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chatgpt

ChatGPT争议:学术研究的加速器or信任危机的催化剂?

连享会 • 3 周前 • 70 次点击  


🍓 课程推荐:连享会: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网络直播
嘉宾:杨阳 (香港浸会大学)
时间:2025 年 9 月 13, 14, 20 日
咨询:王老师 18903405450(微信)


作者:颜国强(东南大学)
邮箱:yangq0827@163.com


温馨提示: 文中链接在微信中无法生效。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或直接长按/扫描如下二维码,直达原文:




目录

  • 1. 简介

  • 2. ChatGPT:学术研究的加速器?

    • 2.1 润色学术写作

    • 2.2 提升同行评审质量

    • 2.3 优化期刊编辑反馈

  • 3. ChatGPT:信任危机的催化剂?

  • 4. AI 时代下的学术生产,何去何从?

  • 5. 结语

  • 6. 相关 AI 模型和网站推荐:

  • 7. 相关推文





编者按:本文基于如下两篇论文编译而得,特此致谢!

  • Gruda, D. (2024). Three ways ChatGPT helps me in my academic writing. NatureLinkPDFGoogle
  • Wolkovich, E. M. (2024). ‘Obviously ChatGPT’ — how reviewers accused me of scientific fraud. NatureLinkPDFGoogle.


1. 简介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Nature media** 发布了多篇探讨 ChatGPT 在学术研究中作用和角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一部分聚焦于 ChatGPT 如何助力研究人员提高写作效率和论文质量;另一部分则着眼于它可能在学术界引发的争议和问题。本文将综合近期发表的两篇推文,展现两位学者在使用 ChatGPT 时所体验到的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感受。


2. ChatGPT:学术研究加速器?

第一篇文章作者是 Dritjon Gruda,担任《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和《Psychology of Leaders and Leadership》学术期刊的编辑,他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源自使用者与工具的互动,我们应利用自己的 专业知识来完善它所产生的内容。本文并主要讨论了利用 ChatGPT 润色论文、协助同行评审以及提升编辑质量的一些技巧。

2.1 润色学术写作

使用 AI 辅助学术写作时,提供的背景信息非常重要。若无合适的背景和语境,则无法指望 AI 对一个问题做出有意义的回答。因此,我们在使用 ChatGPT 进行写作润色时,首先要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包括论文主题和主要论点。你可以先列出大纲,然后将这些信息输入 ChatGPT。不论你选择哪种生成式 AI 工具,成功的关键在于提供精确的指令。指令越明确,效果越好。例如,你可以这样说明:

I’m writing a paper on [topic] for a leading [discipline] academic journal. What I tried to say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is [specific point]. Please rephrase it for clarity, coherence and conciseness, ensuring each paragraph flows into the next. Remove jargon. Use a professional tone.

译文:我正在为顶级[学科]期刊撰写一篇关于[主题]的论文。我在以下部分试图表达的观点是[具体点]。请重新措辞以提高清晰度、连贯性和简洁性,确保每段之间的自然过渡。去除口语化的内容,调整为专业术语。

需要注意的是,AI 的第一次回复很可能不是完美的,你可能需要完善你的指令或添加更多信息。因此,利用 AI 润色学术写作是一个不断合作和迭代的过程。如果有些回复不太准确,可输入以下指令,

“This isn’t quite what I meant. Let’s adjust this part.”

译文:这不是我的意思。我们来调整一下这部分;

或者你可以称赞它的改进:

“This is much clearer, but let’s tweak the ending for a stronger transition to the next section.”

译文:这更清楚了,但是让我们调整一下结尾,让其更有力地过渡到下一部分。

作者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原本棘手的任务变得易于处理,还能提供新的视角,让生成性 AI 成为了创造性写作中的协作伙伴,但要注意,AI 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人的思考和写作。

2.2 提升同行评审质量

在同行评审过程中,生成性人工智能(AI)可以发挥辅助作用。评审人首先需要彻底阅读手稿,然后总结其主要观点和需要重点审阅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评审人可以借助 AI 工具来帮助组织思路,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评审意见。例如,你可输入以下指令:

“Assume you’re an expert and seasoned scholar with 20+ years of academic experience in [field]. On the basis of my summary of a paper in [field], where the main focus is on [general topic], provide a detailed review of this paper, in the following order: 1) briefly discuss its core content; 2) identify its limitations; and 3)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limitation in order of importance. Maintain a concise and professional tone throughout.

译文:假设您是一位在[领域]有 20 多年学术经验的资深专家学者。在我总结的一篇[领域]论文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一般主题],按以下顺序对这篇论文进行详细评述:1)简要论述论文的核心内容;2)指出论文的局限性;3)按重要性顺序解释每个局限性的意义。通篇保持简洁和专业语气。

作者认为,尽管 AI 的使用极大的辅助了同行评审的工作体验,但有时它的建议可能不切实际或错误,因此最终的评审责任仍然在于评审者。因此,作为评审者,必须具备辨别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任何 AI 都无法完全胜任这一点。

2.3 优化期刊编辑反馈

作为期刊编辑,对稿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每周要处理多篇稿件时。通过使用 ChatGPT,可以帮助撰写清晰、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例如,在评估完论文并记录其优缺点后,可以让 ChatGPT 草拟一封合适的信件:

“On the basis of these notes, draft a letter to the author. Highlight the manuscript’s key issues and clearly explain why the manuscript, despite its interesting topic, might not provide a substantial enough advancement to merit publication. Avoid jargon. Be direct. Maintain a professional and respectful tone throughout.

译文:在这些笔记的基础上,起草一封给作者的信。突出稿件的关键问题,并清楚地解释为什么稿件尽管主题有趣,但可能没有足够的实质性进展,无法发表。避免使用术语,要直接了当,始终保持专业和尊重的语气)。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以确保语气和内容恰到好处。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反馈质量,还能确保我以支持性的方式传达我的想法,促进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积极对话。

毫无疑问,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科学界带来了挑战,但也能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这些工具可以增强我们在写作、评审和编辑的能力,也同时保留科学探究的本质——好奇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考虑到这些好处,你还在等什么呢?


3. ChatGPT:信任危机催化剂?

然而,另一位学者的经历则完全不同。

在她提交论文之后,竟遭到审稿人指责她利用 ChatGPT 进行写作上的欺诈。但她实际上并未在手稿中使用 ChatGPT 撰写任何一个字。然而,审稿人认为,她的写作风格「显然是 ChatGPT 写的」,而编辑也含糊地附和,指出他们发现「写作风格颇为异常」。她对这篇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然而在缺乏任何证据支持这一指控的情况下,却被误指为使用了 AI,这让她感到非常惊讶、震惊和沮丧。

她迅速构思了几种自证清白的方法。由于她习惯于使用纯文本文件撰写(借助 LaTeX 排版语言),并利用 Git 版本控制系统进行版本追踪,她得以在 GitHub 上公开她的文本修改历史记录——其中包括“终于开始写作了!”和“又写了 25 分钟!”等文本更改历史,这些她从未打算公开的细节。她还考虑过将她在 ChatGPT 问世前所写的论文与这次提交的论文进行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她甚至想到可以询问 ChatGPT,它是否认为自己撰写了她的论文。然而,她很快意识到,这样做意味着她将投入时间来证明自己并非一个 AI,这似乎是对整个事件的荒谬回应。她带着愤怒和失望,决然退出这场无端的指责游戏。但在此之前,她决定向专门研究数据欺诈的研究人员、论文的共同作者以及其他同事征求意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她的做法表示认同。其中一位同事最简洁地总结道:

“所有的科学批评都是可接受的,但这是另一回事。”

第二篇文章作者的遭遇揭示了同行评审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对科学探索以及学术知识生产的深度介入和融合。公众普遍担心人工智能可能控制人类,可能加剧虚假信息的泛滥,以及可能无意中延续一些潜在的偏见和不平等现象。尽管一些人正致力于构建预防措施以避免 AI 可能带来的问题,但学术界仍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协助科研研究的潜力。该作者的经历突显了一个事实:ChatGPT 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影响整个同行评审的流程。她对于自己被错误地怀疑使用了 AI 感到愤慨,同时,她对于审稿人和编辑轻率地接受 AI 可能已经参与文本撰写的观点感到震惊。这种轻信不仅反映了对科学诚信的轻视,也暴露了在辨别人类与 AI 写作能力上的不足。

科学研究的基石是信任——对学术共同体的道德操守和诚信的信任。她坚信,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研究者们会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说明。她本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绝不会指责他人数据造假或进行不当的统计操作。

然而,显然有审稿人在对她的论文提出质疑时,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谨慎。或许这些审稿人并没有故意发出如此严重的指控,编辑在转发和支持这些观点时,也许没有深思熟虑——但他们实际上已经指控她有意将 AI 生成的文本伪造成自己的创作。他们还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辨别出她与 AI 工具的写作风格之间的区别——但事实证明,他们并不能。


4. AI 时代下的学术生产何去何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学术写作和评审中的应用,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AI 如 ChatGPT 这样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编辑和写作的效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帮助他们更清晰、更专业地表达思想。另一方面,AI 的介入也引发了关于学术诚信和作者身份的深刻反思。

首先,我们需要尽快确立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标准,以规范 AI 在学术写作和评审中的使用。这些原则应包括 AI 工具的使用透明度、作者贡献的明确界定,以及对 AI 生成内容的适当引用和致谢。学术机构和期刊编辑部应共同努力,制定这些标准,并规范研究人员合理地使用 AI 工具。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 AI 作为辅助工具的角色。尽管 AI 可以提供语言上的帮助,但正如第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学术研究的核心——创新思想的产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学术文章的精心撰写——仍然需要人类研究者的深刻洞察和辛勤工作。AI 不能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 AI 作为学术研究的新伙伴。通过合理利用 AI,探索和推动科学认知的边界。


5. 结语

AI 的新时代下,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正站在变革的风口浪尖。ChatGPT 的问世,不仅标志着技术的巨大飞跃,也向学术界长期沿袭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我们绝不能因为担忧可能的弊端而全然拒绝 AI 所提供的便捷与效率,同样也不能对其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视而不见。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则、确立 AI 作为辅助工具的角色,并拥抱一种开放的心态,我们可以确保 AI 成为促进学术研究发展的积极力量。

学术界应当把握这次变革的机遇,重新审视并强化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观:诚信、创新与合作。借助 AI 的合理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学术写作与评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开拓更宽广的途径。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迈向一个更加开放、高效和诚信的学术新时代。


6. 相关 AI 模型和网站推荐:

  • ChatGPT: 由 OpenAI 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文本生成、写作润色等。
  • Gemini: 由 Google 开发的 AI 工具,擅长语言细微差别的理解和文本分析。
  • Mixtral: 一款开源的大语言模型,适合离线工作时使用。
  • 文心一言: 由百度开发的 AI 工具,擅长中文文本生成和处理。
  • Kimi: 由 Wondershare 开发的 AI 工具,专注于文本和图像处理,支持多种语言。


7. 相关推文

Note:产生如下推文列表的 Stata 命令为:   lianxh GPT安装最新版 lianxh 命令:   ssc install lianxh, replace

  • 于凡, 2024, AI 可以编写 Stata 代码吗?, 连享会 No.1348.
  • 余坚, 2023, Stata:ChatGPT 你能帮我干点啥?, 连享会 No.1164.
  • 罗银燕, 2023, 如何在 R 中安装并使用 chatgpt 包?, 连享会 No.1171.
  • 连享会, 2024, AI 编程助手大盘点:不止 ChatGPT 和 Copilot, 连享会 No.1394.
  • 连玉君, 2024, Stata+ChatGPT4o:AI 代码助手好酸爽!, 连享会 No.1393.
  • 连玉君, 2024, VScode:实用 Markdown 插件推荐, 连享会 No.1390.
  • 连玉君, 2023, 连玉君:我与 ChatGPT 聊了一个月, 连享会 No.899.


🍓 课程推荐:连享会: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专题·网络直播
嘉宾:杨阳 (香港浸会大学)
时间:2025 年 9 月 13, 14, 20 日
咨询:王老师 18903405450(微信)


连享会微信小店上线啦!

Note:扫一扫进入“连享会微信小店”,你想学的课程在这里······

New! Stata 搜索神器:lianxh 和 songblGIF 动图介绍
搜: 推文、数据分享、期刊论文、重现代码 ……
👉 安装:
. ssc install lianxh
. ssc install songbl
👉  使用:
. lianxh DID 倍分法
. songbl all


🍏 关于我们

  • 连享会 ( www.lianxh.cn,推文列表) 由中山大学连玉君老师团队创办,定期分享实证分析经验。
  • 直通车: 👉【百度一下:连享会】即可直达连享会主页。亦可进一步添加 「知乎」,「b 站」,「面板数据」,「公开课」 等关键词细化搜索。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6445
 
70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