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正本清源谈区块链之二:比特币和区块链可以分开吗?

方军读书会 • 7 年前 • 814 次点击  

正本清源谈区块链之二


互联网知识经济 x 读懂互联网未来

作者:方军

我近期在关注区块链技术之外,也在思考和区块链相关的很多事物的含义,借给大众媒体写专栏的机会,把学习和思考过程写下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会不定期有这个「正本清源谈区块链」的系列文章,名字很宏大,实际只是谈点自己想不明白、努力想明白的点,且尽量不用专业术语。欢迎留言讨论多交流,欢迎指正。

系列文章:之一:“数字资产”这个词可能是误导

新华社一篇报道《虚拟币炒作乱象扎堆呼唤监管加码》标题被修改为”区分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防止政策误伤技术研发热情”,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修改后的标题的确反映了很多人的观点,他们希望将比特币等虚拟币和区块链技术区分开。

实际上,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比特币和区块链、代表经济的“币”和指技术的“链”是可分的还是不可分的?

1 信用 vs 现金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可回到中本聪讲解比特币的论文《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和他所处的技术发明脉络中去。这篇论文标题清晰讲述了中本聪试图发明的东西——一种可以在数字世界中使用的“现金”。

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尝试在数字空间中创造代表价值的事物。根据吉米·克拉克在《通往比特币的漫长道路》一文中的统计,类似的系统有上百个,其中全球知名且还在实际使用的是贝宝。当然,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更熟悉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

关于数字世界的里面的代表价值的货币等事物的设计方式,贝宝等所采用的其实是信用(credit),当我们付款时,我们所支付的实际上是信用,由它们进行记账确认。

但是,在技术圈还有一种一直未能成功的尝试,就是试图采用现金(cash)的思路,创造一种东西,让人们在数字世界中可以像使用现金一样使用它

前人有很多探索,但均未成功,直到中本聪发明比特币这种“现金“——比特硬币(coin)。

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点对点”(peer-to-peer) 表明设计这个系统时,他希望这个“电子现金”可以像钞票现金一样,可以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使用。

用他在比特币论坛中发表的文章中的话说,这个系统是‘没有中心的“(decentralized)、”无需信任认证“(non-trust-based)。

2 大卫·乔姆的现金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大卫·乔姆,他在30多年前第一次提出一个完整的、可行的思路。1983年,他首次提出把加密技术用在创造一种数字空间的现金,在1989年还创建了一家公司来在商业上实现他的构想。

现金有两个好处,一是匿名性,一是可以个人对个人交易,无需任何中介机构。

乔姆提供了一个创造性解决方案。它不仅能够保护用户的匿名性,同时还杜绝了“双重支付”。(杰里米·克拉克)

比如,同时把一张现金数字码在两个地方花,既给甲,又给乙。他解决所谓双花问题的方式是密码学的“盲签”(blind signature) ,我签发一张纸条代表现金,但你选的那个序列号不用让我知道。

在这个问题上,之后有一系列的研究与改进,但基本思路并未发生多大的变化。比特币以及由它而来的区块链中现在采用的均是“非对称加密”,公钥和私钥分别用于加密和解密,反过来亦可。

大卫·乔姆的经典论文:D.Chaum, A.Fiat, and M.Naor. “Untraceable Electronic Cash.”

3 比特币“现金”:一个玩具

比特币可看成是对乔姆最初设想的精彩改进,现在我们不会认可它是一种等同于现实世界的现金的流通货币,但它在技术上实现了类似与现金逻辑上相似的事物。

提及比特币这种“现金”时,我在现金二字打上了引号,因为如果回退到2007年,中本聪并不是要发明一种等价于现实世界中的现金的东西,或多大地改变现状,而是解决一个技术难题、造一个玩具。

要创造这样一个玩具出来,中本聪还要解决很多难题,其中主要有两个,用吉米·克拉克的话总结说:

一是如何“凭空发行货币”,

二是“把一切信息都记录在账本中”。

一是说,尽管只是一个玩具,但还是要选择一种有效机制,中本聪选择的机制是,要进行一定数量的数学计算方可生成新的“现金”。现在人们说的如大众了解的“挖矿”、“去中心化”,或专业的“算力”、“工作量证明”(PoW)等,都是和这个机制相关的。

二说的账本(ledgers)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区块链”,区块链的基础是分布式的、公开的、互联的、不可篡改的大账本。

中本聪对区块链相关技术和机制进行了好几个非常重要的改变,他的设计真正发明了“区块链”,并使得它成为一系列创新的基础。

中本聪对区块链的重要设计改进

吉米·克拉克

它用一种类似于哈希现金的协议(也就是必须先计算数学难题,然后才可以执行操作)来降低在区块链里增添块的速度。

这种改进对比特币的安全性带来了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 比特币体系通过一群未被认证过的节点,即“矿工”,来记录事件,不再需要认证过的服务器。通过每个矿工而不是普通用户记录块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解决数学计算,新建块,而成为一名矿工。

- 比特币还舍弃了签名,只依靠哈希指针来确保数据结构的完整性。

- 最后,真正的时间戳对比特币来说不是很重要,整个系统的意义在于根据先后顺序记录交易信息,并确保它不能被篡改。事实上,比特币块并不按固定时间表产生。在比特币系统里,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新的块,单相邻的两个块的时间间隔会有较大的差别。

4  互联网历史中的玩具

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这样的玩具有不少:

  • 蒂姆·博纳斯-李发明万维网(WWW)


  • 林纳斯发明操作系统Linux


  • 马克·安德森开发出Mosaic浏览器(他后来开发了Netscape浏览器)


  • 甚至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最早开发Google都是如此。


拿这些出来类比,我是想说:

不管当下人们怎么看比特币,不管是把它看成通货、商品、还是资产,它出现时的重要属性之一是一种技术玩具。

实际上,在比特币价格暴涨前的相当长时间里,它就是一个玩具,技术人员们都喜欢鼓捣和修改玩具,也出现过有人拿一万枚比特币换一份比萨吃的情况。

一个技术被发明出来后,它最终能找到什么样的实际用途,它能给世界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另外的事。

5 中本聪之后

由以上讨论可看到,中本聪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搞出一个精彩的玩具:

  • 他创造了一个基础技术即区块链(账本)


  • 创造了一个应用即比特币(“现金”)


更细分说,中本聪发明的事物包括三层:

  • 最底层是技术性的区块链(账本);

  • 中间是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协议;

  • 最上面是应用,即比特币这种“现金”。

账本(ledgers)既有技术含义也有经济含义,关于账本的经济含义,之后有机会再详细讨论。

接下来,不同领域的人进一步鼓捣这个玩具,并逐渐地想把这个潜力强大的玩具变得实用。

  • 人们先是创造出各种和比特币相似的币,

  • 之后是很多人试图把币和链分开,

  • 再后是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团队试图创建区块链2.0系统,把它变成“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

  • 现在更多的组织在试图开发更新一代的系统,宣称是3.0、4.0。



有意思的是,以太坊实际上没有成为新一代可以运行应用的操作系统,发行符合其ERC20标准的代币(Token,也译通证)成为它的智能合约的核心应用场景,如果不是唯一应用场景的话。

这样,全世界一下子多出了很多的应用通证,这就是2017年中到现在的虚拟币景象。

6 分不开的比特币与区块链

不管怎样,到此时,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它不再只有发行像玩具一样的“现金”这一种功能,而有了发行代币/通证的功能。

通证的出现打开了区块链在经济上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区块链的两翼——技术和经济开始逐步成型。

虽然最后两者会发展到何种状态尚难预测,但代表经济的“币”和代表技术的“链”、经济和技术是交织在一起的。

只考虑技术不考虑经济,某种意义上有点像在互联网发展之初说,互联网只用来传输信息,而不应发展电子商务。

现在,比特币等虚拟币的高价和围绕它们的投机可能是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虚拟币炒作乱象的确应该得到规范。

但仅强调技术可能它的发展陷入误区,区块链技术和区块链经济缠绕在一起、不可分开的。

本文作为互联网知识经济专栏刊发于2018年2月26日《南方都市报》,网络刊发时根据原稿重新编排。

相关资料:

虚拟币炒作乱象扎堆呼唤监管加码(2018-02-09)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09/c_1122393344.htm
网络标题:区分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防止政策误伤技术研发热情

通往比特币的漫长道路,吉米·克拉克/文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技术》原书前言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5rY0LZrzCP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7614
 
814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