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区块链

区块链真实落地调查(一):区块链溯源,能让食品更安全吗?

一本区块链 • 7 年前 • 251 次点击  


文 | 墨菲


区块链已被捧至神坛。


被包装得神乎其神的区块链,到底在哪个场景落地了?


一本君将从今日开始,遍访区块链项目,探访实际落地情况,并展望未来。


以下是第一篇,区块链真的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在币市惊心动魄的时刻,区块链项目的落地,却显得步履蹒跚。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大家设想的第一应用场景,就是:溯源。


在农业市场,区块链正在尝试落地。


食品安全,一直是中国人的心头之痛。


区块链技术真的能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01 广阔市场


中国农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66650千公顷;农产品流通市场在10万亿左右。


这么大的市场,足够容纳新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民以食为天”,中国本就有吃文化,加上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吃的关注度更高,要求也更高。


“现在农产品供应和消费两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好的东西,卖不上好价格;想买好产品的人,也找不到好的购买渠道。”根源链联合创始人兼COO徐立春认为。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心头之痛。


媒体频繁曝出食品安全事件,比如轰动全国的“僵尸肉”“镉大米”“毒生姜”“瘦肉精”“地沟油”,不胜枚举。


在百度新闻中搜索“农产品”,智能联想的关键词却是“污染”“中毒”。



如此广博的市场,如此痛的痛点,区块链技术是否能重塑行业?


目前农业领域区块链溯源方式,主要就是在农产品上加一个二维码,一扫描,就能看到这个产品的品种、生产和运输等多个信息。


比如,众安推出的区块链“步步鸡”,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就能看到这只鸡的产地、什么时候入栏,什么时候出栏,走了多少步,活动轨迹等。


“这些数据一部分是人工上传,一部分是通过物联网技术采集。”众安科技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另一方面,区块链还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数据一旦上链,就没法更改。


“区块链本身是解决多方参与时,大家的信任问题。”徐立春称。


目前,“区块链+农业”已成为一个期望较高的区块链落地领域。


除了众安的“步步鸡”和根源链之外,上市公司北大荒近期也宣布,“第一批区块链认证大米”已在京东销售。


而零售巨头阿里、京东、沃尔玛,也纷纷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嫁接到食品安全领域。


一场在农业产业链领域的技术改造轰轰烈烈展开,它能彻底解决农产品安全的痛点吗?



02 技术边界


在目前狂热的氛围下,部分人已将区块链技术捧上神坛,以为去中心化能颠覆一切。


但实际上,在农业这个传统的领域,区块链的落地也有很多掣肘。


“区块链只是在做数据存储、加密、路由、转发的过程,但数据采集、感知,需要人力、物联网设备,这是需要花钱的。”徐立春解释。


△根源链溯源系统数据收集流程


这意味着,除了搭建区块链平台外,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不菲的资金投入。


更关键的是,区块链技术落地,有时需要用户的理解和配合。


“如果用户没有意识到区块链能帮他带来农产品品质、附加值的提升,他是很难接受的。”徐立春表示,“尤其是农民,多花一分钱,他可能要问十个问题。”


因此,在项目早期,区块链技术的实际价值,还没能超越“噱头”。


另一方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考虑不同“场景”。


比如,居民会关注附近菜市场的食品安全,工作人员讲究外卖的安全,学生会考虑食堂食品安全,这些全都依托在某个具体场景中。


“如果不考虑场景,只想做大而全,将会面临成本过大问题。”徐立春认为。


最关键的是,“假货”问题,并不能单凭区块链技术来根本解决的。


比如很多大的连锁超市,它借助区块链溯源技术,本质目的不是为了“食品安全”,而是为了管理货物。


所以他们选择的区块链记账节点,大都是大的生产机构和供应商。


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在乎“多卖多赚”,甚至有可能,他们会联合起来数据造假。


这就是区块链落地现实的最大掣肘:你能保证上传的数据,绝对不会被篡改;但你不能保证,上传的数据是真的。


这意味着,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从本质上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区块链怎么证明“你就是你”的问题。


比如,一瓶名牌葡萄酒,扫码后区块链上显示是真实品牌,但你怎么证明,瓶子里的酒没被换过?


“区块链不能够解决问题,只能改善。”徐立春称,区块链技术的进入,让造假的成本更高了。


以前造假,只需要腐蚀一个中心记账“节点”,比如,采购人员。


而现在,需要打通所有节点,造假成本提高。


最后,和其他领域的区块链项目一样,“区块链+农业”也存在各种炒作、泡沫问题。


“2018年涌入很多做区块链溯源的公司。”徐立春说,也有不少选择了农业作为技术落地突破口。


“之前我们会在官网上发一些项目进展消息,现在都撤掉了。”徐立春称,“因为会被有些团队,直接拿去自用。”


炒作和掣肘下,应该如何摆正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位置?



03 销售关键


除了区块链,就没有其他能解决食品安全的办法吗?


“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而是人愿不愿意去做。”徐立春解释。


农产品的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农业局、卫生局、药监局、工商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交织其中,“仅靠传统的制度或处罚措施,很很难让这个环境变得干净。”徐立春称。


如此看来,目前,区块链技术是最好的办法了。


但同时,有个观点需要明确,区块链不能解决农产品流通、食品安全的问题,只能是“改善”。


“与其说区块链技术是‘颠覆’,不如说是‘升级’。”徐立春认为。


对于农民来说,你和他提区块链,他们压根不会搭理你,但是你说能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那估计就会两眼放光。



“在扶贫的时候,你说区块链,他们并不认可;但你跟他说,以前买10块钱的,现在加了这个技术,能买到20多,还能提高销量,他们就说‘来吧来吧’。”徐立春称。


所以根源链有了一个创新,他们在溯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新零售流通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因此,这个“区块链+农业”的体系,需要负责数据的真实性,也要负责产品的销售——既做溯源,又做电商。


如此,才能将技术落地现实。



“目前,区块链技术不是婴儿时期,而是更早期的孕育时期。”徐立春认为,农业市场巨大,多家企业进入,可以共同教育市场。


在炒作、泡沫盛行的当下,更需要冷静踏实的声音。

欢迎关注一本区块链

2018年,最大的风口,就是“区块链”。

这个神秘的词汇背后,到底是什么技术?它真的蕴含颠覆世界的力量?

欢迎关注一本财经旗下“区块链垂直媒体”——一本区块链。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4Soeg4y0cU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7658
 
251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