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所有版块导航
Python
python开源   Django   Python   DjangoApp   pycharm  
DATA
docker   Elasticsearch  
aigc
aigc   chatgpt  
WEB开发
linux   MongoDB   Redis   DATABASE   NGINX   其他Web框架   web工具   zookeeper   tornado   NoSql   Bootstrap   js   peewee   Git   bottle   IE   MQ   Jquery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算法  
Python88.com
反馈   公告   社区推广  
产品
短视频  
印度
印度  
Py学习  »  机器学习算法

AI幼儿园教育火了,人人都是深度学习界的明日之星?

脑极体 • 6 年前 • 774 次点击  

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围绕AI人才展开的争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AI人才的庞大缺口,连带AI教育这把火也烧得尤其旺盛。


特别是在擅长举一反三、崇尚“学而优则X”的国内,AI教育的学历门槛更是一降再降,从本科到中小学,都推出了相关课程。


最近,一套AI幼儿园教材也横空出世。喵喵喵??这我就有点不能理解了。与AI一衣带水的机器人竞赛,也是小学才加的课外作业啊。


幼儿园就开始学Python,真的不是在收家长的“智商税”吗?



AI学前教育,究竟什么样?


最近,一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实验教材》,成功地引起了所有小学学历以上网友的知识焦虑。


原因是,这套教材是转为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设计的。据说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谷歌及其他相关高校的AI专家指导,历时近三年编著而成,一共分为打6门课程。还配备有专门学习Scratch和Python集成开发环境的人工智能云平台。



教材还没有正式上市发售,所以无法知道具体是要如何教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编程。但从封面细节我们发现,这套教材与“趣AI”云平台,都是“智龙X计划”的产物。该计划打算用3年时间,在全国推进三个一:即一套教材,一个AI平台,一批实验及应用案例。


尽管在计划发起人智慧学习工作委员会的官网上,我们几乎看不到“AI”“人工智能”相关的字眼。但从这个“趣AI”云平台,还是可以大致窥见教研组想让孩子们学些什么:


1.AI体验。集成多个人工智能体验实例,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和区块链等,让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体验人工智能;


2.入门编程。借助Scratch和Python,以及集成的其他工具包,学生可以进行入门学习和编辑,并将开发作品保存在自己的账户上。


3.教务管理。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工作在线管理,完成布置作业、批改、考试、提问、签到、答题之类的操作。


这不就是一个AI版的学校SaaS系统么?不管怎么说,拼上“幼儿园”这块拼图之后, “AI天才”的起跑线,基本只差胎教了。



AI从娃娃抓起,

明日之星还是伤仲永?


尽管这套幼儿园教材和云平台看起来效果成谜,但AI教育低龄化原则上还是符合历史大趋势的。


吴恩达几年前就曾放话说,“孩子识字后应该立马教他写代码!”,AAAI携手李飞飞的“AI for K-12”的项目,其中也包含了幼儿园教育。


不过,将AI教育下沉到幼儿园,还是引来了不少群嘲。


亚马逊AWS主任科学家李沐调侃道:我家娃一岁开始就开始读paper,现在已经可以熟练敲键盘写mxnet代码……


一家名为keras4kindergartners的网站也公开嘲讽了儿童学AI的现象,在网站上打出了“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不要在他们没学会反向传播之前就把他们送进小学”的口号。


比较严肃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在出版“AI上未来智造者”丛书时,考虑到跨度问题,也没有设计幼儿园阶段。



目前看来,对于小学高年级以上接触AI,舆论普遍持支持和鼓励态度。但对于幼儿园AI教育,主流教育界和大众的态度依然是观望,甚至反对的。


为什么现阶段AI教育还不适用于低龄儿童呢?主要有四点:


1.AI编程本身的复杂性。0-2岁的孩子对外部世界还没有认知,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根本无法理解代码世界的那套规则。2-7岁才开始建立符号功能,有了表征事物和在头脑中构建世界的能力,但也比较初级。过早地灌输深度学习,孩子不一定理解得了,还可能因为信心受挫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AI知识更新迭代快。虽然很多家长都是抱着启迪孩子天赋的心态去上编程早教兴趣班的,但目前AI早教教材还是以照本宣科当下这一套为主,但AI技能的迭代速度很快,新的算法、语言、框架不断更新,很难保证哪些技术才是未来的潜力股,“授鱼型”早教自然也就成了无用功。


3.AI教育体系不成熟。别说幼儿园AI教师了,现在有水平的AI研究者都快被科技企业挖完了,大学教育都快供给不上了好吗?又缺乏有公信力和标准化的教材,可以想见很多培训机构推出的所谓AI课程,恐怕都是填鸭式地培养出来的师资力量,老师只能根据培训资料照本宣科,小朋友们真能从中感受到AI的乐趣吗?打一个问号。


AI的溢价:

嘴上是主义,背后全是生意


既然推出幼儿园AI教育的条件如此不成熟,为什么还有机构不断推出相关产品刷存在感呢?


以前文推出幼儿园教材的“智龙X计划”为例,不仅提出了人工智能进课堂的三年计划,还打算培养100-300名AI教师。并且自称要“促进人工智能从娃娃抓起,为实现blabla尽绵薄之力。(我捏着鼻子复述了这段话)


而为了实现这个志存高远的目标,该委员会成员和教研组里,却没有提到任何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员的姓名,是怕名气太大吓着吃瓜群众么?


其实也不能说他们吃相太着急,实在是家长和社会对培养出一个“AI儿童”太期待了。


制造这种AI焦虑的,正是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AI创业公司和教育支持公司。


他们试图通过AI、编程这一套科幻名词,让父母们坚信,越早培养,自己的孩子就会越有可能成为“编程鬼才”,拥有光明的未来。


于是,编程机器人, AI学前班,课外辅导……孩子们的学习活动被AI商家安排得是明明白白。


不过,如果将目光投掷到教研国家队和AI正规军,显然就审慎地多了。正规的低龄AI教材还是以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为主。比如前面提到的“AI上未来智造者”系列丛书,就是小初高贯通式课程体系。


在这一番科普下,能够从幼儿园就站到跑道上,显然很能满足家长的心理,进而轻松撬开他们的钱包。


但是,相比涉及面更广、普适性更强的STEM教育,“AI教育”是一个质量尚未标准化,而且很难被把控。家长们自己都搞不懂那些专有名词,更何况去监督和检查孩子的吸收情况呢?巨大的灰色地带自然会吸引不少投机者。


尤其是现在,在相关标准和规则、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企业宣传乱象的大背景下,粗糙的产品,只会让家长白白承担了“AI”的溢价,又过早消磨了孩子的热情。


想让孩子接触AI,

哪些才是真实有效的……


家长们想让孩子早点接触AI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把孩子交给尚不成熟的培训机构和AI教材,真的不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对于幼龄儿童来讲,正处在认知世界、建立自我的关键时期,不可能也不必要去掌握一些具体的AI技术能力。


虽然拥有一个会编程、开发程序的“天才”,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引导孩子对AI、人机世界产生兴趣,更值得骄傲。


比如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的AI硬件,让孩子通过人机对话来互动,培养与智能机器共处的习惯和意识;


亦或是引入一些标准化的STEM课程,开始培养孩子在空间、艺术、工程上的一些意识,帮助他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可以为AI打下逻辑和创新的思想基础。


这些都是可以轻松实现的,目前也已经有很多优质经济的商业产品可以选择。


其实家长只需要搞清楚一个逻辑,就可以准确识别出那些想收割“AI税”的商家。


AI未来将和智能手机、互联网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学龄前儿童要学习的是如何与AI一起生活,而不是关注技术本身和具体功能,就像现在没有人会去学《VB语言编程》一样。



用AI来激活K12教育市场,前景是乐观的,过程是痛苦的。有太多人以AI为噱头,燃烧无数孩子的可能性,只为了照亮自己的前路。对于这种反常识的鼓吹,保持几分谨慎不是坏事。


如果真的相信AI是未来,那么为孩子交付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编程工具书或机器人,而是无惧AI、拥抱AI、甚至改造AI的自信和趣味,这才是最美好的爱的礼物。


今天看啥 - 高品质阅读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u1yq45rCGw
Python社区是高质量的Python/Django开发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python88.com/topic/27107
 
774 次点击