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导读
对50个FPP样品的分析显示存在43种添加剂。这些检测到的添加剂包括6种抗氧化剂、10种新型塑化剂、10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8种有机磷酸酯和9种稳定剂,总浓度范围为1.52×103至2.51×106ng/g(图1)。此外,每个样品中检测到的添加剂数量在
4到25之间,平均有13种添加剂,突显了添加剂在FPP中的广泛存在。新型塑化剂(NPP)表现出最高的定量水平(中值浓度为6.70×103 ng/g),这与传统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受到监管限制后替代增塑剂的工业采用率增加相一致。
图1. 新鲜果蔬包装中添加剂的含量水平和赋存特征
实验室模拟了不同温度(5 ℃、25 ℃和40 ℃)下添加剂从鲜果蔬包装中释放的动力学。结果显示,大多数添加剂在最初的100小时内迅速迁移,最终在800小时达到平衡。泡沫水果网中的添加剂表现出最高的迁移比例,其中6种添加剂在25 ℃下的迁移量从1.19×101ng到6.25×102 ng不等。二苯甲酮(BP)在迁移过程中完全释放,其在塑料食品包装中常用作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分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其完全迁移引发了对膳食暴露风险增加的担忧。

图2. 随时间变化的果蔬模拟物中添加剂浓度(Ct)以及FPPs中添加剂迁移到模拟物中的平衡迁移率(MRE)
基于实验结果,使用支持向量机(SVM)、梯度提升回归(GBR)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分别预测了Weibull模型中的参数τ,平衡迁移率(MRE)和β。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预测与该研究具有类似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和包装材料中的释放动力学。

图3. 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散点图:(a) 平衡迁移率(MRE),(b) Log τ,(c) β,以及(d) 从新鲜果蔬包装迁移到模拟物中的添加剂浓度(Ct)
计算了儿童和成人通过饮食摄入添加剂的估计每日摄入量(EDI)和风险商(HQ),发现EHA和TEP的HQ值超过1,表明其暴露水平超过了可接受阈值。此外,考虑到新鲜果蔬包装中多种添加剂的共存,还计算了潜在的“鸡尾酒效应”风险,结果显示儿童和成人的风险指数(HI)分别为14.2和7.6,超过了个别化合物的“安全”阈值,表明当前暴露水平可能引发更高的暴露风险。

图4. 成人和儿童通过水果和蔬菜摄入各单一添加剂的风险商(HQ)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c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