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吴莹
OpenAI硬件项目被控诉抄袭;谷歌发布AI智能体;月之暗面Kimi推出首个Agent;Meta从OpenAI挖走三位研究员;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运营;MiniMax一周发布五款AI新品;小米AI眼镜正式发布;Anthropic赢下首个AI版权争议诉讼……上月,OpenAI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公司io,并在官网宣布计划于2026年底前推出首款AI终端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近日,io的竞争对手iyO以商标、产品设计侵权等问题将OpenAI等告上法庭。上周末,美国联邦法官签发临时限制令,要求OpenAI在官网上撤下有关该交易的博客和视频宣传材料。
iyO指出,io的产品定位和命名方式与其几乎完全相同,极易导致市场混淆。据了解,iyO是2021年从谷歌Moonshot实验室孵化出来的项目,已开发出一款名为“iyO ONE”的AI耳机,内置可对话的语音助手,接入多个应用,公司号称其能开启下一代消费电子浪潮。作为回应,OpenAI称这是一场“毫无根据的商标争议”。OpenAI还强调,“iyO在2025年5月展示了一款性能不佳、不符合我们标准的产品,希望我们收购它,但被我们拒绝了。”与此同时,阿尔特曼也在社交媒体上贴出了iyO“寻求OpenAI投资1000万美元”的邮件截图。阿尔特曼称iyO起诉OpenAI是“非常愚蠢、令人失望且非常错误的行为”。他表示,iyO因没有获得资金而提起诉讼是不正当的做法,并且“开创了一个糟糕的先例。”当地时间6月25日,谷歌最新发布了开源AI智能体Gemini CLI,将大模型Gemini的能力接入终端,集成到开发者日常使用的命令行界面中。官方表示,这一工具擅长编程,但同时也可用于各种任务,从内容生成、问题解决到深入研究和任务管理。
业界认为,谷歌这一产品对标的是此前大模型厂商Anthropic推出的Claude code,这一产品被不少专业开发者认为是当下最强的编程工具之一,对复杂项目的完成效果超过最热门的Cursor。此次谷歌的发布让AI编程的混战进一步升级。

近日,月之暗面Kimi推出了第一个Agent——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并开始小范围灰度测试。据介绍,Kimi-Researcher是基于端到端自主强化学习(end-to-end agentic RL)技术训练的新一代Agent模型,也是一个专为深度研究任务而生的Agent产品,强调模型即Agent。此外,月之暗面称也将逐步开源Kimi-Researcher基础预训练模型,以及强化学习后的模型。
Kimi-Researcher可生成详细丰富的研究报告,是国内少有的基于自研模型打造的Agent。生成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后续也可以适当缩短时长。通过自主调用浏览器、代码等工具,在平均规划70多个关键词及对
200多个网址的搜索后,可以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完成端到端的交付。
6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已将OpenAI苏黎世办事处的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晓华三人纳入麾下,这三人后续将加入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
今年以来,Meta在硅谷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中的努力有目共睹。本月早些时候,扎克伯格宣布
Meta向初创公司Scale AI投资140亿美元,以换取其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中文名为汪滔)的入职,在这之后,Meta又将目光转向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首席执行官Daniel Gross,以及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有消息人士称,Gross和Friedman两人也有可能加入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
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打造的约1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出现在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特定区域,向该公司邀请的一些用户提供出行服务,车费统一为每趟4.2美元(约合人民币30.2元)。这是特斯拉首次试运行无人驾驶出租车有偿服务。出租车车型为特斯拉最新款Model Y。虽然驾驶座无人,但一名特斯拉公司工作人员会在副驾座位担任安全员,监控车辆行驶情况。马斯克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测试会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明年上路规模可达数十万辆。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全自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普及面临诸多挑战,尚需时日。
6月23日,上海AI独角兽公司MiniMax“技术发布周”已结束,宣告其在基座模型、多模态技术和通用智能体Agent、视频Agent等领域有所突破。据
MiniMax表示,从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iniMax-M1、到实现极致物理表现的视频模型Hailuo-02、定义“靠谱”生产力的MiniMax Agent、国内首个成片创作助手Hailuo Agent、再到音色设计Voice Design,系列密集发布是对其技术积累的集中展示,也是在全球AI竞赛进入“下半场”的关键节点。
6月26日,小米集团CEO雷军在发布会上发布小米AI眼镜,小米官方表示小米AI眼镜“是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搭载1200万高清镜头,可沉浸式拍照、录制视频;支持第三方APP视频通话、直播,实时分享;还可以化身开放式耳机。定价1999元起。
6月25日消息,根据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日前发布的判决书,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thropic赢下首个有利于AI产业的开创性判决:法官William Alsup裁定公司对合法购买的书籍进行数字化,并用于AI模型的训练属于合理使用范畴。但法官也表示,存在合法购买途径,公司却通过互联网下载“数百万本”盗版书,这一过失仍需单独追究法律责任。围绕大语言模型中受版权保护作品使用的法律纠纷持续发酵,这一裁定是人工智能公司的一次重大胜利。
作为AI时代奠定规则的诉讼之一,本判决可能成为未来美国法官处理AI版权纠纷的裁量参考。Anthropic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该判决符合版权法旨在促进创造力和推动科学进步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