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aigc

狸谱App负责人一休:从“叫爸爸”小游戏到百万月活AI爆款,社交传播有这些底层逻辑丨中国AIGC产业峰会

量子位 • 5 月前 • 120 次点击  
编辑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消费者和创作者中间有巨大的gap,AI来了以后,这个gap有可能被合到一起。

在今年的中国AIGC产业峰会上,狸谱App负责人一休以创业公司的视角,同与会嘉宾和在线观众一起分享了浸入AI产品创业的所思所感。

狸谱App是一个集同人创作、虚拟互动和社区交流于一体的AIGC二次元社区产品,用户群体主要是05后年轻人。产品上线后,仅4个月即达到百万月活

一休表示,这个产品一开始就不是想用AI做一个提升效率的工具,而是为更广大的目标人群提供通过AI从消费者变成创作者的可能性。

为了完整体现一休的思考,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位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启发。

中国AIGC产业峰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AI领域前沿峰会,20余位产业代表与会讨论。线下参会观众超千人,线上直播观众320万+,累计曝光2000万+。

话题要点

  • 虚拟类内容在生成式AI赛道还没有完全爆发。
  • 切中「有创作欲且没有很好的创作工具」这一消费人群。
  • 虽然技术在进步,但还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需要在产品里做割舍。
  • 打造爆款,首先要了解产品和平台特性。
  • 关注多模态生成的实时生成和精准可控。

以下为一休演讲全文:

提供通过AI从消费者变成创作者的可能性

我简单介绍一下狸谱APP做什么的,用AI生成ACG内容,二次元内容的内容社区,功能主要有两点:

第一,生成动漫图片;第二,生成动漫图片后把图变成视频。中间还有很多图和视频的衍生玩法。简单来说是这样。

2022年,AI生图能力出来以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到绘画这件事情已经被AI代替了。

我们反观内容或者信息量这个事情的历史,手机摄像头把真实世界创作门槛降到很低,包括剪辑的工具把现在所有UGC内容信息量爆发出来了。

但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信息量没爆发出来——虚拟类的内容。我们从中选择了动漫这个赛道,这个赛道有很高的制作门槛。

如果看整个动画行业,产能非常有限、制作门槛非常高。即便画画这个东西就已经把绝大部分的人砍掉了,动画制作里面也还有很多细分的分工,导致动画媒介越来越专业。

消费者(即看动画的人)有很强的创作欲,但没有很好的工具,也就是说消费者和创作者中间有巨大的gap。AI来了以后,这个巨大的gap有可能被合到一起的,就好像影视从业者和UGC人群之间的gap被手机摄像头和剪辑工具弥合了。

所以我们切的是「有创作欲且没有很好的创作工具」这个消费人群

市面上有很多AI创作工具给现有的创作者用的,比如一些设计师、剪辑师,用AI工具做效率提升。我想说我们对标的这一批消费者不是原来的创作者,而是给大家提供通过AI从消费者变成创作者的可能性。

需要在产品里做割舍

现在大环境的变化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视频模型的发展。

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视频模型还在较早期阶段,但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了。不管是数据还是模型的迭代,还是可控性或生成的质量,在以一、两个月或者两、三个月的节奏迭代。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最开始在视频这一块的预想类似于平行世界,可以改变视频里面的一些元素,按照用户自己的预想演进。这有点像之前大家看到的一些AI鬼畜短片。

但实际过程会发现有一些点现有技术还不能完成,还是需要人工干预。也就是说创作者虽然能有AI技术提高生产力,但不变的是自身还是需要掌握编剧能力。

我们不想沿着这个方向做生产力提升工具,所以没有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探索,而是沿着之前的思路——希望有一群消费者能够有机会变成创作者。这是技术带来的变化以及我们自己的变化。

第二个不得不提DeepSeek。

DeepSeek来了以后,它对于产品的变化有哪些?

一是像即梦这种生成视频或者生成图片的平台,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较为专业的prompt生成能力,生成效果更好。要知道,绝大部分人不会写prompt。

这在狸谱App里也有应用:现在,生图和生成视频还是需要prompt,有更好的让普通人生成prompt的方式,对于AI生成很有帮助。

二是与我们最开始设想有关。除了图和视频生成效果外,剧情内容是很关键的部分。

我们用Claude 3.5、DeepSeek和自己的模型等写剧情能力,发现AI写剧情的能力还是没有办法媲美人类顶尖剧情创作者。如果它只是一个次级创作者,剧情的可消费性就很弱——因为人类世界并不缺写剧情的人,剧本生产力是足够的,而消费市场的大头还是集中在头部。

尝试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决定先暂停用剧情生图,因为如果剧情不够硬核,后面的东西都不成立。

这也是技术带来的一些变化。虽然技术在进步,但还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需要我们在自己的产品里做一些割舍。

打造爆款,首先要了解产品和平台特性

接着谈谈关于制作爆款的经验。

首先,这个爆款是来自于什么样的渠道?是在抖音、小红书还是在微信。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一开始从社交关系链爆起来很关键,而这个社交关系链很可能沉淀在微信上。

我们团队在很早的时候做了一、两款跟狸谱App没关系的小游戏,相当于做的尝试。

它们都切中两个点,第一个点是必须含有一些社交关系的影子。比如说当时做的小游戏《换你来当爹》,游戏内容是自己当爹养一个小儿子,切中的是男性大学生人群(男生的宿舍里总开玩笑说“你叫我爹”)。有社交关系在,就很容易从自己的社交关系传播起来。

后来我们又做出了一款针对小红书的爆款,切中的是年轻的白领,他们对很治愈、很有情感温暖的东西、毛绒绒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把自己的情感在上面。

二次元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大家对于萌萌的、有温暖气息的治愈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当时在小红书上做了「一键把你变成Jellycat的钥匙扣」,并做一个标价。这个传播较好,因为可定制化,评论区很多人问哪里能买,希望能买到。

从这块来说,首先要看产品本身针对的是什么样的人群,所针对的这个人群诉求到底是什么;以及想要打造爆款的时候依托在什么平台,这个平台的属性是社交关系还是同好关系。

第三点是效果要比较好看,稍微有点猎奇和惊艳,这样子大家才会有可能说“没有玩过”或者“有点惊讶”,然后传播给自己身边的人。

国内AI产品经历一波流的困境无法承接爆发式的热度,狸谱App其实也面临这个问题。

我们团队有制作爆款的能力,这是能力项,作为创业公司能力要跟上。很多工具型产品其实爆款对它有一个脉冲式的沉淀,如果脉冲不及时跟上的话可能就一波流了。

作为创业公司,我们现在的迭代更新频率并没有很高,如果频率增加了就更容易有用户的积淀,在你这里不断有一些新的东西让用户来尝试。我们现在也要做的是把这个频率增加上去,每一波都稳步往上走,通过小的波峰催动大的波峰,基线一直往上走。

关注多模态生成的实时生成和精准可控

下一轮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我们还是关注多模态生成。

其中比较关注的点,第一个是实时生成

现在图的生成速率已经比较ok了,但视频生成速率还是比较慢。有实时生成能力会完全改变现在媒介方式,会变成可交互式、边消费边生产创作的过程。
第二个是精准的可控性

如果说生成式AI第一个阶段是prompt方式,第二个阶段是辅助prompt的方式,第三个阶段是文字的可控性(但不是精准可控性),我认为不久的将来会有精准可控性的出现。

它的模式不完全是文字的方式,就像我们和人类设计师交流时不是直接说“把xxx向右移动3厘米”,而是“把xxx放到某个位置”,是视觉式而不是文字式的。我所说的可控性,可以直接是手势、行为加上语音的方式来实现精准可控,再加上实时生成的话,玩法会非常多样,自由度非常高。

以上两个方向我比较关注。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

🌟 点亮星标 🌟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181406
 
120 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