、IOT、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锚定。生物识别可以验证人的身份,IoT可以识别物的身份,应用这两者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人和物的识别,进而给物理世界数据上链提供了基础。举个例子:当奶粉罐有了物联网能力后,它在哪里,它的流通路径,什么时候被开罐,是不是被消费者打开的,一切数据都能被收集,杜绝了任何造假的可能。

 

蚂蚁金服在IoT和生物识别技术上也有优势,美国权威科技杂志《MIT科技评论》先后将蚂蚁自研的刷脸支付入榜“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将蚂蚁无人零售支付技术算法负责人选入“2018TR35”。阿里通过ET大脑在AI上不断纵深布局。日前在深圳云栖大会上阿里又发布了IoT战略,成为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后的主战略,此举意味着阿里云加强在边缘计算上布局,而生物识别、量子计算、云计算、IoT和边缘计算汇集到一起,就给区块链技术影射物理世界提供基础条件,进而给蚂蚁区块链落地消除最后障碍。

 

当然,除了物理世界影射外,还处于极早期的区块链技术还有许多其他难题要解决。不过,中国在区块链上与美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特定领域抢跑也是不争事实。此前,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也能证明这一点,中美巨头都在加码区块链技术布局,中国入榜企业和机构占比49%,超过美国,可见中国互联网巨头对于区块链技术一直很重视。其中阿里巴巴以49件排名第一,这些专利全部出自于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

 

过去中国科技巨头的创新,更多是基于美国已经普及的成熟技术,如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移动芯片、云计算来结合本土环境进行“接地气”的改造式创新。然而到了今天,在区块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技术领域,中国对从0到1的创新正在越来越重视,开始从底层技术抓起。去年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还共同建立了之江实验室,“将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争创网络信息国家实验室。”而阿里巴巴斥资千亿成立达摩院,也是要在底层技术上加大投入的表现。现在看来,区块链技术会是一个重要方向,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又一个技术赛道。

 


为什么说区块链是科技巨头的游戏?


可以看到,蚂蚁金服的愚人节视频要讲的故事,不是关于碰瓷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区块链的梦想。在看完整个视频的逻辑后,我们也会发现,区块链终究会是科技巨头的游戏,创业者如果不加入到巨头的生态,恐怕只能玩玩ICO、数字货币或者相关的挖矿矿机等业务。

 

1、技术层面,区块链技术,不是一项单一技术。

 

从愚人节视频可以看出,区块链要落地到生活场景,不只是要用区块链技术,也离不开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IoT诸多技术的支持,就是说区块链是一个交叉学科。

 

同时具备多种技术能力的玩家,屈指可数,科技巨头中,也只有少部分有多元化的技术储备,面面俱到。蚂蚁金服成为区块链的领头羊,是因为它具备对应技术实力。它的技术实验室拥有100+工程师,博士比例最高,在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术布局,同时蚂蚁背靠阿里大技术体系,后者有达摩院,之江实验室、阿里云等技术布局,提供IoT、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诸多技术支持。

 

只要是有多种技术要求的市场,都会成为巨头的游戏,比如云计算,因为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密不可分,目前已经成为阿里等少数巨头的游戏。

 

此外区块链还需要大规模计算。应用到生活场景将比挖矿的计算要求高出成千上万倍,特别是物理世界的智能合约计算不只是高并发,还要实时,有这个计算能力的也只有少部分巨头。

 

2、场景层面,区块链技术要落地需要生态场景。

 

从蚂蚁金服愚人节视频可以看到,要将区块链应用到生活场景,就要有对应的生态支持,比如此前蚂蚁金服将区块链应用到茅台正品保障、食品安全溯源,都与阿里电商场景和菜鸟物流场景相关。视频中将区块链应用到汽车交通,则离不开汽车生态和交通的布局。目前,阿里YunOS面向汽车布局,与上汽战略合作,此外还有高德地图、阿里云ET城市大脑等等,提供了相关的数据、汽车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接入能力。类似于这样的生态以及背后的各种场景,只有巨头具备。

 

3、战略层面,只有科技巨头才能坐好冷板凳。

 

科技巨头有技术价值观和情怀,也有资金等实力,可以做也应该做技术的长期储备和落地。任何技术的爆发,都要尊重技术生命周期,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创业公司因为生存压力和资源短缺,从来都不能成为新技术的主要提供者,更不能成为技术应用的推动者。而且到现在,新技术越来越复杂,依赖的技术路径越来越多,研发和落地难度越来越高,更是非巨头不能为。

 

蚂蚁不做ICO、不发币,而是做最难的区块链+生活场景,在我看来,就体现出科技巨头应有的技术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当众人都在跟风炒作热点时,借助于资源优势做底层技术研究,借助于场景优势做应用落地推进,这样的冷板凳应该由科技巨头来做。

 

区块链目前的问题就是被一些急于求成的人滥用,让外界误以为区块链是ICO是数字货币,这本事就是一个很讽刺的笑话。现在看来,只有科技巨头才能证明区块链的真实价值,蚂蚁金服愚人节视频,不只是一个玩笑。




热点事件追踪:


淘宝造富计划    掌门1对1    美团无人车    算法看门狗    金融科技井喷    中国版米其林    社交之王    Uber撞人    新世相    新氧融资    金蝶第二春    刘强东的平台经济学    互联网上市潮    教育科技    耐克拿下跳一跳     盒马外卖    阿里收购饿了么    相机争夺战    头条瞄准爱奇艺    陌陌收购探探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1sWGxiInwl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9736
 
386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