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Python

中国的真实离婚率:一点也不高,反而低的惊人 | 用 Python 计算离婚率

开智学堂 • 4 年前 • 1085 次点击  

“ 中国离婚率攀高的信息,你是否听说过?你觉得信息真实吗?对此,本文作者林夏提出了质疑,他发现,中国真实的离婚率其实很低,为什么?有什么数据可以证明吗?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离婚率一直走高的信息呢?阅读下文,了解详情~


作者丨林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纸箱之神」

开智学堂(http://www.OpenMindClub.com)


现在的网络上,似乎普遍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中国的离婚率高的吓人。

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什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离婚率高达 40%」、「天津的离婚率高达 70%」……搞得人心惶惶。

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说,我怎么没有感觉身边的朋友都离婚了啊?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别人离了也不会告诉你啊」,「不要心存侥幸,现实就是有这么高」。

还会有各路大 V 各种装腔作势分析一波……

然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人都错了,中国真实的离婚率其实很低,低到你们可能都不敢相信

数据和结论在文章末尾,正文主要是原始数据、计算过程,还有我的一点感想。

先看一些新闻和网友评论热热身:

01 分母是什么

以天津市的这一条新闻为例:

在这个公众号里面,居然写道「而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天津市,每 100 人里面,竟然达到了 71 人离婚的比例」,下面还煞有介事的贴出了统计数据。


然而打脸的是,这张图的名称是《2019 上半年中国 31 省离结比》,「离结比」三个字圈起来,什么叫离结比啊?


定义:

离结比 = 去民政局登记离婚的夫妇对数/去民政局登记结婚的新人对数

(ps:是一对情侣的对,不是 log)

这个数据能说明什么?

新人,是当年结婚的新人,离婚的夫妇是往年所有的夫妇,不管你是刚结婚的、有孩子的、还是人到中老年的「熟年离婚」,全部包括在内。

这能直接相除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每天也都有老人去世,然后我用死亡人口/出生人口,是不是也可以得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

《震惊,这个国家的人口出生死亡比居然达到了 100%》

《太可怕了,不要到这个国家投胎,这个国家每诞生一个新生儿,就有一个老人去世

思之令人发笑。

然而,不幸的是,写这些耸人听闻的新闻,就是现在的一些无良自媒体正在干的事儿。

02 定义

真正的离婚率定义有两种,一种是粗离婚率,一种是细离婚率。

粗离婚率:离婚对数/当地人口数。

细离婚率:离婚对数/当地已婚女性数。

这才是真正的离婚率。

可能有人会说,即使这样,40% 的离结比依然很高啊,换一种算法可能也低不到哪里去。

那么现在可以先在心中估算一个数字,看看最后和我算出的结果相差多少。

03 数据设定及 Python 计算

我选择了张冲等人的统计数据[1],包括每年新增结婚人数、离婚人数,作为计算的依据:

然后我们来做一些设定

1)假设离结比为 40%,

2)初婚年龄从 26 岁开始,死亡年龄到 75 岁终止,这样如果一对夫妇白头偕老的话,正好是 50 年金婚,圆满。

3)先计算最简单的情况,假设不同婚龄的夫妇离婚的几率相等。

4)每年结婚的新人设为 1000 万对(我用 1000 对代替)

5)假设新婚夫妇男女双方的年龄相同,预期寿命相同。

计算出来的表格如下:


第一列是 1000 对新婚夫妇中每年存续下来的夫妇对数,

第二列是婚龄,

第三列是当年离婚的夫妇对数,第三列的平均数在 8 左右,8*50 年= 400 对,正好符合 40% 的离结比。

也就是说,40% 的离结比的真实含义是,1000 对夫妇结婚之后,平均每年离婚 8 对,每一对夫妇每年分开的概率为 1%,到了 50 年之后,有大约 600 对夫妇可成功解锁「金婚」成就。

表格太长,我只截取了前 20 年的,50 年完整数据的堆叠图如下:(蓝色是存续下来的婚姻,黄色是离婚的,纵轴为夫妇对数,横轴为婚龄。)

04 离就离了

很多媒体甚至包括文献里面,对离婚率升高都表现得忧心忡忡,或者觉得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之类的。

如果说现在的离婚率高,那么「标准离婚率」在哪里呢?我反而觉得是以前离婚率过低,现在的离婚率升高是在恢复正常,是一个好现象。

刚建国的时候大家思想都比较保守,婚姻不幸福也不敢离婚,怕别人指指点点,就硬忍着,这是好事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勇于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这没有错啊,这是社会的进步,我真的觉得是进步,没有反讽,而且通过刚才的计算,现在的离婚率其实并不高。

根据孙晓娟等人的研究[2],在 1970-2009 年间,对比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离婚率,中国的离婚率是最低的:

(2009 年之后的对比数据,抱歉我没找到相关文献。)

而且,离了,就是失败的婚姻吗?我不这么看。

上学会毕业,上班会离职,公司有可能会解散,人生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的,为什么结婚就一定要走到最后一刻呢?爱情固然让人欣喜,然而人生的底色是孤独。

人的一生很长,不能因为最终分开了,就认为之前几十年的陪伴是毫无价值的,也不能因此判定之前的婚姻都是失败的。

我问过身边的女性朋友,她说:


再打一个比方,我今年 30 岁,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是 77.3 岁,不能说我活到 76 岁就算我夭折了吧?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中国式婚姻的平均存续时间有多长?

05 存续时间

根据一些参考文献,2005 年,中国的平均婚姻预期寿命为 10.29 年,2010 年,平均婚姻预期寿命为 9.59 年[3]

然而!以上数据的计算方法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只计算了最终离婚夫妇的婚姻存续时间,对于白头偕老的夫妇则忽略不计。

怎么可以这么算呢……我们重新来算算吧……

这次我们做一些微调,不同的年龄段设定为不同的离婚率,这样更准确。

找一些原始数据:

1)来自北京市 2004-2010 年的数据[4]

2)全国的数据,2010 年城乡离婚人口按年龄分组离婚率曲线图[5]


让中青年的离婚率高一点,中老年的离婚率低一点,这样比较符合实际。

去掉 20-24 岁这一组,从 26 岁开始算起,5 年一组,一直算到 74 岁。1000 对*40%(离结比)=400 对,然后我把这 400 对离婚夫妇分配到每个年龄段中:


然后按照这个比例带入模型,得出结果:


50 年完整数据的堆叠图如下:(蓝色为存续婚姻,黄色为离婚,横轴为婚龄,纵轴为夫妻对数。)

用当年离婚总对数/当年存量婚姻对数,得出:

每对夫妇每年离婚的概率仅 1.05%

接着算每段婚姻的平均存续时间,中途离婚的算到他们离婚那一年,一直没离婚的按照 50 年计,算得婚姻平均存续时间为 37.79 年

06 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离婚率也是有影响的。

可能的因素有哪些呢,聚少离多导致感情淡漠?接触到其他异性的概率增加?

抱歉,以上都不是我想说的。影响最大的地方其实在于统计过程。

北京天津为例,讨论两种不同的情况。

北京的情况是这样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人口多,外来人口的年龄层相对比较年轻,也是离婚的高发年龄阶段,因此是特殊的人口结构在统计学上推高了离婚率。

根据谭远发等人的研究,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对离婚率上升的贡献率为 30%[3]。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同理。

天津则是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年轻人的外出求职。因为很多新闻里面统计的都不是真正的离婚率,是离结比。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每年新增的结婚数量变少了,离结比当然就变高了。

即使不算离结比,算真实离婚率,存量人口中未婚适龄人口流出,总人口减少,已婚人口保持不变,当然也会推高离婚率啦。东北等经济欠发达的高离婚率地区同理。

这一条算是我的一个猜测吧,没有找到文献,但是你们品一品是不是这个理。

如果强行用经济发展来解释的话,可以写一副对联:

上联:经济好了,心思活泛了,离离离

下联:经济不好,过不下去了,离离离

横批:就是要离

经济说:这锅我不背!

所以说呢,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统计数据背后的逻辑,还是要仔细梳理清楚。

07 各怀鬼胎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媒体都说中国离婚率高呢?

就拿情感大 V 来说,只要你焦虑,不管你想走哪条路线,我都可以把你变成完美的韭菜。

走普通婚姻路线,我教你怎么抓住老公的心;

走绿茶路线,我教你几招渣女核心技;

走豪门路线,「嫁给总裁预科班」走起。

不管怎么样,这个社会必须有病,不然我的药卖给谁。

课程截图我就不找了,辣眼睛。

那就不要男人了,女人还是得自己独立,要努力工作。男生也不追女生了,男生也努力搞事业吧。得,这下都成了完美的社畜了。

更可怕的是,不实的信息改变了人的预期,也即将塑造新的现实。

本来可以通过婚姻获得幸福的多数人,也被你们吓得不敢结婚了,

本来婚姻和情感都是需要真心付出才能收获幸福,现在被高离婚率的预期吓得,不管是男是女都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了,那结婚率就更低了,离婚率就更高了。

是哪些人在做媒体,做媒体的人的背后,又是什么人?

逼着普通青年男女不敢结婚,真是居心不良。

最后没结婚的人都去哪儿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08 相信爱情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相信爱情。

举个例子,紫金矿业的老总最近又结婚了大家都知道吧。

女方已经 38 岁了,带着三个娃,也不知道娃的爹是谁,还不是照样有风度翩翩的、把几千亿人民币踩在脚下的玉树临风的老绅士娶她……

如果这都不算爱……

09 总结

虽然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了,但婚姻仍然是主流家庭模式之一,

按照每年 1000 万对夫妇结婚,40% 的离结比来计算,

每对夫妇每年离婚的概率为 1.05%,

婚姻的平均存续时间为 37.79 年。

如果遇到了真心喜欢的人,这个婚还是可以结,也不用过于的犹豫、恐婚。

因为有的时候以为自己是逃过了一劫,实际上是错过了一生。

⇲ 参考资料:

[1] 张冲, 陈玉秀, &郑倩. (2020). 中国离婚率变动趋势、影响因素及对策.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9卷第2期.

[2] 孙晓娟, 陈维涛, &赵东红. (20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离婚率之间的实证分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卷第3期.

[3] 谭远发, &宋寅书. (2014). 人口结构变动对粗离婚率攀升的影响研究. 人口学刊. 2015.2

[4] 高颖, 张秀兰, &祝维龙. (2012). 北京市近年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1002-3054 (2012) 04-0034-09

[5] 郭永昌, &丁金宏. (2014). 中国离婚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化与空间差异. 南方人口. 2014年第4期第29卷.


注: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开智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学习信息分析,掌握「高阶模型+实践策略」,你也能挖掘出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事情真相。欢迎参加开智「信息分析」课程,课程由阳志平老师主讲,12 月 5 日(周六)正式举行开学典礼,2020 年最后一期!最后 2 天报名时间,欢迎加入~

最后 2 天报名,错过再等三月!
最后 2 天报名,错过再等三月!
最后 2 天报名,错过再等三月!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信息分析之旅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99610
 
1085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