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GPT-4o驱动下的ChatGPT,不再是一个只追求性能的AI工具,而是开始主动提供“情绪价值”。
在ChatGPT走严肃路线的两年里,不少竞品都以更活泼、更“通人性”的姿态出现,并俘获了不少用户的心。
如Inflection.AI曾推出的机器人Pi,主打的就是“陪伴”,总是语气温柔,对用户充满关怀,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做到百万日活用户,平均对话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人工智能公司xAI的大模型Grok,则因其毒舌一经上线就吸引不少关注。
就连上一波AI聊天机器人热潮也深谙此道。2011年苹果将Siri集成到iPhone4S中,AI聊天机器人成赛博玩具,人们热衷于“调戏Siri”,让它唱歌、讲笑话。Siri虽不算神通广大,但提供了足够多的乐趣。中国用户熟悉的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也无不有一个俏皮的“人设”。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上一代AI助手因其技术限制,能做的实在有限,“俏皮”来自有限的预先设置,还因为理解能力不佳、不够灵活,渐渐被用户钉上“人工智障”的耻辱柱。
在2024年,人们曾经对Siri们抱有的期待——一个既能当得力助手帮忙做事,又能当赛博玩具聊天嬉笑的AI——终于在GPT-4o身上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