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ChatGPT再陷用户投诉风波/黄仁勋称中国贡献全球半数AI研究人才/宇树机器人首次完成侧空翻|Hunt Good周报

AppSo • 3 月前 • 104 次点击  
欢迎收看最新一期的 Hunt Good 周报!
在本期内容你会看到:
7 条新鲜资讯
3 个有用工具
1 个有趣案例
3 个鲜明观点
Hunt for News|先进头条
👀 Perplexity 欲收购 TikTok 并开源其算法
AI 搜索初创公司 Perplexity 在其周五发布的一篇公司博客中提出了收购(并改造)TikTok 的意向。
「Perplexity 具备独特优势,可以在不形成垄断的前提下重建 TikTok 的算法,结合世界一流的技术能力和『小型科技公司』的独立性。」
Perplexity AI Review: Imagine ChatGPT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 CNET
Perplexity 计划包括:

从零开始重建 TikTok 算法,服务器设在美国数据中心,并接受美国监管;

将推荐系统「透明化」并开源;

使用英伟达的 Dynamo 技术升级 AI 基础设施;

为视频添加类似 Perplexity 当前功能的引用来源;

将 Perplexity 的搜索能力整合进 TikTok 的视频库;

如果用户将 Perplexity 与 TikTok 账号连接,可实现更个性化的推荐;

通过自动翻译功能添加多语言支持。
早在今年 1 月份,Perplexity 就提出了收购 TikTok 的意向,另外,据彭博社报道,Perplexity 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的早期谈判,目标估值为 180 亿美元。
🔗 https://www.theverge.com/ai-artificial-intelligence/633973/perplexity-tiktok-bid
🚌 5 秒造一辆 Cybercab ?机器人军团要来了
马斯克近日在德克萨斯超级工厂召开了一场全体员工会议,详细介绍了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规划。
当被问及公司运营团队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时,马斯克表示 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成为优先发展项目。
「我们确实希望通过 Cybercab 将生产规模提升到新高度。Cybercab 不仅是一种颠覆性的汽车设计,也代表着颠覆性的制造工艺,」马斯克解释道。
他进一步透露,Cybercab 的生产线将采用类似「高速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线」的模式,而非传统汽车制造流程,预计未来生产一辆车的时间将缩短至不到 5 秒。
Elon Musk In 2025: What To Know About The World's Richest Person | Bankrate
在去年的发布会上,他承诺该车型将在 2027 年前投产,售价将控制在 25000 至 30000 美元之间。他还表示,特斯拉计划年产 Cybercab 至少 200 万台,最终可能达到 400 万台。
马斯克还表示,今年希望能够生产约 5000 台 TeslaBot:「我们的目标是拥有足够的零件来生产 10000 到 12000 台机器人,但由于这是一个全新产品,如果我们能达到目标的一半,我认为就是成功的。」
马斯克形象地将 5000 台机器人比作一个「罗马军团」的规模,并预测:「我认为我们今年将至少打造一个机器人军团,明年可能会有 10 个军团。」
今年 4 月,马斯克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TeslaBot 机器人是特斯拉最有价值的资产,因为「如果你拥有一个能够在现实中导航并按要求完成任务的有知觉人形机器人,那么经济规模将没有有意义的限制。」
SpaceX 用「筷子」夾火箭!第五度星艦試飛,有望實現火箭回收再利用?! | GQ Taiwan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近日在 X 平台宣布将搭载 TeslaBot 人形机器人的 SpaceX 星舰火箭于 2026 年底前送往火星。他表示,人类有望最早于 2029 年登陆火星,不过他认为 2031 年的时间表更为现实。
而在今天凌晨,他表示正在完善 V3 版本星际飞船的设计,预计在约 12 个月内,星舰的发射频率将达到每周一次。在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情况下,计划每次把约 100 吨物资送往 Starlink 轨道。
🔗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5-big-takeaways-elon-musk-tesla-all-hands-meeting-2025-3
🍎 Siri 团队被曝由 Vision Pro 负责人接手
3 月 21 日,彭博社报道称,苹果 CEO 库克已经对目前的 AI 团队失去了信心,并更换了 AI 团队的负责人 —— 未来将由 Mike Rockwell 负责领导 AI 团队,而他之前是 Apple Vision Pro 团队的关键人物。
据报道指出,在苹果的测试中,Siri 只有 75-80% 左右的时间能正常工作,而苹果内部想要它完全成为用户真正能依赖的工具。宣布增强版 Siri 延期后,苹果也将相关广告撤下,并且还在官网相关功能简介中补充了免责声明「相关功能正在开发中」。
报道指出,Mike Rockwell 虽以 Vision Pro 的硬件突破见长,但缺乏 AI 团队管理经验,而库克或希望靠他将 AI 技术更紧密地与产品共同开发。报道也强调,目前的新团队磨合、技术成熟度及市场竞争仍是重大挑战。
Apple shakes up AI executive ranks in bid to improve Siri: report
而在 Siri 团队换帅消息出来的同一天,苹果还陷入了一场集体诉讼之中,被指控推广其被推迟的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构成了虚假广告和不公平竞争。
诉讼称苹果刻意营造了「明确且合理的消费者预期」,让消费者认为这些革新性功能将在 iPhone 发布时可用,同时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感」,促使数百万消费者升级设备,而实际上这些升级并非必要。
目前该诉讼已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法院提起,原告正在寻求集体诉讼资格,并要求为购买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的苹果设备的消费者提供赔偿。
🔗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3-20/apple-vision-pro-chief-mike-rockwell-named-siri-head-giannandrea-keeps-ai-role?utm\_source=www.therundown.ai&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laude-finally-searches-the-web
🙅 黄仁勋承认对量子计算时间表的预测失误
在近日的 GTC 2025 大会期间,英伟达举办了首个量子日活动,CEO 黄仁勋作为主持人,开展了关于「量子计算」的圆桌研讨会。
会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实验室,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推动量子计算研究。英伟达表示,新成立的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将整合「领先的量子硬件与 AI 超级计算机」,实现加速量子超级计算,帮助解决量子计算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难题。
Major Quantum Announcements Made During Nvidia's GTC 2025 - Business Insider
值得关注的是,黄仁勋在今年 1 月曾公开表示,量子计算在 15 年内实用化「乐观过头」,其更倾向于 20 年内实现可用性这一说法,随后该言论引发量子计算相关股票大幅波动。
而在本次量子日开场致辞中,黄仁勋主动回应此前说法,并调侃这是历史上第一个 CEO 专门邀请大家来告诉自己「为什么我错了」的活动。
他承认自己低估了量子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对自己的言论引发资本市场反应感到惊讶。同时,他也强调,英伟达并非量子产业的竞争者,而是合作伙伴,未来将在硬件、仿真平台、软件生态等多方面与量子公司展开紧密协作。
🔗 https://www.nvidia.com/en-us/solutions/quantum-computing/accelerated-quantum-center/
👏 1X 官宣与英伟达达成合作,给黄仁勋送皮衣?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 1X 近日宣布与英伟达成研究合作,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为实现这次合作,1X 团队为英伟达创建了一个数据集 API,使其能够访问从 1X 办公室和员工家中收集的数据,并开发了一个推理 SDK,利用 NEO 头部的板载英伟达 GPU或外部 GPU 实现以 5Hz 的速率持续进行视觉-动作循环的模型预测。
双方团队在 1X 一位员工的家中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合作,交流了有关动作空间、控制频率和其他模仿学习技巧的经验,以提升 NEO Gamma 的性能表现。
1X NVIDIA LOGOS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NEO Gamma 已使用 AI 实现行走和平衡,但目前尚未达到完全自主移动的能力。1X 通过远程操作人员——即能够实时查看 NEO Gamma 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数据并控制其肢体的人类操作员——来「引导流程」。
这些家庭测试将使 1X 能够收集关于 NEO Gamma 在家庭环境中运行的数据,早期采用者将帮助创建一个大型、有价值的数据集,用于训练内部 AI 模型并提升 NEO Gamma 的功能。
有趣的是,根据 1X 公开的内部视频,NEO Gamma 曾在 GPT 大会递给黄仁勋一款带有英伟达 Logo 的皮衣,并十分人性化地合照。
根据 1X CEO Bernt Børnich 的介绍,该公司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将其最新型号 NEO Gamma 投入「几百到几千个」家庭进行早期测试。
「NEO Gamma 今年将进入家庭,」Børnich 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邀请早期采用者帮助我们开发这个系统。我们希望它能在人们中间生活和学习,为此,我们需要人们将 NEO 带回家并帮助我们教它如何表现。」
🔗 https://www.1x.tech/discover/1X-NVIDIA-Research-Collaboration
🤖 人形机器人演示 demo 哪家强?
3 月 20 日,在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的关于其人形机器人 Atlas 的新演示视频中,Atlas展现出流畅的行走、跑步、爬行能力,甚至能够完成扫堂腿和翻筋斗等高难度动作,动作连贯自然。
几乎同时,中国宇树科技也更新了其人形机器人 G1 的最新演示视频。该视频以「全球首次完成侧空翻的人形机器人:宇树G1」为标题。
除此之外,另一段演示视频还展示了 G1 的其他新功能:当 G1 仰卧在地上时,能够通过摆腿、挺腰等一系列动作迅速起身,几秒内就能完全站立起来。
G1 在视频中还与真人共同表演了太极、格斗等武术动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真人进行扔包、踢腿等干扰动作的情况下,G1 仍然展现出了出色的抗摔打稳定性。
为证明视频的真实性,宇树科技在视频中特别标注了「原速实拍,非 AI 生成」的字样。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44\_zbEwz\_w&utm\_source=robotnews.therundown.ai&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vidia-s-gr00t-n1-ai-for-humanoids
🔍 ChatGPT 再遭用户投诉:输入自己的名字被变成罪犯?
近日,一名挪威男子 Arve Hjalmar Holmen 向挪威数据保护局提出投诉,要求对 OpenAI 处以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开发的 ChatGPT 虚构了一则他杀害自己两个儿子并被判刑 21 年的严重不实信息。
据了解,Holmen 在今年 8 月使用 ChatGPT 搜索自己的名字「谁是 Arve Hjalmar Holmen?」时,给出的回答称,他是「因一起悲剧事件而引起关注的挪威人」。
ChatGPT 错误地声称,Holmen 的两个 7 岁和 10 岁的儿子于 2020 年 12 月在特隆赫姆家附近的一个池塘中被发现死亡,而 Holmen 被指控并最终被判犯有谋杀两个儿子以及企图谋杀第三个儿子的罪行,被判处 21 年监禁。
Arve Hjalmar Holmen Arve Hjalmar Holmen wearing a dark blue shirt
代表 Holmen 提出投诉的数字权利组织 Noyb 表示,ChatGPT提供的这些信息完全是虚构的,具有诽谤性质,违反了欧洲关于个人数据准确性的数据保护规则。该组织强调,Holmen「从未被指控或判决任何罪行,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公民」。
据 BBC 报道,Holmen 本人对此事表示担忧:「有些人认为没有火就没有烟——有人可能会阅读这些输出并相信这是真的,这是最让我害怕的。」他注意到,ChatGPT在描述中大致正确地反映了他孩子们的年龄差距,这表明系统确实拥有一些关于他的准确信息,但却混合了完全虚构的严重犯罪指控。
针对这一事件,OpenAI 回应称目前仍在审查这一投诉,并指出这与早期版本的 ChatGPT 有关,该公司已经通过增强在线搜索功能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kgydkr516o
Hunt for Tools|先进工具
🐧 腾讯发布自研混元 T1 正式版
3 月 21 日,腾讯宣布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 正式版,并已在腾讯云官网上线。
据介绍,混元 T1 正式版沿用了混元 Turbo S 的创新架构,采用 Hybrid-Mamba-Transformer 融合模式,而这也是工业界首次将混合 Mamba 架构无损应用于超大型推理模型。这一架构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显著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让混元 T1 实现首字秒出,吐字速度达到最快 80 tokens/s。
100 国内外AI大模型合集及详细介绍- AIHub | AI导航
据了解,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并结合数学、逻辑推理、科学和代码等理科难题的专项优化,混元 T1 正式版进一步提升了推理能力。与此前已上线腾讯元宝的混元 T1-preview 模型相比,综合效果明显提升。
同时,混元 T1 在体现推理模型基础能力的多个常见 Benchmark 上表现优异:

大语言模型评估增强数据集 MMLU-PRO 中,混元 T1 取得 87.2 分,仅次于 o1;

在 CEval、AIME、Zebra Logic 等中英文知识及竞赛级数学、逻辑推理的公开基准测试中,混元 T1 的成绩也达到业界领先推理模型的水平;

此外,混元 T1 还在多项对齐任务、指令跟随任务和工具利用任务中展现出了非常强的适应性。
价格方面,混元 T1 输入价格为每百万 tokens 1 元,输出价格为每百万 tokens 4 元。
此外,本周腾讯混元大模型推出 5 个基于 Hunyuan3D-2.0 打造的全新 3D 生成模型并宣布全部开源,同时升级了自研的 3D AI 创作引擎。
此外,引擎提升了 PBR 材质生成效果,让模型的光影看起来更真实,兼容多种主流格式(如 OBJ、GLB、FBX 等),无缝对接 3D 打印和移动端实时交互需求。
目前,腾讯混元 3D AI 创作引擎已上线官网,而模型也已上架 HuggingFace 和 Github。
🔗 https://huggingface.co/spaces/tencent/Hunyuan3D-2mv-Turbo
💣 英伟达发布多款「核弹级」产品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 GTC 2025 大会带来了多款重磅产品。
首先登场的是全新 Blackwell 芯片,其代号为「Ultra」,即 GB300 AI 芯片。Blackwell Ultra 将包括英伟达 GB300 NVL72 机架级解决方案,以及英伟达 HGX B300 NVL16 系统,其中 GB300 NVL72 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单个 Blackwell Ultra 芯片将和前代一样提供相同的 20 petaflops 的 AI 性能,但配备更多的 288GB 的 HBM3e 内存。英伟达特别指出,Blackwell Ultra 适用于 AI 智能体,以及用于训练机器人和汽车自动驾驶的「物理 AI」。
除了 NVL72 机架,英伟达还推出了包含单个 GB300 Blackwell Ultra 芯片的台式电脑 DGX Station。Blackwell Ultra 之外,这个主机还将配备 784GB 的同一系统内存,内置 800Gbps 英伟达 ConnectX-8 SuperNIC 网络,能够支持 20 petaflops 的 AI 性能。
此前在 CES 2025 展示的「迷你主机」Project DIGITS 也正式被命名为 DGX Spark,搭载专为桌面优化的 GB10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每秒可提供高达 1000 万亿次 AI 计算操作,用于最新 AI 推理模型的微调和推理。
DGX Spark 系统现已开放预订,而 DGX Station 预计将由华硕、戴尔、惠普等合作伙伴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黄仁勋还在本次大会上正式公布了下一代 AI 芯片「Vera Rubin」。
黄仁勋表示,Rubin 的性能将达到 Hopper 的 900 倍,而 Blackwell 相较 Hopper 已实现了 68 倍的提升。其中,Vera Rubin NVL144 预计将在 2026 年下半年发布。此外,英伟达还计划推出 Rubin Ultra 版本。
在压轴的人形机器人露脸环节,英伟达带来了「Isaac GR00T N1」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大会上,一台搭载 Newton 平台的机器人也登上了舞台,黄仁勋称之为「Blue」,外观神似《星球大战》中的 BDX 机器人,能够用声音和动作和黄仁勋互动。
🔗 https://www.nvidia.cn/gtc-global/keynote/?nvid=nv-int-csfg-701628
🔍 Claude 上线联网搜索功能
近日,Anthropic 宣布其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现支持联网搜索功能。
该功能现已面向美国的所有付费 Claude 用户提供,并计划支持更多国家/地区和陆续向免费用户开放。
官方介绍,Claude 用户可设置启用「联网搜索」,在需要时自动联网提取信息,在反馈结果中会提供直接引用来源,以便用户核实来源。
有消息称,类似于 OpenAI 与 Bing 的合作,Claude 的搜索服务由 Brave Search 提供支持。
而 Anthropic 作为第一梯队 AI 企业,却因为「安全」为核心理念,成为了最后一批更新「联网搜索」。
据悉,Google Gemini 在去年 10 月宣布接入 Google 搜索,随后 OpenAI 于 11 月推出了旗下 ChatGPT 的联网搜索功能,而 DeepSeek 也于去年 12 月,在 DeepSeek-V2.5 中引入了「联网搜索」。
🔗 https://www.anthropic.com/news/web-search
Hunt for Fun | 先玩
😂 去水印、给老照片上色,才是 Gemini 2.0 Flash 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更新的 Gemini 文生图模型又被挖掘出不一样的玩法。
据 X 和 Reddit 上的多位用户指出,Gemini 2.0 Flash 模型不仅会去除水印,还会填补因删除水印剩下的空白区域。
除水印去除功能外,该模型在老照片上色方面也表现出色。
用户 @gizakdag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使用 Gemini 2.0 Flash 为祖父黑白老照片上色的成果,上色后的照片保留了原始照片的细节和质感,且分辨率几乎也没发生改变。
🔗 https://x.com/deedydas/status/1901042632958345369
Hunt for Insight|先知
✊ 李开复:中国大模型未来大概率只剩下三家
3 月 20 日,零一万物 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接受了彭博社的专访。
在访谈中他表示,DeepSeek 热潮之后,中国经历了自己的「DeepSeek」时刻。李开复以 Windows 内核类比:DeepSeek 是 Windows 内核,而零一万物提供的平台则是 Windows 操作系统、应用程序、UI 界面。
李开复强调,AI 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 AI。要真正发挥大模型的价值所在,AI 领域内仍然没有出现自己的「Windows 操作系统」,零一万物想要做的正是填补这一空缺。
谈及大模型领域未来的竞争格局,李开复预测中国大模型领域未来将会收敛至 DeepSeek、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三家,其中以 DeepSeek 势头最猛;美国则以 xAI 的发展势头最为迅速,但 OpenAI、Anthropic、Google 也都会做出令人敬佩的研发工作。
李开复预测:中国基座大模型将收敛到DeepSeek、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三家
至于中美之间的 AI 竞赛,李开复认为 GPU 资源稀缺的情况反而倒逼着 DeepSeek 做出了惊艳业界的技术创新,实现训推成本与模型性能的突破。在印证了「需求是创新之母」的同时,DeepSeek 的突破也使得开源模式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坚持闭源策略的 OpenAI、Anthropic等公司,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OpenAI 每年花费 70 亿美元,面临着巨额亏损。现在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将成本低廉数倍的开源模型免费开放给市场,且这个竞争对手资源充沛,并已经有效地将计算成本降低了五到十倍。」
「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我想 OpenAI 的山姆·奥尔特曼可能夜里会辗转难眠。」李开复开玩笑说。
🔗 https://mp.weixin.qq.com/s/dHWVzfzhe6YcLw77az-OIA
👀 Meta 首席 AI 科学家 LeCun:LLM 无法产生真正的创新
在最近一期的 Big Technology Podcast 中,Meta 首席 AI 科学家、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分享了他对当前 AI 技术限制及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
LeCun 明确指出,尽管当前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能够完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但它们本质上仍是基于文本统计特征的复述和检索工具,无法产生真正的创新。
「在最纯粹的形式中,它们无法发明新事物,」LeCun 表示。
他认为 AI 发展正面临收益递减的瓶颈。目前的模型几乎已耗尽所有可用的自然文本数据进行训练,总数据量达到 10¹³ 至 10¹⁴ 个token。即使通过合成数据或雇佣专家生成更多内容,系统在掌握基本逻辑方面仍然存在困难,投入与回报比例日益失衡。
对于 AI 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他指出,虽然某些视频生成系统在特定场景下表现不错,但这只是通过大量数据补偿了真正理解的缺失。「孩子们用惊人少的数据就能理解像重力这样的简单概念,」他说,「一个四岁孩子通过视觉接收的数据量与最大的LLM差不多,这清楚地表明,我们不会仅通过训练文本就达到人类水平。」
作为替代方案,LeCun 正在推动一种名为 JEPA(联合嵌入预测架构)的新范式。与传统生成式方法不同,JEPA 不是重建输入,而是学习抽象表示。这种方法旨在让 AI 系统理解世界的内在结构,能够在抽象空间中模拟行动结果,进而推理并规划达到目标的最佳行动序列。
对于当前 AI 行业的巨额投资,LeCun 认为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未来几年所需的推理基础设施,而非仅为当下服务。他预测,虽然新范式不会在未来三年内完全成熟,但在 3-5 年内可能实现突破,与当前投资趋势基本一致。
谈及开源与专有模型的竞争,LeCun 表示开源正在展现出更快的进展速度。他 以DeepSeek 为例,指出一个自由的小团队能提出新颖想法,甚至重新定义方法,这表明开源模式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NCVYkHKfg&t=1827s
💡 黄仁勋:全球 50% 的 AI 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近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GTC 2025 交流会中回答记者问题,其中他结合公司发展、个人观点以及市场环境,分享了自己在 AI 方面的各路看法。
其中黄仁勋提到,目前英伟达已经成为了 AI 基础设施公司、AI 世界工厂和许多企业的 AI 技术基础平台。而上述的三个转变,也是英伟达近几年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因此让英伟达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一次性宣布四代产品的科技公司。黄仁勋还强调,公司拥有完整的 AI 链条,并且构建上游的原始技术,因此英伟达也是世界唯一的 AI 公司。
Jensen Huang on Intel buyout rumors:
值得关注的是,黄仁勋还在本次回答中分享了自己对中国 AI 研究的看法及未来。黄仁勋指出,中国的 AI 相关研究者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 50% 的 AI 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基于中国庞大的 AI 研究人员数量,黄仁勋强调,中国在 AI 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是可以理解的,并希望中国能继续保持这种培养优秀计算机科学家的模式。
此外,黄仁勋还谈及了 AGI 与资源分配的看法。其认为实现 AGI 需将智慧应用于特定目的,选择正确战略和任务,领域专业知识都很重要,当前全球在 AI 相关的资本支出上,应更多投向基于机器学习、科学计算和 AI 的领域。同时黄仁勋建议,应该建造原生 AI 数据中心和计算机,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彩蛋时间


作者:@psqtlbcc1556
工具:Midjourney
Prompt:Underwater world, through glass, modern, romantic smoothness, textured sand,A transparent lapis lazuli blue cat with long whiskers holding glittering golden fish in a dimly lit grave room,falling light wind in the colorful transparent lapis lazuli blue golden glittering fish, half of lapis lazuli blue cat with long whiskers illuminated beside grave bookroom while the other side fades into shadow. Split lighting creates a dramatic effect, with shadows falling beside book grave ,, , cotton, felt, plush
链接:https://www.midjourney.com/jobs/48b1e616-e688-4785-9e58-f796214389fd?index=0

图片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 简历投递邮箱
hr@ifanr.com
✉️ 邮件标题
「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
图片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0290
 
104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